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佳节话清明

潘作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明佳节话清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作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一个为人间带来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的节日,古代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08年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每年清明节到,人们都会慎终追远,缅怀祖先,按照古老的习俗,去为亲人扫墓,也会到野外踏青。近些年许多城乡百姓有了私家车,若驾车出游,即可把近处之踏青变为远方的旅游。于是,全家自驾出游,也成了许多家庭清明节内容的重要选项。</p><p class="ql-block"> 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清明节的来源也非常富有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在远古的春秋时期,中国西北部曾出现过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晋国(山西省至今称晋,即从这一古国名称而来)。其国力鼎盛时期,疆域竟囊括今山西全部、陕西东部与北部、河北中部与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被《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历史典籍,一致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而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就与这清明节的来历有关。晋文公重耳在尚未继位之时,曾以公子身份流亡多个诸侯国。一日,重耳在从人陪同之下,来到卫国境内,坐一树下小憩。因长时间未得进食,此时已是饥肠辘辘。自幼养尊处优的重耳,何曾吃过这等苦,可一时偏又找不到食物。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际,一名叫介子推的随员奉上了一盂肉汤。重耳大喜,转瞬食尽。食毕始问:“何从得肉?”介子推方告知:“乃臣之股肉也。”重耳闻言,不禁感动垂泪曰:“将何以报之!”然而,过了若干年之后,重耳继位为晋文公,成为晋国第22任国君,竟将当年介子推割股食君之事忘于脑后。当年追随重耳左右的群臣皆得封赏,独介子推一无所得。有人劝介子推向晋文公提起当年之事,介子推却狷介耿直,耻于自己去表功请赏,竟独自背着年迈的老母,上了附近的绵山,意欲在山上终老余生。晋文公得知此事后,深悔自己忘掉了功臣,立即亲自带人上山搜寻,却始终未能找到。于无可奈何之际,采纳近臣建议,开始放火烧山,以为介子推看到火起会主动走出来。然而直至数日后大火燃尽,介子推还是没有出来。此时的介子推,已然与其老母一起,相拥烧死于枯柳之下。为纪念这位世上少有的忠臣,晋文公遂将纵火焚山之三月五日定为“清明节”,规定当日全国不许生火做饭,谓之“禁火”,亦曰“禁烟”,并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后来,这种做法便被延续下来,成为一种习俗。</p> <p class="ql-block">  当然,关于清明节的起源,也有传说系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踏青赏春。后经历代沿袭,遂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与此相联系的说法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所确定的只是“寒食节”,后因“寒食节”与“清明节”只差一天,后人便将其合而为一。</p> <p class="ql-block">  清明祭祖,在国家层面,最庄严隆重者莫过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轩辕黄帝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是他统一了华夏各部落,并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黄帝陵建于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从战国时期的秦灵公三年(前422年),就开始了在此对轩辕黄帝的祭奠。而清明祭奠黄帝则起自汉朝,嗣后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桥山黄帝陵的典籍记载。到明、清时期,在桥山祭祀黄帝陵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即派员前往桥山祭祀黄帝陵。每年的祭祀活动,均以“颂扬黄帝功德,传承民族记忆,守护精神家园,构建和谐中华”为主题,活动包括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拜谒祖陵等多项内容。1937年清明节,适值标志全国抗战开始之“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为营造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良好氛围,中国共产党特派代表林祖涵(林伯渠)赶赴黄陵县桥山,与国民党代表一起共祭黄帝陵。中共领袖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这次祭祀撰写了《祭黄帝陵文》。</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的清明节,国家都在黄帝陵举行公祭黄帝活动,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出席。曾宪梓、霍震寰、范徐丽泰、何厚铧等港澳同胞,吴伯雄、连战、宋楚瑜、郁慕明、蒋孝严等台湾同胞,都曾率团到黄帝陵参加公祭黄帝典礼。此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海内外华夏儿女和国际友人,前往黄帝陵谒陵祭祖、参观访问,并有众多海内外同胞为维修与保护黄帝陵捐资出力。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5月2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经国务院审核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清明一方面是祭祀的节日,同时也是24节气之一。它介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气候回暖,春光骀荡,万物复苏,草木萌发,既是春耕播种时节,亦是一年春景极佳之际。