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和有哪些特别之处?

万网归一

<p class="ql-block">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较于其他节日,清明节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列入了中国传统节日。这是纯属偶然,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其地位都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内容都相对单一。如端午的重点是送瘟神,七夕节的重点是祭拜牛女,重阳节的重点就是登高避疫。但与这些传统节日不同,清明节的内容要庞杂得多。细而化之,它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内容构成:一为禁火:按传统,清明前后是需要禁火的;二是扫墓:按旧俗,清明这天,人们需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香烛等物到墓地扫墓并祭奠先人; 三是踏青:清明同时也是一个娱乐性较强的传统节日,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携家带口到郊外踏青游玩,孩子们在草地上、树林里蹴鞠、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放风筝……仅从娱乐角度看,清明节确实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为数不多的以娱乐为主的传统节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