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行,(“下海经商”故事二)

li xinmin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美篇号 : 2078425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文字 : Li xinmi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片 : Li xinmi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音乐 : 春天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邓小平在1979年7月的一次广东之行,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同时给予了一些特殊政策,并先后在深圳、珠海和汕头创办了经济特区。值此,广东省率先走在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面。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在刚刚提出时,许多人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对此缺乏深透的理解,使这一决定没有及时得到全面地实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内地虽然没有开放市场经济,但是广东深圳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地传到内地来,我很感兴趣。1986年年末了,这时的广电公司已经走过了六年之久,自己感觉到了瓶颈,难以再有大的发展。由此,我萌生了去广州,去广交会看看的想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7年4月,我第一次踏上南下的列车。与局里的分关领导,一 同参加了中国第六十一届(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加广交会的一切手续,早已通过省广电公司办好了。当时,没有通行证,是进不了广交会的大门的。那个时候的广州,已经颇具现代化大城市的模样,车水马龙的公路两边,耸立着崭新的、造型独特的高楼。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满大街的人们衣着艳丽,款式新颖。晚上,更是霓虹闪烁,灯火通明。商店里播放着,在内地还是陌生的歌曲和音乐,是那么的动听,是那么的优美。一切的一切,我都感到惊诧、感到新鲜,这完全跟内地不一样,太不一样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上午,载着我们的大客车停在了广交会会址的停车场。我们步入会场,啊!眼前的景象,简直无法形容。顿时,我感觉我的眼睛不够用了——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宽大敞亮的大厅里人来人往,我们一行(省公司以及兄弟县的同行们)来到电子产品展厅的二楼。展厅里有内地、香港、台湾、国外的电器厂家开发的最新款家电产品,有国外先进的媒体专用设备,还有娱乐场所使用的全套设备。我是第一次看见那么袖珍的记者专用录音机,方便携带而且隐蔽。联想到几年前的第一次做节目,实地录音采访时使用的是携带那么笨重、操作那么繁琐的设备,真有一种隔世的感觉。我爱不释手地拿起小小的录音话筒,即刻对着大屏幕朗诵了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大屏幕上,即刻显现出我那傻傻的形象,还有一点也不动听的朗读声。那时年轻,好奇心重了,一点都没有感觉到难为情。在展会上,我见到了北京电视机厂、咸阳显像管厂、上海、江苏等几家国内著名电视机厂的厂家代表,并跟他们签订了购销协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第一次的广州之行。广交会之见,开阔了眼界,振奋了精神,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维方式,结识了新的朋友,见到了很多内地还没有的新产品,更是领略到了改革开放地区的商品意识、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十年代末,各地的厂矿企业、商业银行已经实行奖金制度。人们手上已经有点钱了。随着人们对需求的拓展,彩电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厂家进货彩电都是要搭配黑白机的。黑白机在城镇的市场上已经不受欢迎了。有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到门市部去,就是因为无法回答消费者“什么时候有彩电”的询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城里已经饱和的黑白电视机,到农村还是大有市场的。当时的农民,刚刚从贫困中走出来,手里有了些积蓄,也开始追求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了,尤其是年轻人。大背头、喇叭裤、嘴里哼着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都是时髦的农村年轻人。看到了这些现象,我错误地判断了农村的消费理念,做了至今想起来都是教训的决定。我仿照前几年,在城镇搞的“分期付款”的模式,在农村开展了黑白电视机分期付款的销售业务。不同的是担保人变成村委会。当时,自己不熟悉农村工作,没有重视散漫的农民,还有着贪小便宜的劣性。一个年底,就在全县范围内放下去近千台黑白电视机,总金额有二十八万之多(在当年是巨款了)。看到一台台电视机被满脸兴奋不已的农民们抬回家,听着他们那些感激的话,我一点也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纯朴的农民会赖账!农村跟城镇职工不同,没有固定的收入。当时是跟村委会约定,来年的秋收、年底全部付清货款的。结果到了期限时,那份还款协议成了一张废纸。头期货款每台是按100元收取的,也只收回了货款的三分之一。那段时间我急的焦头烂额,满嘴都是火泡。银行的贷款已经到期了,公司的流动资金也发生了困难。无奈之下,我求助做律师的朋友,咨询可以用什么方法讨回欠款。在律师的建议下,提出诉讼,把村委会告上法庭。历经了半年多,总算讨回了大部分欠款,剩余的五万多元就打水漂了。那一年等于白做了,年底还出现了亏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次的教训,让我明白了经商人准确掌握市场动向的重要性,不能单凭热情做判断,还要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激发了我要走出去看看的决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市场经济在全国全面开始运行。也是在这一年,我被时代的潮流,被市场经济开放模式诱惑着,梦想着离开单位做一个自由人。于是,我与几个朋友“下海”了——来到深圳开始了另一番事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