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

襄巴佬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p> <p class="ql-block"> 5月10日亲家母带我逛四川北路,说小时候她家就住在这里,读书、玩耍都在这一带,有很多记忆装在脑子里,忘不掉的。我们逛了余庆坊、永乐坊,看了她读过书的学校。她还告诉我上海人的口头禅:南京路看看,淮海路逛逛,四川北路买买--无论时光荏苒,四川北路都是上海人购物的首选。临了,她问我知不知道四行仓库,我说知道阿,看过《八佰》嘛。她说再带我去四行仓库看看,那是上海的精神圣地。</p><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现为静安区)光复路1-21号, 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因原是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金融机构共用仓库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炮孔狰狞,弹痕累累,苍桑悲壮的西山墙,巍然屹立在苏州河北岸,向世人昭示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保家卫国的铁血精神,许多人在墙下注目瞻仰,拍照留念。离开西山墙后,我们又购票进四行仓库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内除大量实物外(信件原稿、武器、器物等),还有战斗拼杀的场景雕塑,被炮火摧毁的建筑模型,地貌模型沙盘等等,再配有模拟声光效果……把观者带入硝烟四起,炮火连天,殊死搏杀的战争氛围中,偌大的纪念馆内肃然无声……许多人顿时沉浸在电影《八佰》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场面中——</p><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面对沪淞会战的大溃败,蒋介石认为“友邦”的同情与干预是迫使日军停止进攻,坐下来和谈的唯一办法,因此对将于1937年11月初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寄予厚望。距离会议召开已不到十天,为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蒋介石居于不想在淞沪战场上耗费太多兵力,又想做出勉力抗战的心理,只留下个王牌88师。而88师师长认为没必要把整个师都枉送在必然要败的战场上,再三权衡决定让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一个加强营留下420多人,死守在上海苏州河边,与英租界一河之隔的六层钢筋混凝土大楼“四行仓库”。因仓库南临租界,且内存五十万方煤气,日军投鼠忌器,不敢投弹和用重炮,谢晋元的将士们,得以和日寇进行一次相对公平的对抗。在日军三面包围下,以河为界,北面尸山血海,南面歌舞升平,一副浮世画卷由此展开......号称800人,是当时就存在的虚化称呼,使之喊起来振奋人心,实际只有420多人。但是,不只是日军,就连蒋介石都没想到,这400多人居然顽强抵抗了日军的三天进攻。由于他们的英勇作战,还激起了中国人民坚决抗日的决心,奏响了全民抗战的凯歌,</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电影《八佰》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谢晋元青年时期就写下“山河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的自勉诗。从小就把岳飞的“精忠报国”作为座右铭的他,最终成为人们赞誉的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这是歌唱当年“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拼死抗敌的歌词,今天听来依旧让人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谢晋元,中国抗日英雄。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却在1941年4月24日,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士兵用匕首刺死,年仅37岁。但他虽死犹荣,成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电影《八佰》的开篇选择的是保卫战发生之前,已经被打残了的524团的一个营,收编一群被击溃的散兵游勇。这群被收编的人,几乎没有一个具有英雄情节,都是再普通不过,甚至各有弱点的活生生的小人物。</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人物,每一个人,都是复杂多元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身上,都带有动物的本能和人性的道德观念,或者说,每一个人身上,既有魔性,也有神性。在四行仓库这个特殊的空间里,在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惨烈中……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欲望,都自然真实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最终跪倒在死亡和恐惧面前;有的人最终听从舍生取义的召唤,挺起脊梁,完成了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灵魂升华——</p><p class="ql-block"> 老算盘,老葫芦,端午,小湖北,老铁头,羊拐,朱胜忠,齐家铭,陈树生……还有那几位冒死送电线的民间侠义之士。</p><p class="ql-block"> 他们有的龌龊得真实,龌龊得冷酷,让人怒其不争。</p><p class="ql-block"> 有的则完成了从胆小猥琐的小人物,成长为一个个坦然面对死亡的血性男儿;有的虽生性刚烈却吊儿郎当玩世不恭,只呈匹夫之勇,到后来却成了敢于赴汤蹈火,置死不顾的英雄。</p><p class="ql-block">他们都不愧是英勇抗敌的战士,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一边是苦守四行仓库的英勇将士,一边是混杂三教九流,日军不敢轻易冒犯的租界,租界成为当时唯一的安全区。</p><p class="ql-block"> 一河之隔,这边是枪林弹雨,人间地狱,那边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之。租界里除了外国人,还有各色人等,有爱国的童子军,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商,他们在隔岸观火。</p><p class="ql-block"> 欧美列强也在观战。他们担心日军的枪弹不长眼打进租界来,他们也想看看中国人到底能不能抵御日军进攻。国民党的进步人士也在看,这400多人的英勇抵抗让他们也看到了中国只要奋力抗战,何愁打不跑侵略者。</p><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之战成了二战中,唯一被近距离围观的壮观战场和酷烈的搏杀。</p><p class="ql-block">近在身旁的残酷战争,似乎都与这些围观的人无关,不由得让人想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他们偷安一隅的自私和面对国破家亡的冷漠,让观众心冷。</p><p class="ql-block"> 但是,当看到四行仓库的一个个战士身上捆着手榴弹,高喊着自己的姓名,跳进日军的钢板阵,苏州河南岸的这些小人物们就不那么淡定了。他们的良知被激活,爱国大义被唤醒,许多人积极为守卫四行仓库的将士捐款捐物,连妓女们都拿着自己的卖身钱认捐。赌场的马仔“刀子”,竟然冒着枪林弹雨拼死闯过苏州河大桥,为前线送电话线;帮会从业人员,竟然要报名从军,投向抗日阵营;只有十三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竟然泅渡过苏州河,潜入四行仓库,将一面国旗交到团长谢晋元手里;戏剧演员们专门演曲目《挑滑车》,为战士们呐喊助威……随着战事的推移,苏州河南岸的小人物,都无惧日本人的枪弹,他们一面继续踊跃捐款捐物,一面为四行仓库战士们的守卫国旗的壮烈义举呐喊助威;到后来,英美租界内许许多多的中国民众,在苏州河南岸的桥边,摆成人墙,以士兵的姿态,迎接524团第一营剩下的官兵进入租界。</p><p class="ql-block"> 那个大学教授更是出彩。开始他只是拿着望远镜冷眼观望,后来他向捐赠站扔下老婆的金链子,到最后看到日本飞机对着四行仓库楼顶上的国旗和守旗的战士们猛烈扫射时,一边嘟囔着“小日本,太欺负人了!”,一边拿出家里的猎枪,对着日本飞机射击。</p><p class="ql-block"> 苏州河南岸人物从冷漠旁观到义愤填膺,舍身投入的情感变化,标示着“800勇士”的抗敌壮举,是全民抗战的肇始,是众人一心,其利断金的动员令。</p><p class="ql-block"> 苏州河南岸英美租界区内的许多小人物,由事不关己的冷漠到同心共做“八百勇士”的强大后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524团一营官兵的英勇抗敌,绝不是无援的“孤勇”,而是背后有着全国人民的强大后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抗战终会胜利,日本侵略者终会投降。走出四行仓库纪念馆,心里却默念着谢团长的血性诗篇 ——</p><p class="ql-block"> 山河破碎实堪伤,</p><p class="ql-block"> 休作庸夫恋故乡。</p><p class="ql-block"> 投笔愿从班定远,</p><p class="ql-block"> 千秋青史尚留芳。</p><p class="ql-block"> 战争已结束,历史从未远去。一匹白色战马,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象征,没有精神,就没有美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山河无恙,莫忘国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