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职业》之樵夫

王平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樵夫是指以砍柴卖柴为生的人。樵的字面意思是柴、砍柴,因而樵夫又叫采樵人、砍柴人、樵人等,是我国古代“渔、樵、耕、读”四大职业之一。</p><p class="ql-block"> 樵夫之所以成为四大职业之一,与古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自熟食以后,人类就再也离不开柴了。因为柴是古人唯一的燃料。有了柴禾才能生火;有了火才能做饭、取暖,才能过日子。所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是为最重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农夫不缺柴禾,秸秆、树枝多的是,随便划拉一下就是柴,就能烧饭取暖,食熟过冬。城里人既无秸秆,又少树枝,怎么生活呢?古唐长安城人口百万,家家要做饭、要取暖,要用柴禾,柴就显得非常珍贵。以致朝廷发给官员的俸禄都用柴禾替代。“柴”又称“薪”,薪水、薪酬、薪响、薪奉等词汇就是这么产生的。由于柴和粮食一样重要,不可或缺,就催生了以砍柴卖柴为生的樵夫;由于柴的需要量很大,长安城就有个专门买卖柴禾的大差(柴)市,有了不计其数的樵夫,使樵夫成了古代四大职业之一。</p><p class="ql-block"> 樵夫多是深居大山或沿山居住的乡民。他们少有土地,缺乏粮食等生活资源。然而,大山恩赐他们。山上有取之不尽的山林树木,有城里人需要的大量柴禾。便靠山吃山,备一把利斧,做一幅扁担,在山上砍柴,卖给城里人,换取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樵夫砍柴多结伴而行。这是因为山上野兽多,山路崎岖,容易发生意外,结伴能互相照应。到了山上,找个合适的地方,将扁担放于一处,樵夫便四散开来,各自砍柴。砍一会儿,有人会放开喉咙吼一嗓子:“嗷,呺呺—”。一人开吼,四方回应,瞬间满山遍野都是回声。那是互报平安的信号,也是吓唬野兽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樵夫和伐木工不同,他们不砍成材树木,只砍枯树和树的枝条。一手抓住树枝,一手抡起起斧头,斧落枝断,去掉树叶便是柴禾。一根根枝条成束放在一边,砍完再收集整理。根稍对齐,用藤条捆成两个大捆。扁担一穿,肩上一挑,就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百十斤的柴担压在肩上,还要翻山越岭,上坡下沟,没一把子力气是不行的。樵夫们练出来了,挑着柴担如履平地。左肩累了换右肩,右肩累了换左肩,很少休息。实在累得不行了,也是柴捆靠在沟坎上,担不离肩。稍事休息,接着又走,直奔城里柴市。</p><p class="ql-block"> 城里的柴市很大,什么柴禾都有。有樵夫坎的树枝、劈柴,有农夫家里的作物秸秆等。各种柴禾分门别类,各占一隅,摆放得整整齐齐,密密匝匝。卖柴的不光有樵夫,还有柴贩,他们从樵夫或农夫那儿趸买过来,堆到柴市售卖,赚取差价。买柴的也多,有城市居民、有单位后勤人员、还有开豆腐坊的、开馒头铺的、开饭馆的等生意人。他们各有所用,根据需要挑选自己的柴禾。</p><p class="ql-block"> 樵夫买柴有两种形式,一是当天砍柴当天卖,或卖给柴市散客,或送给固定雇主,每天都有收入。二是冬季来临之前不卖柴只砍柴,等到大雪封山,柴价上涨时,再人挑、驴驮,运到柴市趸卖,卖个好价钱,好安然过冬。</p><p class="ql-block">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这是南宋诗人萧德藻对樵夫生活的生动描述。樵夫就是这样,每日上山砍柴,下山卖柴,辛勤劳作,为的就是养家糊口,让家人过上舒心的日子。好在山里的柴禾多的是,砍的柴禾不愁卖,只要勤劳、肯吃苦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樵夫最优越的地方是身在大山,远离人烟,想喊就喊,想唱就唱,没有任何束缚。这一点尤为文人墨客羡慕。《封神演义》、《西游记》中描写的樵夫就是这样,肩挑柴担,口唱山歌,在如画的山水间游荡,逍遥地像神仙一样。</p><p class="ql-block"> 说到神仙,就得说说晋朝樵夫王质。王质上山砍柴,偶遇两个童子下棋。便放下斧子,上前观看。看了一会儿,肚子饿了,童子给了一颗枣核,王质含在嘴里顿觉精神焕发。肚子不饿了,接着再看。影影绰绰,感觉树叶一会儿黄了,一会儿绿了,一会儿落了,一会儿又长出来了。王质也没在意,只顾专心看棋。时间长了,童子吼道:“你还不走!”王质这才记起要去砍柴。转身去拿斧子,发现斧子把腐烂了,只好打道回府。回家后发现一切都变了。村里人一个也不认识,家里也全是生面孔,见他还问:“你是干啥的?有什么事情?”王质说:“我叫王质,是这家人啊!”家人听了,大吃一惊,思忖道:“听说祖上确有这么个人,百年前上山砍柴走失,不知所踪,早就故去了啊。” 