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彩风华一《楼国明篇》解放军艺术学院学员40年美术作品展

美術觀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2024年5月军艺学员四十年后将相聚延安,相聚鲁艺,以画展的形式再一起汇集,四十年在人生过往中即快速又漫长,从风华正茂的少年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过往,有奋斗,历练,磨难,喜悦,成功与失败,我们这一辈人对绘画的热爱,热忠是发自内心,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情怀,因画而聚,因艺而和,因情而动,因念而行,感谢老同学延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文权兄倡导,南京画院张建华兄的鼎力组织,大部分同学热情积极的响应才使得此次在延安的画展得以推进,在此感谢所有为此活动付出努力同学们。(觉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楼国明,浙江诸暨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绍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绍兴画院院长,现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从生活中讨笔墨于笔墨中见生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楼国明人物画作品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李毅峰</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绘画史中,关于绘画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一直贯穿于历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战国时代的哲学家韩非,最早提出了绘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肯定了现实是创作第一性的观点。他认为,绘画要以生活为基础。绘画所绘之神存在于被描绘的客观本体的形象之中。没有形,神就无所寄寓。而且,他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活动。文随代迁,宋以后文人参与绘画,使得中国画在相当一段时间趋于哲学化,创作多从“理”出,从“法”入,离开了生活之基,成为了玄学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怎样认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如何把握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关系到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中国画是以笔墨来表现观念,以状物来表现情感的。观念是对生活认识的提炼,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清石涛把它名之为“理”。要使笔墨不空乏,必使笔墨要有“理”。有“理”的笔墨就有了内容,就有了语言的独立性。但笔墨又是用以状物的,状物定有选择,选择有能达情的物象。所以,石涛又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接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石涛所以把笔法与生活联系起来,是因为笔法在赋形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创作与生活深层的认识。对它认识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创作的深度和语言的表现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楼国明延安参展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当代,对创作与生活的认识是见仁见智的。理论上讲,每个人的生活内容不同,理当有认识的深浅。但同样的生活,未必有同样的认识。它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理论水平。接触过画家楼国明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生活经过楼国明的心,再通过他的手,就可以被表达得如此酣畅,就像一杯酒酿,深厚、甘醇、灵透;他的创作受益就是:从生活中讨笔墨,于笔墨中见生活。这是他对历代中国绘画做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文人画从艺术角度做了深入研究之后,确立的自我创作之路。</p> <p class="ql-block">  他认为,画家只有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才能表现生活之形态,传达出生活之神。</p><p class="ql-block"> 楼国明是以画人物和马著称。生活的主体就是人,马是人的工具和环境。如何以人为主体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认识?楼国明笔下的人物多是少数民族少女。选择少数民族是想强调人物在内心世界和精神气质上的差异性;选择少女是想把少女之纯同笔墨之精结合起来,让作品的思想性更加明确,感染力更加突出。所以,在生活与笔墨的结合上,楼国明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过多地刻画人物形象,势必减弱笔墨的语言的独立性。而过分地显露笔墨,也会忽略人物形象本身丰富的内质性,一对难以调节的矛盾。在当下的人物画创作中,有几种形式语言。一是纯传统的以白描为基础的用线为主要语言的人物画。二是借鉴并吸取了西方素描式的表现,强调人物的质感立体感的作品。三是色墨交混的以变形夸张为主的纯形式主义创作。楼国明的人物画一手伸向传统语言,在传统语言中求变化;一手伸向现代生活,在当代生活里讨笔墨,就可看出蒙族少女的脉脉情思,稳重的仪表,通过富有变化的浓淡干湿相错综的衣纹线条,暗藏着内在的生命的律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楼国明作品赏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尤其在人物细节上的处理,更显示出画家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特有的生活经历和发现生活的眼光。他的马也是如此。马的生命和笔墨的生命似乎都融在了一起。奔腾着的马,运动着的笔,流动着的线……生活在楼国明的作品中,已经变得“线”化了,或者说是笔墨化了。他的笔墨也因为生活而变得丰富多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中国画创作也是呈现浮躁的状态。人物画创作经历了数十年的变革,已经初步形成了它的表现语言和形式。今后如何发展,困惑着当代的中国画家们。但是,我想,生活无止境,创作就无止境,就可以不断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法”。楼国明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超越了这个浮躁的状态。他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艺术的理解,在创作理念和形式上,“我用我法”,我行我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创作中的楼国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楼国明在景德镇画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和张伟一起在绍兴写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广州画院和周正良,张伟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和周正良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广州画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展览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墨彩风华一一解放军艺术学院学员40年美术作品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展览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延安市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主办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