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观展记

小满梧桐🌿

<h1>  秘鲁,全称秘鲁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东岸,其境内平原、河流、高原等地貌共存,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font color="#ed2308"><u><b>秘鲁拥有悠久的历史,曾孕育出查文、莫切、瓦里等丰富多元的文化,更诞生了前哥伦布时代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b></u></font><br> 公元12世纪,秘鲁南部库斯科谷地的印加部落开始崛起,并积极向外扩张,历经300余年,最终完成了征服整个安第斯地区的大业。在帝国全盛时期,其疆域南北绵延约4000公里,极其辽阔。作为美洲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印加人留下了大量闻名世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马丘比丘遗址、莫瑞梯田、印加路网、吉氆记事……不仅展现了印加人在城市建设、农业生产、天文历法等方面的非凡智慧,也为丰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h1> (特展文创广告) <h1>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的“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将带领我们透过精美的秘鲁古代文物,去追寻安第斯文明的历史印记,走近璀璨而神秘的印加文明。</h1> (世界主要古代文明分布图) <h1>  【黄金面具】<br>  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藏。<font color="#ed2308"><b><u>黄金面具是西坎文化中最有标志性的器物,</u></b></font>地位最高的西坎贵族死后会带着高纯度的金面具下葬。该面具可能代表了西坎神的脸,由上翻的眼睛、形状逼真且凸起的鼻子和风格独特的耳朵等构成,其正面大部分区域涂满了红色朱砂,象征着血液或鲜活的力量。</h1> <h1>  【安第斯文明】<br>  安第斯文明是对前哥伦布时期安第斯地区居民所创造的系列文化的总称。秘鲁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核心区域,大约14000年前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6000-前1500年,农业生产逐渐普及,规模化的村落开始形成,<font color="#ed2308"><b><u>并出现了早期文明,如著名的卡拉尔文化。</u></b></font>约公元前1500年开始,随着陶器的出现、冶金技术的进步、文化艺术的繁荣,秘鲁开启了其辉煌的历史进程,库比斯尼克、查文、纳斯卡、莫切、迪亚瓦纳科、瓦里和西坎等文化相继出现并发展壮大,为印加文明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1> (卡拉尔城遗址图,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h1>  <font color="#ed2308"><b>【</b></font><b><font color="#ed2308">1.</font></b><b style=""><font color="#ed2308">库比斯尼克与查文文化】</font></b></h1><h1> 约公元前1300—前500年。<font color="#ed2308"><b><u>库比斯尼克和查文文化是秘鲁北部的早期文化。</u></b></font>约公元前1500年,库比斯尼克文化继承卡拉尔文化的精髓并逐步繁荣,在陶器、建筑、骨雕和石雕方面表现卓越,建造了复杂的大型纪念性建筑,流行成组彩绘廊柱和泥砖浮雕装饰。<font color="#ed2308"><b><u>公元前1300年左右,查文文化兴起,并最终完成了安第斯地区的第一次大统一,</u></b></font>以雄伟的石构建筑和高超的石雕艺术享誉世界。两个文化交融互鉴,共同铸就了安第斯文明的根基。</h1> <h1> 【人脸圆柱形陶碗】<br>  公元前1000-前500年,库比斯尼克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陶碗装饰着一张拟人化的脸,上面有交错的猫爪,可能描绘了一个正在转变为神话中猫科动物的人类。