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韵味(随笔)

安琪大杨1983

<p class="ql-block">  大雨过后的仲春,天,湛蓝湛蓝;水,溜清溜清;阳光,已能让人感到她的热情;空气,也使你觉得她的清新;花,虽被大雨打落了不少的花瓣儿,撒在地上,但挂在树上的确更加艳丽了。</p><p class="ql-block"> 我就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友人姚君夫妇的陪同下,游玩了常德穿紫河边的“大小河街”的,欣赏了风景,品尝了“钵子菜”的味道,加强了我对“大小河街”在我儿时里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常德的大小河街,以前并非在穿紫河边,而是在常德市东门口至青年路之间的沅江堤外的一条老街。而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为沅江上游怀化地区的麻阳放排人为主,所以,这里的这条小巷除了叫“大小河街”外,又叫“麻阳街”。因在江的大堤外则,经常遭洪水淹没,所以,房是非常陈旧的,多以木材构筑。房顶是树皮,少量的瓦,木板与树皮被水和阳光作用后,变的黑黑的,加之靠北的一面是大堤,所以房子又显得阴暗潮湿。那条街,不宽,仅两三米宽,用麻石铺着,如果下雨,人们穿着木屐,那铁钉钉在地上发出“叮叮”的响声。街边店铺所卖的商品,除了一些日用品外,又多以麻阳的一些特产,如桐油、木制小玩艺,更多的是“霉豆渣”、“萝卜盐菜”、豆腐乳等。上世纪末,常德市政府为民做了一件“一举三得”的大好事,即:搬迁大小河街,将护城大堤加高加宽,大堤迎水面硬化,可抵御百年难遇的洪水,让市区人民安居落业;二是将“穿紫河”这条贯穿市区的污水臭河彻底清理,把“大小河街”迁至此地,居民住新修的高楼大厦,“麻阳街”沿穿紫河建成仿古老街,专营地方特色商品与食物,集“吃、喝、玩、乐、游”为一体,打造成常德的“秦淮河”;三是把硬化了的大堤迎水面建成“中国常德诗墙”,现已成为常德的文化标志性建筑,成了常德的“名信片”。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亲临“大小河街”调研,既是对常德治污的认可,更是对“移民搬迁”的成绩肯定。</p><p class="ql-block"> 常德的“大小河街”到底怎么?文字的描述没有照片的生动,我以这次游玩时所拍的照片午向读者推荐,让大家与我一样,喜欢这条迁移来的“大小河街”,喜欢上我的家乡——常德。</p> <p class="ql-block">  二O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摄</p><p class="ql-block"> 二O二四年四月二日行文于长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