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篇名:索菲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篇号:153754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父亲是天下男人最温柔的名字,关于父亲,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亲的缺点像星星一样多,父亲的优点像太阳一样少,但是太阳一出来星星全都消失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性格直率不善交际;他脾气火爆,一点就燃;他对子女严厉有加,温柔不足;他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不擅长家务…。总之父亲的缺点太多,给我们的印象比不上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其实是因为平时父亲的缺点暴露太多而优点深藏不露罢了。</b></p> 母亲不在,父亲这样带我们 <p class="ql-block"><b>父亲是我家唯一的男子汉。</b>我家没有男孩子,姐妹们的穿着打扮全是母亲一手包干,父亲从不过问插手,就是个甩手掌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1958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二妹上二年级、三妹上市机关幼儿园。母亲被单位借调到彭县学习,学习结束便抽调到省工业展览馆当解说员。工作一个月,吃住在新单位不回家。母亲一走,我们三姐妹全丟给父亲独自照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也有招,早上不做饭,给我一角钱让我管妹妹早饭。我在学校附近小摊上买三份煮红薯作早餐,一份三分钱,每天还节余一分钱我存作买零食。午饭晚饭我们分别在学校和幼儿园搭伙,晚上我放学分别接两妹妹回家。周未父亲带我们到他单位食堂吃或者去馆子给我们端饭菜,倒也省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父亲还干了一件“坏事”,</b>因为早上上学前父亲不会给我们梳头扎小辨,又怕耽误上学,<b>父亲便想出另一招,索性把我们姐妹三人带到理发店,不由分说地让师傅把我们心爱的小辩全部剪掉,推成男孩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害得我们伤伤心心大哭一场,在学校也不敢去女厕所,怕遇到别班女生把我们赶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更有甚者,父亲把我们的裙子和花衣服全收起来,给我们买了白底绿条纹的泡泡纱侧领哥萨克式男装穿上,这一下我们全变成了假小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学校我们常被人误认为是男生,下课后女生不找我们玩,男生找玩,我们还躲着,太伤自尊了。那时真恨父亲,恨不得找机会报复他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爱睡午觉,一次他刚一睡着,我就穿上他的大皮鞋在房间里叭嗒叭嗒来回走想把他弄醒。一看他醒了我撒腿就跑,还好父亲饶了我,没挨揍。还有一次也是父亲夏季在睡午觉,我拿一把大蒲扇对着他眼睛使劲扇,把父亲扇醒了。父亲瞪大眼睛莫名其妙地望着我,不知我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那种困惑不解的眼神,我至今忘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现在回想父亲当时也是勉为其难,独自带三个少不更事的女儿谈何容易。</b>我们当假小子那阵,若父亲给我们留个照片多好。也许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父亲的审美观不同,认为那是他心中的时髦呢?</p> 父亲不会做饭只会烧红烧肉 <p class="ql-block">父亲不会做饭,一般不进厨房。但父亲爰吃红烧肉并愿意下厨房亲自动手烧制却是个例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父亲烧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软糯可口、肥而不腻,得到全家一致赞扬,列为我家菜谱的经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烧红烧肉的流程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上好的五花肉切块后下锅焯水,去腥去血泡后用清水冲洗净后沥干水分;锅里倒油,微热时加入几粒冰糖小火化开待颜色略现焦红时倒入五花肉翻炒上糖色,同时加入适量郫县豆瓣、花椒和姜粒,加料酒、酱油、独独蒜,再加适量水,挽一把葱进水里。最后倒入小锅里待汤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炖近半个小时待汤汁快收干,肉嫩入味,父亲的得意之作即大功告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一的遗憾便是父亲第一次烧红烧肉熬糖色往锅里倒肉时来不及撤退,让四处飞溅的油星把脸烫一小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b>但那却是父亲参与厨房劳动的有力证明与光荣印记。