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记实

怀想仁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80年9月,时年24岁的我,经过统招统派的学习生涯,进入省级机关工作,开始了36年都市的工作和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自幼生活在桑干河边数百平米的土房大院中,看惯了晨曦中袅袅炊烟和院落中时蔬红绿以及夜空中星光点点,虽说经过一个中等城市几年的学习生活,但面对古城街上的车水马龙、商市中的拥挤喧闹以及夜晚清运垃圾的剌鼻气味,年轻人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早已在心灵上填补了城乡住房的巨大落差,兴致勃勃地融入了城市五彩斑斓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秋风乍起,暑气退去,古老的城市又进入一个气候宜人的季节。离开了学校蓝墙红瓦的平房校舍,搬入机关设立于宽阔大街南侧的招待所。二楼尽头西北角一间约40平米的客房成为我们6人的栖身之地,虽然和学校宿舍人数相当,但居住面积却增长一倍,生活起居条件大大改善。招待所隔街对面是省内颇有名气的中医研究院所,西侧则为省城中心地区占地60余公顷的公园。最有吸引力的当是距招待所100余米有一会堂建筑,晚间常演当时风行的电影,给我们的夜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那时,我们对刚参加工作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甚至神秘感,每天晨起不需购票进入公园沿湖跑步,之后穿过闹市商业区到机关吃饭上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转过年头的春夏之交,我们又搬至机关边房或办公室分散居住,从此与集体生活渐行渐远。我人生居家的“三迁”经历也拉开了序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迁古时皇家膳所。1981年岁末,随着年节渐近的脚步,我组建了家庭,迁入一所独立住房成为必需。那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住房欠账太多,可谓一房难求。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了住房申请,岂料三四月间,行政处突然通知领取住房钥匙,家属区东楼二层一间单身宿舍轻松地落到我的名下。我大喜过望,深感身处机关单位职工较少、房源可调具有的优越条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以家庭形式迁入东楼宿舍,尽管面积不大,设施简陋,但开启了我家庭独自居住的始端,我终归在古城的蓝天下有了自己的一处狭小的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住房处在机关大院东侧,是一幢50年代建成的三层筒子楼。这一院落地处古城府城的重要区域,省级机关星罗棋布,社区比较成熟,生活条件方便。院落在明代是皇家的御膳管理之处,从周边的西华门、北肖墙、上肖墙等街名地名即可看出端倪。特别在上肖墙,宫墙柳早已不见,但街边倒遗留数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槐树,逼仄的街道以及街两侧低矮的商铺,行走其间恍如穿越于数百年之前。记得80年代初的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日,该街突然清场,说是香港一个剧组选景拍电影,古装演员、驼铃队列、古式车辆等按剧情南来北往走了一阵。这是我第一次在场景外观看了拍电影的片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东楼宿舍居住者多是恢复高考后毕业分配进入古城成家的年轻人,有的孩子已经出生,有的尚在孕育。多半家庭在过道自家一侧垒起一个灶台,圆形蜂窝煤块立放于一边。早午晚间锅碗瓢勺及其做饭声音回响在楼道间,构成烟火人家的家庭生活交响曲。刚入住,从小使用大同煤生火的我,怎么也不习惯使用无烟蜂窝煤,生着的火常生常熄,每日都在喜忧参半的情绪中度过。后总结经验,用珍珠岩填充炉边空隙后,适当留好进风口,情况大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整整七个年头,就在这个筒子楼里,我基本熟悉了这个城市,确定了工作的发展方向,也完成了由农民向市民的基本转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二迁城墙遗迹之上。进入80年代末,因工作调动,我迁居火车站附近的一所参公管理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家属小区。比起原住址,住房面积明显增大,设施也基本满足要求。但欠缺之处是,车站附近人流集散较多,纷纷扰扰;车辆来往频繁,车水马龙;治安状况堪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巧的是,我们这幢近4000平米的五层住宅楼,因地缘之故,竟建在古城的东南角城墙遗迹之上。和近在咫尺的单位,也有3米之落差;远眺或俯视府城之内,诸多古时遗迹清晰在目。尤其西侧的百年大学故址,视线内的文庙、崇善寺等,特色性的建筑令人产生遐想。东向有一名曰新城街和小五台的地方,据有关历史资料说,是清朝满人因光绪年间汾河大水淹没城西被迫迁来而形成满人新城,小五台则是清兵当时驻防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近在300米处的火车站成了我居所的优势。早年,家乡亲人健在,常需回乡探望。车站开始检票的广播一响,我才提包前往,20分钟后必定坐在列车上。但这优势很快变成双刄剑,方便自己的同时,也会方便他人。一时间,家乡来人需要接站者,远道中转需要帮忙者,返乡熟人求助购票者,种种告知,不一而足。有时因出差或其它原因而无法满足对方愿望,不免产生歉疚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城墙遗迹之上的小区是个闹中取静的院落。不足百户的两幢楼房,都居住单位同仁,彼此熟络。90年代初,西侧的鞋厂日渐衰落,建起商城,日用百货、水果蔬菜等,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满足了小区人们的购物之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城墙遗迹之上的住所度过27个年头,是家庭中长幼三辈聚居最多最长的时期。父辈享受天伦之乐,我辈奋发积极工作,幼辈接受义务教育,家庭中营造出温馨友爱的氛围,成为我们难忘的记忆。我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最充沛的精力贡献给党和国家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同时也见证了省城车站附近30年发展变迁的辉煌成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迁古城闹市商圈。退休翌年,因城墙遗迹之上住所西侧兴建街巷道路,工期紧张,动员搬迁。遂于古城闹市商圈边缘购得一高层住所,来不及装修,匆忙搬入。此地在古城府城的核心地带,历史悠久,商业服务业发达,在旧时代就名闻遐迩。居住人口稠密,社区教育、医疗、商业、服务配套齐全,十分便利。购物逛街独占优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都市商圈的功能就是方便购物,她的外在表现就是街市人的摩肩接踵。花甲后的我们,随着后辈的成家,又返回几十年前的二人世界。所不同的是,没有了年轻时的奋发状态,只有老之将至的等待。几年间,少有了逛街购物的激情,也无流连于小吃摊前的兴昧,至于不远处的影剧院,更是久违的连剧场的样子在脑际中也模糊了。有时街上偶遇问路者,询某商场在何处,我竟一脸茫然,毫不知情,无言以对。结论是,三迁闹市商圈,不太适宜养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有一片天地,令人大加赞赏。我曾在2021年5月8日美篇《开化古寺商贸情》中介绍。位于闹市商圈重要地带的开化寺市场早市蔬菜、水果等食品以性价比高、新鲜度高、选择性强而在古城都市著称。我观察,走入早市的顾客,中老年人占比较大。不少老年顾客乘坐公交车辆远道而来,就是为了购得各式各样新鲜的低廉的时蔬。开化寺市场几十年来长盛不衰,中老年人的积极入购是其重要的一个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都市三迁,我从青年走到晚年。曾经,我并没有把居住宽敞舒适的房屋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广厦万间,你我也只能夜卧七尺。但在我人生经历的都市三迁中,房屋面积的增大,房内设施的进步,却是真实地伴随了我的居住条件改善进程。从我个人居住条件的改善过程,也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极大改善的历史性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还会四迁吗?也许有。我将拭目以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