旧时《历书》上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p> <p class="ql-block">  对于人们赏玩春景、欢度清明的盛况,唐代大诗人杜甫《清明》诗中有“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之句。既描绘了码头上繁花似锦、翠柳依依的景象,又写出了长沙城车水马龙、千万人游春的宏大场景。比杜甫晚些的韩愈,在《梨花下赠刘师命》一诗中,也写下了“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的诗句。意思是说,清明节时的洛阳城外,各种鲜花皆已零落,而梨花却正在开放。做过南唐宰相的冯延巳,在其所填词《踏鹊枝.六曲阑杆偎碧树》中,也描写了清明节的景象:“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意谓清明时节,红杏开满枝头,空中到处飘着游丝和飞絮,而一时间,天上又洒下了细雨。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其词作《蝶恋花》中亦写道:“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大意是,正值春天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其实,比杜甫还早的诗人,如初唐的骆宾王等人,也都写过吟咏清明的诗作。至于后来的崔道融、白居易、晏殊,甚至比苏轼还要晚的诗人们,如北宋的秦观,南宋的陆游、辛弃疾等等,写过清明的人就更多了,这里不再一一列举。</p> <p class="ql-block">  早在汉代,官员已有休假制度,称作“休沐”,当时是五天休假一天。到唐玄宗时,清明节扫墓被正式编入礼典,清明节的地位由此得到提升,并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时的“小长假”。随着朝代的更迭,清明休假制度多有变化,但这一天游春赏景的风俗却一直在延续。到了北宋,张择端创作出绢本彩色画卷《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一说528厘米),场面壮观,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缜密,笔法细致古雅。画作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以长卷的形式,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描绘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人直观地展示了古代清明时节的美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看,绘画,显然比诗作更加直观,也更加生动、形象。在孟元老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则这样写道:“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文章以生动、质朴的语言,记载了古人在清明之际,到野外踏青游玩,于欣赏美景之余,饮酒歌舞,至暮方归的情景。这样的描写,显然也比诗歌来得更加真切、生动,同时也更具史料价值。由上文可见,清明节于祭祀之外,演化出了许多娱乐功能。即一面扫墓祭祀,一面踏青游玩,将缅怀先祖与踏青赏春,巧妙地融合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记录和描述清明节的诗文也多了起来。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在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全都描写一过的同时,同样没有忘记去写这个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清明既是由宫廷中传出的重要节日,受其影响的自然首先是朝中的达官显贵。而贾府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这一天的首要事务,自然是祭祀祖先。《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的情节,便发生在清明节下。书中先是写道:“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这里所讲的是,每到清明节下,荣、宁二府都照例要举行祭祀仪式,但因贾府现居京城,而祖茔远在南边的金陵,自然不能南下扫墓。于是,只好郑重采办了祭品,去暂寄宗族灵柩的铁槛寺祭拜。就在同一回书中,还写了贾府唱戏的优伶藕官,偷偷烧纸钱祭奠亡友菂官,被府中一婆子撞见,竟要带藕官去见当家的主子,幸得宝玉从旁解围方罢。</p> <p class="ql-block">  关于清明节这天的天气景致,书中描写同样很生动。当日宝玉因病留守家中,未随众人去铁槛寺祭拜,袭人怕他贪睡积食,劝其外出逛逛。宝玉扶杖出门,见园中果然春光明媚。他欲去看望黛玉,便沿沁芳桥一带堤上慢慢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满目桃花红艳,绿柳枝繁叶茂,可惜杏树已然“绿叶成阴子满枝”,直叫那多愁善感的宝玉不觉心生懊恼,原只病了这几日,竟辜负了园中大好的杏花。</p> <p class="ql-block">  对于清明时节的农事活动,《红楼梦》中也有描写。清明时节天气回暖,正是一年耕作开始之时。大观园虽非农田,然同样亦有稼穑之事。第五十六回书“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交代,已将园圃之事分派专人管理,故到清明时节,园中料理事务的众婆子便“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植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这里触目所及,到处可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栽种景象。</p><p class="ql-block"> 至于清明时节的游艺活动,《红楼梦》亦自然不能不写。但一则黛玉、宝钗等皆为大家闺秀,轻易不好出门游玩;二则贾府自家就有偌大的园子,又何需再去外面玩耍。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写的便是大观园清明时节的游艺活动。书中虽未明言适值清明,但“仲春天气”“暮春之际”的时间段,正是清明时节。众人的一句“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加上黛玉的一首《桃花行》,拉开了桃花社开场的序幕。七言古诗《桃花行》才思空灵,佳句频出,“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引得众人纷纷赞叹,个个诗兴大发。而宝玉竟一看内容,即知是黛玉之作,竟忍不住滚下泪来。史湘云一首《如梦令》,“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竟鼓动得黛玉兴起,立马起社填词。