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p><p class="ql-block">春和景明里,长风醉人间。</p> <p class="ql-block">随着清明节的来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艳高校长的宏观设计下,临沂第二十一中学小学部决定举办一次以“寻味青团”为主题的跨学科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清明节习俗的由来、青团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本次课程由田康林老师进行主讲,王鑫鑫老师和马玉磊老师分别讲授青团的制作步骤与创意海报。</p> 悠悠历史知我心 <p class="ql-block">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的融入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死于火中的忠臣介子推而将其忌日命为寒食节,其后一天定为“清明节”。</p> 清明诗词诵我心 <p class="ql-block">微雨落清明,思念最绵长。孩子们朗诵清明诗词,声声入耳,句句入心。</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除了踏青之外,还有扫墓、植树、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习俗,而品尝青团更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人间最美四月天,挥去春寒尽清明。一口青团,将春色揽入怀中。</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有缅怀亲人、生命的延续、和谐和团圆以及文化传承。同时,清明节吃青团这一文化习俗,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p> 大显身手巧实践 <p class="ql-block">艾草粉和温水,需要按照1:7.5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孩子们纷纷算出如果是10克的艾草粉需要75克的温水,100克的艾草粉则需要750克的温水。进一步检测了孩子们的数学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劳动老师王鑫鑫,在孩子们制作青团之前进行示范,并对青团的制作步骤进一步讲解。</p> <p class="ql-block">明悉制作步骤,孩子们各显神通DIY。</p> <p class="ql-block">评选大奖,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p> 创意海报绘我心 <p class="ql-block">小小青团,大大学问,孩子们用手中笔,创意出自己心中的青团海报。</p> <p class="ql-block">美术老师马玉磊,在孩子们进行创意海报时,从线条的勾勒、画面的布局以及上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p> 共享春味抒我心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品尝着春天里的美好味道,露出幸福的笑脸。</p> 民俗传承唱我心 <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润童心,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声,手指的律动,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雅韵,点亮传承的薪火,赋予新时代的童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青团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让我们不忘传统,将这份美好的习俗代代相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审核指导: 高艳 刘金龙 兰晓丽</p><p class="ql-block">文案编辑:田康林</p><p class="ql-block">素材提供:胡鲁珠 马玉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