</h1> <h1> 【带榫石雕头像①、②】<br>  公元前900-前500年,查文文化,秘鲁查文国家博物馆藏。头像曾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通过背面伸出的细长突出物插入墙壁,展示了普通人脸变成令人生畏的猫科动物脸庞的过程。脸上有皱纹的①号头像表现了早期的转变,而②号头像刻画了凸出的眼睛和流涕的鼻子,展现了在转变接近尾声时的猫科动物形象。</h1> <h1> 【雕刻石板】<br>  公元前900-前500年,查文文化,秘鲁查文国家博物馆藏。石板发现于查文.德万塔尔神庙猎鹰柱廊旁边的矩形广场上,被认为是广场围墙的装饰。</h1> <h1>  <font color="#ed2308"><b><u>马镫口陶瓶</u></b></font>最初出现在库比斯尼克和查文文化时期,因瓶口形似马镫而得名。其瓶口、颈和提梁合为一体,两根分叉的圆管向下形成环形提梁,倒水或其他液体时,两股水流汇成一股喷涌而出,蕴含着秘鲁先民阴阳合一的哲学观念。<font color="#ed2308"><b><u>这种陶瓶常被塑造成重要的人、植物、动物等形象,</u></b></font>比如人脸、仙人掌、章鱼、螃蟹、美洲豹和松鼠等。</h1> <h1> 【人像马镫口陶瓶】<br>  公元前1000-前500年,库比斯尼克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陶瓶的嘴部和柄部形似马镫,瓶身为人形。除人面外其他部位均抛光,面部施朱砂进行彩绘,眼睛凹陷表明此人可能已经失明。</h1> <h1> 【猫面马镫口陶瓶】<br>  公元前1000-前500年,库比斯尼克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陶瓶描绘了一只猫科动物的侧影,尖锐的牙齿参差交错,身上的标记表明这可能是只美洲豹。</h1> <h1> 【雕花凤螺小号】<br>  公元前900-前500年,查文文化,秘鲁查文国家博物馆。小号由东太平洋里的巨型海螺制成,用于宗教和祭祀礼仪之中。壳身上雕刻着查文和库比斯尼克宗教艺术中的神话生物。</h1> <h1>  <font color="#ed2308"><b>【</b></font><b><font color="#ed2308">2.</font></b><b style=""><font color="#ed2308">纳斯卡文化】</font></b></h1><h1> 约公元前100-公元700年。随着查文文化日渐衰落,安第斯地区的区域文化异军突起,形成多元化格局。其中,秘鲁海岸南部的纳斯卡文化在对帕拉卡斯文化的继承中不断创新,他们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陶器,在棉布上织出复杂精美的图案,还在荒漠土地中创造了神秘的巨型地画。此外,纳斯卡人还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灌溉系统,展示出人类在面临长期环境挑战时所激发出的创造力与适应力。 </h1> <h1> 【彩绘陶杯】<br>  公元200-4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藏。瓶身呈圆形,两个嘴部由瓶身顶部的梁架连接,有人认为这种形式象征着纳斯卡的双重社会组织。</h1> <h1> 【彩绘陶碗】<br>  公元200-4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藏。这是一件典型的纳斯卡彩陶,瓶身饰有横向的神话,人面形象,兼具人类与猫科动物的特征。此类陶器的颜色至多可达10余种。</h1> (彩绘美洲驼碗,公元200-4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藏。) <h1> <font color="#ed2308"><b>彩绘图案。</b></font>纳斯卡文化中的彩绘图案题材丰富,被誉为“宗教万神殿里的图像词典”。早期图案内容偏写实,主要为农耕、渔猎、纺织、战争、祭祀等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题材;晚期图案内容则以更加复杂、抽象的变形题材为主,将神圣与世俗、自然与超自然、人类与动物杂糅在一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h1> <h1> 【建筑模型】<br>  陶,公元300—500年,纳斯卡文化早期,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该器物为罕见的三维陶土建筑模型,内部画面表现了为一个重要人物准备随葬品的场景,站立的男子正在完成包裹头部的动作,其他人则排队完成其他所需的祭品或材料。