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当“只此青绿”遇见良渚古城

小群

<p class="ql-block">杭州,一座美丽而浪漫的城市,她的美丽、典雅和风韵,曾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吟颂。这里不仅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只此青绿”的宋韵古风,而且拥有众多人文古迹,尤其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良渚古城,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在杭州良渚,当我走进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设计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如同置身中国古典山水画中,极具唐宋韵味的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园景互融,尤其是由龙泉青瓷拼成一扇扇高十余米的屏扇,构思精妙,演绎出“只此青绿”的宋韵绝美。</p> 杭州国家版本馆是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称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版本馆包括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等共计13个单体建筑,是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展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具有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等功能。 <p class="ql-block">穿越五千年,归来是良渚。与杭州国家版本馆相隔不远,就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位于良渚古城南面的良渚博物院,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建筑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4个长条形建钒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玉琮王,四周刻画着半人半兽栩栩如生的原始神徽,线条匀称,技艺精湛,让人不禁惊叹于良渚人高超技艺。这个5000年前良渚人的样子,五官鲜明,似怒非怒,神秘威严,让我国兽面纹的历史推前了1000年。</p> <p class="ql-block">沿着玉琮上纹饰在琢、磨、刻、画中,感受它的巧夺天工,每一笔的落下,每一次的修改,寻见了良渚先人的智慧,见证历史之美、文物不朽。每一笔的刻画,每一次的雕琢,寻见了良渚先人的生活,见证沧海桑田、喧嚣嘈杂。</p> <p class="ql-block">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再遇安藤忠雄的光与影。“清水混凝土,光影几何面”在安藤忠雄巧妙设计下,大屋顶在结构单纯的内部设计了数十个三角形采光窗,天光透过建筑印在墙上地上,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人与自然,光与建筑达到了完美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在杭州良渚,一次邂逅3个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作品: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良渚博物院、王澍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安藤忠雄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共生,只此青绿的宋韵绝美,清水混凝土的浑厚简约,3位建筑大师精彩演绎着空间流线的挥洒和文化与建筑的精妙对话。</p> <p class="ql-block">注:文中图片均为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