王质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神仙。“天上一日,人间百年”。转身上山去找童子。童子早不见了。就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山洞里看见了童子。刚要进洞,洞口突然燃起大火。犹豫间,只听洞里传来声音:“进来吧,不要怕。”王质斗胆冲了进去,发现竟是两个白胡子老头。后来,王质就跟两个神仙修炼,也得道成了神仙。这就是“王质烂柯”的典故,“柯”者斧子把,烂者腐烂。意指光阴似箭,转眼物是人非。</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故事就很励志了。说的是汉武帝时期位列九卿的朱买臣。朱买臣年轻时家境贫寒,便携妻背井离乡,住在深山,靠采樵为生。然而,朱买臣酷爱读书,挑柴途中也不忘背诵书文,口中总是念念有词。众人嘲笑,说他是个呆子。妻子劝他:“挑柴时就别神神叨叨地背书了,省得让人笑话。”朱买臣不听,反而声音更大了,以致招来众人围观。妻子嫌丢人,要与他离婚。朱买臣说:“别看我现在是个穷光蛋,五十岁以后定会富贵。我都四十多了,等等吧,等我富贵了,好报答你。”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只会饿死在山沟里,还想富贵?”朱买臣再三劝说,妻子反而越闹越凶,非要离婚。无奈之下,朱买臣只好成全妻子,写了一纸休书。之后,朱买臣依旧采樵,依旧发奋读书,依旧挑着柴担大声背书。五十岁的时候,果然遇到了贵人,一个叫严助的同乡,官拜中大夫,深受汉武帝宠爱,把他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召见,朱买臣说《春秋》,讲《楚辞》,胸藏万卷,滔滔不绝。汉武帝很喜欢,也封了个中大夫。再后来,朱买臣平定东越王有功,被封为稽郡太守。赴任前汉武帝说了一句话:“荣华富贵以后不返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朱买臣心领神会。赶紧带着诏书,印授和随从人等去了稽郡。到了稽郡城外,他让随从在城外等候,自己换上以前的破烂衣服,怀揣印绶进了太守府。府内官员正在饮宴,看他破衣烂衫的来了,还以为是以前的朱买臣,没人理睬。朱买臣走进后厅,和守邸人混在一起吃饭。酒足饭饱后故意露出印绶,守邸人见了吓得撒腿就跑,报告饮宴官员:“他是太守,太守到了。”官员骂道:“休得乱说!”守邸人说:“不信你们去看。”一位认识朱买臣但瞧不起朱买臣的人进去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大喊:“确是太守!”官员们惊怕了,赶紧跪地磕头,禀报守丞。守丞闻讯急用驷马高车迎至驿馆。</p><p class="ql-block"> 上任后,前妻也来了,前妻后悔极了,想复婚。朱买臣端了一碗水泼在地上,说:“若能将地上的水收入碗中,就可复婚。”覆水难收的成语就这么来的。妻子羞愧难当,回去就上吊自尽了。朱买臣给钱安葬,又对一起做过樵夫的人,一一给予帮助。</p><p class="ql-block"> 樵夫藏龙卧虎,什么高人都有,除了晋朝的王质,西汉的朱买臣,还有春秋的钟子期,佛教的六祖慧能等。空山清幽喧嚣远,樵夫清苦少烦忧。古时很多失意的读书人做了樵夫。</p><p class="ql-block"> 古代没有煤炭,没有石油、没有天然气,更没有电,柴是唯一燃料,用量极大,樵夫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樵夫依然不少。那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源早已有了。但因为太落后,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开采技术落后,严重缺煤、缺电、缺石油、缺天然气。煤炭开采量很少,难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小城市都用柴禾烧饭取暖。靠山的县城依然有柴市、有樵夫。七十年代初期去了一趟汉中,就见过柴市、樵夫。汉中的樵夫很潇洒,买完柴先下馆子,一盘菜,二两酒,酒足饭饱方才回家。当地人就这种性格,会生活,再难不让嘴吃亏。八十年代以后,煤炭工业发展迅速,煤炭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包括县城在内的城市居民都烧上了蜂窝煤。开始卖蜂窝煤,不卖柴禾了,樵夫便在这个时候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2000年以后,国家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发达了,人民有钱了。为了保护环境,禁止用煤炭和柴禾烧饭取暖。城乡居民都用上了天然气和电能。烧柴禾的时代结束,樵夫成了遥远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