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向东流,天经地义,我国地形决定的。水不向东流向西流,肯定出奇,而且出奇的美,何以肯定?此时正值黄昏,我就坐在龙湾村的黄河边以事论事,地点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镇,“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仍是不著名。</p><p class="ql-block">用时钟图示,龙湾村居中,数字6代表“二十二道弯”,数字10代表“饮马沟”大峡谷,即所谓的“景泰石林”。外来车辆进入“景泰石林”,一般先经“二十二道弯”,然后停龙湾村,游客下车后,多以选择“黄河漂流”的方式进入“饮马沟”,可谓一举两得,“羊皮筏子”(过程)不输“大峡谷”(目的地)。我舍近求远,坐驴车绕回“二十二道弯”岔口,在它西北面的另一片群山进入,非故意的“与众不同” 。“二十二道弯”和龙湾村,被视为“景泰石林”的附属,谁也没多想,都是匆匆过。你若把整个过程慢下来,从头到尾细细捋一遍,方知不尽然。前一篇说“二十二道弯”,“天路”筑在危崖绝壁上,车子呈向下趋势,还不怎么减速,忒刺激,我仍嫌体验感不够,想落地“摩擦”,其中一原因,山上的某C位,视野超广角,尤其那一道“黄河之水天上来”,令人为之一颤,坐在车里显然没有这“福利”。趁雨停,又有大把时间,倒回去,双脚非得走一遭。说回龙湾村,一方纯净土,与世隔绝了,隐于野,锲于山水间,黄土高原版的“桃花源”。最惊艳,S型黄河绕着村子,破常规,从东往西、由南向北,串起三个点,好比“一条藤上三个瓜”,不分谁主谁次,谁谁都厉害,各领风骚,杠杠滴“三足鼎立”。而终点的“景泰石林”,单指这条收费的深V型大峡谷,鬼斧神工,体量庞大,有“雅丹”“丹霞”地貌的身影,又有”喀斯特”峰丛的千姿百态,石林“群”里的“六边形战士”,留待我下一篇一一道出。</p><p class="ql-block">我从“二十二道弯”撤下来,接走一长段两车道水泥路,踏入坦缓的龙湾村。满眼密匝匝已结果但未成熟的苹果树,间杂枣梨桃杏等,一些不规则的散碎地块,则种上了玉米,而道路两旁的犄角旮旯,不留余地,塞满杂树和灌木,处处绿,缺了红。一场瓢泼雨,把地淋个透,草木越发青翠欲滴,和着湿润的泥土,发散一阵阵腥甜。路的尾段,像是村核心区,除了农舍,还有村委会、小作坊、小剧场、小诊所、小卖部以及新兴的“农家乐”,尽头是黄河,往东一整片全是民居和农地,河对岸是茫茫不可知的坝滩戈壁。快到傍晚,天还没“歇”,我路过“家门”,直接朝北面的车站方向踱去,补回因先前下雨、忙着应付而无暇顾及的村容。我放慢脚步,四处张望,看不到任何的张罗,不见蓬门荜户,不见堂前飞燕,都是寻常人家。我嘀咕着,这四星地,竟然没有丁点的商业气息,连个小饭馆也缘悭一面,收着敛着,“无意苦争春”。中国美的村子海了去了,凭什么它占“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一席?借助“上帝视角”扫描一下,龙湾村一面黄河,三面重重叠叠的红土山,再往外一层是连片起伏的荒丘和不能耕种的砾地,处于黄土高原和腾格尔沙漠的过渡带,惟龙湾村独“秀”其中,没有“人工色素”和“添加剂”,没有刻意的“妆容”,田畴屋宇已成为原生形态一部分。码头上有一对标志性的黄河水车,以此为界,河东是润沃丰饶的绿洲,河西是“锈迹斑斑”的土林,“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边绿色和灵动,一边旷漠与苍凉,自然界中的“美女与野兽”。再把视觉降回地面,此时万籁俱寂,暮染烟岚,街巷素净,人迹寥寥,或许电的广泛使用替代大部分柴火,少了屋顶上的袅袅炊烟,也不见荷锄归晚,不然“农耕味”更纯粹。