</h1> <h1> 【阶梯式祭祀建筑模型】<br>  陶,公元200—4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模型呈现的建筑为土丘、寺庙或宫殿。在前墙上,可以看到对称放置的鱼和戴着锥形帽子与耳饰“行走”的人。</h1> <h1>  【持飞镖人物陶瓶】</h1><h3></h3><h1> 公元550-650年,纳斯卡文化晚期,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藏。瓶身装饰着两个站立的人,据推测可能为战士。两人手中都持有叫做阿特拉托的投镖器和飞镖。</h1> <h1> 【彩绘陶鼓】<br>  公元550-600年,纳斯卡文化晚期,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陶鼓形状奇特,鼓面朝下,有三个灯泡形状的共鸣箱,外壁彩绘复杂图案。鼓是祭祀等礼仪活动中的重要乐器,通常与排箫、喇叭、口哨和长笛等乐器一起演奏。</h1> <h1> <font color="#ed2308"><b><u>纳斯卡的纺织品。</u></b></font>纳斯卡被认为是古代安第斯地区最大的纺织中心之一。纺织品种类繁多,技术精湛,延续了帕拉卡斯文化对多元色调的运用,单件器物上的色彩便可达十几种,其图案均采用天然的各色羽毛绣出,十分独特,是纳斯卡人多姿多彩生活的见证。</h1> <h1> 【羽制外衣】<br>  公元300—5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外衣由鲜艳的羽毛制成,这些羽毛来自于南美洲的大型鹦鹉,<font color="#ed2308"><b><u>尤其是广泛分布于安第斯山脉以东亚马孙河流域的金刚鹦鹉。</u></b></font>羽毛被修剪后缝制在布匹上,制作出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羽毛布”。</h1> <h1>  【项链】<br></h1><h1> 公元200—4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项链由成束的头发制成,系有五个加工后的海菊蛤贝壳。贝壳外部的许多棘刺已去除,暴露的表面也已磨平,突出醒目的红色。</h1> <h1> 【编织袋】<br> 公元300—5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编织袋由流苏包裹,用于携带古柯叶。<font color="#ed2308"><b><u>在古代秘鲁,古柯叶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植物,</u></b></font>只允许上流社会阶层在特殊的仪式场合使用。</h1> <h1> 【几何饰样编织袋】<br> 公元200—400年,纳斯卡文化,秘鲁安东尼尼教育博物馆。编织带有多种用途,人们可以用它包裹头部以保持头发整齐,也可将它作为背负货物的背带或者环绕腰部的腰带。</h1> <h1>  <b><font color="#ed2308">【3.莫切文化】</font></b><br></h1><h1> 约公元250—800年。公元6世纪,秘鲁海岸北部的莫切文化逐渐兴盛强大,成为沿海区域最强势的文化,被誉为安第斯地区“ 古典文化盛开的花朵”。莫切文化因发源于莫切河谷而得名,他们高度重视农业,开垦耕地,兴修水利,不仅建造了大规模的水渠灌溉系统,还修建了著名的太阳神庙、月亮神庙等大型土坯建筑。莫切人将对神灵的崇拜融入艺术创作,在制陶、冶金和纺织等方面成绩斐然,<font color="#ed2308" style=""><b style=""><u>其制作的肖像容器和细绘纹陶器在整个安第斯文明中独树一帜。</u></b></font></h1> <h1> 【猎鹿细纹陶瓶】<br> 公元5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瓶身描绘了捕鹿场景,持有木棍或梭镖投射器及飞镖的莫切精英在狩猎,而狗和衣着朴素、手无寸铁的人正在把鹿从它们的栖息地赶走,驱逐到他们身边。猎鹿是一项极富挑战性活动,也是年轻武士证明自己体力和技能的方式。</h1> <h1> 【神在月亮船上划桨细纹陶瓶】<br> 公元500-55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陶瓶上的图案是莫切文化里线描绘画的杰作。在画面中,海神划着新月形芦苇船,船内携带渔网和两个盆,船边环绕着鱼和海鸟。这幅彩绘图案说明了海洋资源对莫切人生活的重要性。</h1> <h1> 【船形陶瓶】<br> 公元350-500年,莫切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陶瓶器身为一艘大型芦苇船,形状像一条金枪鱼,上面坐着一个神灵,他有着凸出的尖牙和眼睛,手持裂开的竹桨,背后捆绑着两个赤裸男性,展示了莫切文化中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关系。