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博物馆·六朝人杰

軒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博物馆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地方专题性博物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相继建都于南京,史称“六朝”。六朝博物馆展出青瓷器、陶俑、墓志、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并介绍六朝名人故事,分四个篇章阐述公元三至六世纪的东方大都会主题,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和六朝人杰四大展厅。据悉,三楼六朝人杰展厅将改版。为了留下其影像记忆,专门拍摄了一组六朝人杰展厅展板摄图,编制此篇,与大家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楼六朝人杰展厅著名的网红六朝窗,苍老的枯枝、圆润的臣石,中式古典的写意风情与窗外的现代建筑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四季流转,六朝窗风光无限。晚秋初冬的六朝窗,窗外总统府院内浓墨重彩,远处的现代建筑坐立其中,俨然是一副绝美的秋色油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早春二月的六朝窗,窗外总统府院内的白墙黛瓦、玉兰绿植和长江路的高楼大厦,俨然是一副绝美的水墨春光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是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是一个剑与火的时代,一个诗与酒的时代,一个运无常的时代。非凡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风云人物。六朝多名士,特殊的年代成就了不朽的传奇,“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三楼展厅就是是六朝人杰的介绍。六朝时社会思想自由奔放,学术领域流派纷呈,文化艺术广收博采,佛教文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开拓创新。整个展厅展现的是六朝时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的故事,比如孙权、司马睿、刘裕、祖冲之、顾恺之、竹林七贤等。他们或狂狷恣肆,或任情潇洒,或雄才大略,或慷慨激昂,或才华横溢,或放达不羁。他们兼具玄心与佛性,妙赏与深情,有着一流的才情、超凡的个性,成就了不朽的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人杰展厅被分割成了六个不规则的空间,这些空间的外形像石头,其创意取自于石头城,增加历史层次感。六朝人物历经时代沧桑,长存不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展厅入口处的设计很特别,一看就明白这是三国时著名的“草船借箭〞故事。数百只箭矢射向同一个方向,尽头是流光闪耀处,很壮观。至此,会联想到一个成语——万箭齐发。这个成语也是对当时的历史形象比喻。六朝虽是繁华竞逐,但也是一段乱世。三百余年,战乱频繁,六个王朝迭番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人杰展厅第一单元是治国,展板上有一个个治国历史故事的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是最早定都南京的帝王。“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六朝历史三百余年,共传四十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公元三至六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群雄纷争、南北对峙的时代,南京第一次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极盛时期。因其优越的地缘政治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300多年一直是汉族封建王朝中心,统治着中国的半壁江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古都南京像一位洞悉沧桑兴废的老人,见证了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而六朝时代那些立国治世的英雄人物,也为南京的山水城林留下了无数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动人事迹,至今令人悠然神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政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tao) 攻灭北凉,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一统北方。至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在军事上相互征战,使得经济发展有所停滞,但南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统一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东晋太元八年,前秦王苻坚率87万大军南下,水陆并进,意欲一举消灭东晋。谢安派其弟谢石、侄儿谢玄率8万北府精兵前往阻击。淝水决战中,谢玄采用诱敌移动之计,趁对方布阵未稳,一举击溃强敌。秦军溃败奔逃,死者十之七八。此战过后,大伤元气的前秦走向衰亡。作为胜利方的东晋王朝虽无力统一北方,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南下侵扰,争取到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为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代兴亡,造就了一批令后世激赏崇拜的公卿将相。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的门阀士族形成了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把持国家政权和经济文化命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渡大族与南土士族的结合奠定了东晋政权的统治基础,从晋元帝开始,王、谢、庾、桓四大家族相继秉政,形成了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王导的从容宽厚,谢安的风流潇洒,周处的砥砺自新,卞壶父子的忠孝双全,都给六朝古都留下了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人杰展厅的第二单元是思辨。思想及学术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官学、私学教育蓬勃兴起,教学内容突破儒学的藩篱,涉及广泛。诸学并兴,儒、玄、道、释各种思潮既互相兼容、又彼此驳话。玄学作为当时的主流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人们重视生命价值和个性解放,向往返朴归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佛教史上,六朝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可以说后世中国佛教的大多数宗派都可以在六朝时期找到他的渊源。当时有一位梁武帝萧衍,他非常的崇尚佛教,并且定佛教为佛教,他曾经四次舍身出家,并且撰写了一部断酒肉文,一直影响到后世的汉传佛教僧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是道教史上的一段重要转折时期,逐渐从早期原始的五斗米道发展演变为完备成熟的宗教,从主要传播于民间的道团上升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寇谦之、陆修静创立的北天师道,南天师道等分别从道教理论、神仙系统、修炼方法和宗教仪式等不同方面为道教之振兴做出了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虎溪三笑图,传说东晋诗人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拜访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的虎溪,三人因之大笑而别。这是有关儒释道三教相契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随着大一统汉王朝的解体,人们逐步从“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的思想禁铜中解放出来,个性觉醒、注重思排成为时代潮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郭象、裴颜、嵇康、阮籍等。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皆为魏晋玄学重要论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朝人杰展厅的第三单元是文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人杰展厅以建康为中心展示六朝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呈现出转型时期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六朝时期多名士,竹林七贤、王导、谢安、顾恺之、王羲之等等。“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人们再现了六朝时期的文化繁华和艺术特质,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完六朝人杰展厅,可以看到大篇幅图版和文字的形式从治国、思辨、文艺三方面展示六朝时期著名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宗教信仰、诗词书画等内容。在这里,我们追寻着六朝人物的脚步,聆听他们的清谈歌啸,领略他们的才华智慧,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