朝阳锦绣之五:朝阳南塔

大老鹰

<p class="ql-block">  朝阳城内旧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分别俗称南塔、北塔(朝阳北塔)、东塔(朝阳东塔)。</p><p class="ql-block"> 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原双塔街)南端,始建于辽代大康二年(1067年),有一题记砖上清楚地刻着建造南塔的年代:辽大康二年建。</p> <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朝阳建设集团建筑公司施工人员在南塔附近进行地下管网施工时,发现一处辽代遗迹,经鉴定是埋葬舍利的“石宫”。这个“石宫”为砖石混砌 的墓室结构,外部用砖包砌,内部用规整的石板砌成盒状,宫内回填土经过夯实填埋,里面有一个石函和“佛舍利铭记”碑等珍贵文物。后经考古人员精心清理,发现了锭光佛舍利十余粒。石宫中出土的“佛舍利铭记”碑上明确记载:“大契丹国霸州居第东南上兴塔庙下置石宫,藏释迦佛舍利一尊、锭光佛舍利一十八粒”等内容。时间是辽统和二年(984年)。统和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这是世界仅见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锭光佛舍利,在全世界尚属首例。锭光佛,梵文意译“燃灯佛”或“然灯佛”。</p> <p class="ql-block">  朝阳南塔青砖砌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原存高45米,现经修缮,标高56米。方形砖基座,座上为须弥座,下部两层束腰,内设壶门,砖雕云龙和莲花;上部有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华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中部设假门,门棚饰卷云纹,上垂华盖。塔身上部每侧各嵌石质塔铭两块。</p> <p class="ql-block">  朝阳是东北地区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中心。朝阳建有东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近年来,在朝阳北塔天宫中发现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在朝阳南塔北约50米地下石宫中发现燃灯佛舍利,“两佛”舍利同现朝阳,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  南塔是第八批国保,却没有找到国保碑,只拍了省保碑。</p> <p class="ql-block">  北燕时期朝阳僧人昙无竭是我国最早西天取经的僧人之一,堪称关外西天取经第一人,比唐玄奘还早207年,为我国古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朝阳是东北地区佛教文化的率先传人地和中转站,在佛教文化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枢纽作用,这些都充分表明朝阳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北塔为皇家官造,而南塔为民间集资建造。相较而言,南塔更加亲民,更深入民心。在我们瞻观的半小时内,有不少当地民众虔诚地礼拜、转塔、默念、祈福。南塔似乎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都可以绕塔三圈,许愿感恩。南塔周边有一小广场,跳舞唱戏儿童游乐,热闹非凡,充满烟火气息,与北塔的孤冷形成鲜明对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