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九三学社社员,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机械系,后转入物理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38年初,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物理系中有任之恭、孟昭英教无线电课,他对其中的实用无线电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在任之恭先生的建议和推荐下陈芳允先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做无线电通信有关的课题,后到成都航空委员会无线电厂工作,去后不久因搞无线电定向仪有成绩,被提为研究股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43年,在成都与沈淑敏女士结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45年初,到英国A. C. 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在伦敦实验室做彩色电视接收机的线路工作,后转至曼撤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参加海用雷达的研制工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48年5月,陈芳允回到上海,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并在上海成立分院,陈芳允在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在此期间,陈芳允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完成了一套电子仪器(包括电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显示设备等),这是国内在生物电子学方面研制的第一套设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对中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8年后为国防科工委顾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91年,被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92年,陈芳允提出地球环境观测小卫星星座的系统方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93年12月15日,与姜岩讨论给江泽民关于纳米技术的报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96年11月,妻子沈淑敏去世,沈淑敏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97年4月7日至10日,陈芳允与杨嘉墀、王大珩、王淦昌三位院士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中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99年,陈芳允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00年4月29日,84岁的陈芳允因运动神经元病中枢性呼吸衰竭去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资料来自于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谢谢阅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