临街一大院,灰白简朴的外墙,门前三棵是槐是榆还是别的什么树,难倒我这个南方人,只见高十来米,粗壮的主干,挂着三串共八个鼓型灯笼,全村仅见的三两点红,画龙点睛,我把它拍下来,替换我原来的手机屏保。这样的美谁不认,我不在意它是否众望所归,我信自己,一见钟情。今晚有客留宿吗?如有,请现身,别辜负了黄昏的龙湾村。</p><p class="ql-block">开篇提到,村的尽头是黄河,如果没人提示,又没有参照物,你我都会想当然:“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甘肃,我糊里糊涂经历了“黄河向西流”全过程,具体那一段,竟然不好说,帖子上众说纷纭,有说罗家洞寺,有说龙汇山,也有说太极岛,为了不错过,我梳篦似的把上述地点通通滤过一遍,分别徒步、坐快艇、乘汽车渡轮、搭出租车以及亲自攀上山顶,“海陆空”全方位体验,仍无法感受黄河怎样的向西流,风景再靓,与我要看的黄河奇观是两回事,即便是黄河真的向西流,我再怎么的“自嗨”,其实心里不踏实,黄河向西了吗?在龙湾村,我实打实FEEL到了。按计划,我原打算明儿一大早坐羊皮筏子漂到西面饮马沟(景泰石林),听说有三点五公里。我知道,在甘宁众多要收费的羊皮筏子漂流项目,这一段黄河最值得追捧,够长够湍急,好像只有单程,回程另有船只接载。空荡荡的码头只我一人,两只羊皮筏子晾在售票处的外墙,瞬间我有过蠢蠢欲动的一念,可转而一想,一进一出需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几点了,回程怎么办?哪来的船?我看见里面的游客陆陆续续坐着游船出来,应该是最后一批了。我走到售票处,已经没人,拿不到确凿信息,明天再说吧,反正我的计划在明天。我默默坐在码头梯级,望着黄河,目送一条没有游客的羊皮筏子由近至远,朝向身披晚霞的大峡谷方向漂去,若有所思中,我好像突然间悟到了什么,虽然看不见落日,但很明显它就在那方向,这黄河不是向西流了吗?再说用作游玩项目的羊皮筏子为保证游客百分百的安全,绝不可能逆流而上,你看到船桨插入水中是把握方向,不是逆水划拨。我发现新大陆似的,急忙度了度,噢,原来网上有记载,不是新鲜事,但毕竟是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亲身体验出来的。这一段黄河向西流为何没有列入教科书,我自己理解,甘肃境内的黄河总趋势是南向北流,途中向西拐了拐,幅度不大,地图当然显示不出来,只有人在现场,又是落日时分,最好还见到那个大红球。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远胜表述,黄河向西流,龙湾村这神奇一出,江湖地位噌噌上一个档次,“三足鼎立”不是瞎嚷嚷的,即便“小题大作”也该作,管它有没有出处。挺流行的“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够经典,有出处吧,我念叨了多少年,后来到了又怎样,没有参照物,再怎么着也白搭。链接二零一四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一齐登泰山,差点没走散,从山脚开始特大的浓雾笼罩整个“世界”,能见度之低我从未遇到过。自始至终五米以外分不清男女,“玉皇顶”上更是混沌一团,“会当凌绝顶”又如何,我“一览众山小”了吗?</p><p class="ql-block">“澄怀观道”,“静照忘求”,这禅的境界我永远达不到,盯着黄河西流的那边,那边充满神秘感,那边有超自然律的神迹吗?等明天吧。天色渐渐不澄澈,而聚满西边的晚霞正烂漫,该找吃该回回了,谁知回村途中,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让我当机立断,毫不迟疑“杀将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