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夏京州先生30岁前的书法有感“中原书风”及全国主流书风之式微

德宝楼主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的册页选</b></p> <p class="ql-block">近见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一本书法册页,其中隶书、行书、章草、篆书诸体皆有皆佳,对联、小品、多字少字、横幅竖幅样式多多;文字内容有张大千、高二适、谢瑞阶、王遽常等现当代书画大家诗文联句和临帖,亦丰富多样!从中可见夏老师当时的书风、取法和高妙的艺术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后的河南主流书坛在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后,有前辈书家谢瑞阶、陈天然掌舵,新锐张海、王澄、周俊杰等具体工作,曾一度实力派名家和新人辈出、“中原书风“名响全国,夏老师即其中年轻的佼佼者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尤其1991年底省书协改选谢老隐退、陈天然先生不知什么原因在省书法界“消失(<b>见文尾注</b>)”后,“中原书风”开始逐渐地变味儿;再后王澄先生也愤而离开省书协遁去,从此河南书坛再也没见有真正的实力型新人出现了;另外夏老师以及其他一些早期新锐也似乎皆渐渐地与“主流书坛”远离。其中之原因,一直让人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去年,鄙楼为夏老师编了一网络书法集,朋友们纷纷转发,其中书法批评家长安居先生转发时还加了按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夏京洲老哥乃中原书坛隐逸,老夏的字能写得不俗,其实就一个诀窍——远离书坛书协。如想把字写好,远离书坛书协,是非常必要的,唯此才能亲近书法,老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向对时下书坛和今日诸多所谓书坛名流常大批评的长安居先生亦称夏老师为“中原书坛隐逸”并赞其字“写得不俗”,还与笔者私聊时曰“老夏是大手笔”,而其小按尾仍诙谐地不忘批评书坛、书协——“远离书坛书协,是非常必要的,唯此才能亲近书法”,哈哈!这不仅仅是盛赞了夏老师对书法艺术的大爱情怀,其实也是对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原书坛乃至全国主流书坛的风气已大变(不正)状做出了清晰释解和尖锐地批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让人遗憾的是,“远离书坛书协”的“中原书坛隐逸”夏老师又有多少人知他、懂他呢?“大手笔”的夏老师以及全国各地其他一些真正的实力派书家之今日整体“落寞”状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注:近见宋华平主编的河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之《中原书法作品集》,读其前资料部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大事记”,发现——自1991年11月河南省书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后,陈天然这位之前的省书协重要人物竟然在之后“河南主流书坛”再也没任何名位和“什么事儿”了,而比他年长的谢瑞阶、李悦民、牛光甫等先生仍还任名誉主席、顾问等虚职。</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的册页选</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的册页选</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的册页选</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的册页选</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29岁时为友人所写的册页选</b></p> <p class="ql-block"><b>作者收藏的夏京洲先生28岁时所写隶联</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近期书法作品选</b></p> <p class="ql-block"><b>近期夏京州先生为作者题写的隶书斋名</b></p> <p class="ql-block"><b>近期夏京州先生书写的作者诗词选</b></p> <p class="ql-block"><b>局部</b></p> <p class="ql-block"><b>夏京州先生近期照片选</b></p> <p class="ql-block"><b>作者(前排左二)与夏京州先生在拍卖会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