</b></p> 父亲不会洗衣服只会在井里打水 <p class="ql-block"><b>父亲最不愿意洗衣服,总之与父亲相处时我也没有看见他洗过衣服。</b></p><p class="ql-block">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说父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似乎也不为过。母亲是个极爱干净的人,经常衣服一脏就让我们换下来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60年代,没有洗衣机的时代。母亲洗不过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洗小件衣服。冬天洗衣凉水刺骨疼,手冻得又红又肿,曾经一边洗一边掉着眼泪。长大后不知从何时起我竟然爱上了洗衣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父亲问我们姐妹最喜欢干什么?我脱口而出:“我喜欢洗衣服。” 这句话正中父亲下怀,他喜不自禁立即说他最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虽然不洗衣服,但家中洗衣服用水父亲全包干。我家姐妹多,换洗又勤,所以家里洗衣做飯用水量大,这些就靠父亲去井口打水并来回挑回来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们住的单位集体宿舍后院都有一口深水井,把系住长绳的水桶抛进井里打水上来是个技术活,也是父亲的绝活。</b></p> <p class="ql-block">父亲先将拴有长绳的水桶缓慢均匀望水井里下放;下放到水桶底部与井水水面平稳贴合为止,并将水桶贴合一边井壁;这时父亲将手中的绳子轻提起并稍微用力向贴合井壁的相反方向来回一甩,这一步至关重要,<b>借助于物理学作用力与井壁的反作用力原理让水桶翻转向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整个水桶完全下沉到井水中,并可在用绳子均匀用力缓慢上提,打上来就是满满的一桶井水啦。父亲的操作驾轻就熟看起来容易,我们曾尝试多次让水桷在井里翻转实属不易。有个电影叫《蓝色的多瑙河》,那里面的托马叔叔就跟我们一样,不会使巧劲在船上用水桶打水,军人的不是,战术的不懂。</p> 把父亲惹毛了,他打了我一顿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谁没挨过父亲打呢?我的几个妹妹都挨过,而我算是姐妹中最幸运的。因为从小离家,也几乎记不得父亲打过我,只记得有一次把父亲惹冒火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一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在成都上小学四年级。一次放学后我路过一家书店被橱窗召一本新书吸引走了进去。那是一本科幻小说是《失去了的15年》。讲的是一个小学生无意进入一间冰库被冷冻了15年才醒过来的故事。我一看内容提要便欲罢不能,对书中精彩的故事着了迷,完全忘了父母家人在等我回家吃饭,待一气呵成看完走出书店时才发现天气已晚,外面已是万家灯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我忐忑不安回家后父亲赠送我一顿"笋子炒肉"(四川方言即竹鞭打屁股)。父亲抄起鸡毛禅子往我屁股上狠抽,一面打一面骂我不懂事,竟敢擅自在外闭逛不按时回家,不知道父母有多操心么?从那以后我再不敢放学到处逛不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直到自己成家为人父母,亲自体会到自己的孩子晚回家时那种焦虑不安,发誓要把孩子屁股打扁时才理解了父亲当年的愤怒,理解他当年有多担心我的安全,打我一顿是爱之深恨之切吧?从那以后,我再没挨过父亲的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学一毕业,父母就送我到千里之外的省会成都求学。临别时怕我想家,父母再三告诫我离家在外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千万不要英雄气短儿女情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中学、大学、工作,我距父母亲人渐行渐远,难得几年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父母格外珍惜与我相处的短暂日子,尽量补偿我失去的母爰父爱。父亲每次早早去车站等候亲自接我回家;回到家里也不让我干家务活,天天让姐妹轮流下厨房给我做最爱吃的家乡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特别喜欢听我们姐妹讲在学习工作上的收获进步和取得的好成绩,听到我们姐妹各自事业有成,他打心眼里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说世上有两种人最无忌妒之心,一是老师二是父母。老师不会忌妒学生,希望学生青出蓝而胜于蓝;父母不会忌妒子女,希望子女超越自己,比自已更有出息。父亲就是这种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父亲的缺点像星星一样多,优点像太阳一样少,但是太阳一出来星星就全部消失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清明节,如今父亲已去到那遙远的天边,思念父亲只在梦里,想让父亲再打我一次已成奢望,而父亲生前的那些故事深藏着父爱,终生难忘挥之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