黛玉的《唐多令》:“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薛宝琴的《西江月》:“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薛宝钗的《临江仙》:“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许多佳句,均极符合几人各自性格经历,颇耐品味咀嚼,充分展示了钗黛等人的才华。</p> <p class="ql-block">  在《红楼梦》所写的游艺活动中,除了室内的赋诗填词,还有一项重要的室外活动,就是放风筝。清明正当春季,风比较大,亦且春和景明,冷暖适宜,是放风筝最理想的季节。对于这项活动,作者是紧接着填词之后写的。时钗黛等人正在屋内品评宝钗的《临江仙》词,“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稍上了!”由此引出了宝玉、宝钗、黛玉等众人,大家纷纷命丫鬟们拿出风筝来放。这些风筝有美人风筝,有大螃蟹风筝,有一连七个大雁的,有大红蝙蝠,还有凤凰,更有什么“送饭的”,总之是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真个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写至放风筝的高潮处,空中竟有三个风筝绞在一起,真的是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  前面我们谈到了许多写清明节的诗文。其实,聊清明节,绝对不能漏掉的,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诗。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就是将清明节与祭祖和酒文化联系在了一起。一千多年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似乎为清明节定下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基调。从清明以祭奠祖先为主这一点来说,这个调子定得当然很好,只是并未将祭祖与踏青赏春等游玩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不过,近些年来,一些人已经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诗的后面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这后两句呢?在当今社会,原因不难理解。不知起自何时,全国各地已不知冒出了多少个杏花村和“杏花村酒”。其中最有名的两家:一是山西省汾阳的“杏花村酒”,一是安徽池州的“杏花村酒”。</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来说山西汾阳的“杏花村酒”。山西汾阳“杏花村酒”,即驰名海内外的汾酒。1 500年前南北朝时期,汾酒即作为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北齐书》中记载,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的信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中亦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的记述,说的都是汾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皆由黄酒演变发展而来。明清以后,北方白酒发展很快,遂逐步代替了黄酒的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以其清澈透明、纯正爽口等特点蜚声于世。1982年,由国家文物局、山西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联合组成晋中考古队,在汾酒集团所在的杏花村镇东堡村以东,出土了大量从仰韶文化中期(约6 000年前)到商周之际(约3 000年前),历史跨度长达3 000多年的生活器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最早的酿酒发酵容器——小口尖底瓮。证明了早在6 000年前,汾州杏花村人就已经掌握了制酒技术,并开始了酿酒活动。山西汾州杏花村遗址,是中国迄今所发现最早的谷物酿酒遗存之一,乃中国为发酵酒文化起源地的有力实证。作为这次考古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是1998年由著名考古学家黄景略参与,由另外两名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王克林分别任主编和副主编的《晋中考古》一书出版。该书写道:“以汾酒闻名于世的杏花村,分为东堡和西堡,位于汾河西岸的吕梁山下,西南距汾阳县城15公里。1982年3、4月间,晋中考古队对杏花村的古代遗址进行了调查及试掘,认识到这处遗址绵延时代古久、内涵丰富。”这本书的问世,无疑对山西为杜牧所写“杏花村酒”原产地之说,是非常有力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汾酒自1916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很快驰名于海内外。解放后,国营杏花村汾酒厂正式成立,汾酒更是声名远播。自1953年以来,连续被评入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在满足国内人民需求的同时,还远销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再来说安徽池州的“杏花村酒”。据说,诗人杜牧当年曾在此地任职,忙完公务常去附近的杜坞山游览,途中需经过一个以杏花为名的村庄。当时该村有“黄公酒垆”,所酿“黄公酒”颇有名气。清明时节,细雨连绵,路上之人无心踏青,他们神情凄迷,如失了魂魄一般,一个个匆匆赶路。杜牧见此,遂触发灵感,写出了著名的绝句《清明》,同时,也写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  这两家酒厂,都声称自己所在的地方,才是当年杜牧诗中所写的“杏花村”。从目前双方各自所出示的证据看,说山西“杏花村”是杜牧所描写的对象,明显更加可信。而且杜牧是陕西人,在南方为官时间不长,在池州任职仅短短四年。说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是在山西汾阳,似乎更具说服力。尤其是史籍中对汾酒的记载清晰明确,加之山西酿酒容器的出土,都为杜牧所写“杏花村”在山西增添了有力的佐证。</p><p class="ql-block"> 当然,作为局外人,我们自然没有必要去参与他们之间的争论。不管这两家哪一家(哪怕还有第三家)最终在争论中胜出或败北,都不会影响我大中华酒文化,尤其是清明节文化的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本文今晨在黑龙江网络平台“陈年往事的记忆”上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