</h1> <h1> 【猫形斗篷】 <br> 公元5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材质为金、纺织品等,斗篷上印有猫头图案和其他装饰品,很可能是祭司或者萨满在重要仪式上穿的。</h1> <h1> 【大型人像罐】 <br> 公元5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陶罐顶部有一个栩栩如生的成年男子肖像,<b><u><font color="#ed2308">这种以高度还原成年男子肖像为主题的陶罐,是莫切艺术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font></u></b></h1> <h1> 【神怪作战细纹侈口瓶】 <br> 公元5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特鲁希略国立大学博物馆。瓶口的内表面被用作圆形画布,描绘了神话中的战斗场景,一方是鱼和螃蟹怪物,另一方是螃蟹怪物和拿着蛇形皮带、手持刀的人,体现了莫切艺术的叙事性特征。</h1> <h1> <font color="#ed2308"><b><u>莫切陶器</u></b></font>种类丰富,有瓶、罐、碗、杯、盆、鼓、釜、烤玉米罐等,器身常被制成人像、动物、家具、房屋、船只、果实等形状,兼具实用与塑像功能。陶器表面用写实手法描绘出各种艺术图像,如渔民、武士、僧侣的日常生活等,以善用双模和精湛的乳白色上色技术为特征。</h1> (面部雕纹的男子陶瓶,公元5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 <h1> 【勇士与俘虏形陶瓶】<br> 公元500-55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陶瓶出土于莫切遗址,表现了一名位高权重的将领,他手中持有盾牌和钉头锤。</h1> <h1> 【星形狼牙棒头、铸铜刀】<br> 星形狼牙棒头,石,公元前1000-前500年,莫切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棒头原来应带有木质手柄,插到中轴里使用。鉴于它的大小和重量,打击力可能是致命的。在莫切艺术中,经常用各种形状的狼牙棒头来描绘战斗。<br> 铸铜刀,铜,公元4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仪式用刀,手柄上端的神秘生物拥有猫科动物的头部和长长的锯齿状尾巴,下方为一弯月。<font color="#ed2308"><b><u>由于其独特的尾巴以及与月亮的关系,这种生物通常被称为“龙”或“月亮龙”。</u></b></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b><u>月亮神庙</u></b></font>是莫切人的宗教祭祀中心,也是莫切上层阶级的墓地,这里的彩绘壁画展现了莫切人进行大型祭祀的场景。神庙体现了莫切建筑的典型特征:多层结构、倾斜的屋顶和坡道入口。</h1> <h1> 【蝙蝠装饰耳饰】<br> 金、绿松石,公元4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耳坠出土于莫切遗址的一座墓穴中,佩戴方法是将背面的圆柱形轴插入扩大的耳洞中。带有金边的圆形正面展示了蓝色绿松石的镶嵌工艺,表现的可能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吸血蝙蝠。</h1> <h1> 【战士形陶瓶】<br> 陶、矿物,公元4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出土于莫切遗址,<font color="#ed2308"><b><u>是莫切文化立体陶瓷艺术的典型代表。</u></b></font>跪着的武士戴着精致的头部装备和巨大耳饰,手持方形盾牌和木棍,盾牌和头饰上均有黑白相间风车形徽章,身体上黑色和白色装饰实际上是经过精心雕刻并附着在表面的石头或沥青。</h1> <h1> 【俘虏战士陶瓶】<br> 公元4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莫切的陶艺工人生产制作了大量类似的陶器,描绘了战争中被俘获的战士。战士脖子上缠绕有绳子,从战场上被带出来献给胜利者的守护神。</h1> <h1> 【陶瓶】<br> 公元4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拉斯瓦卡斯博物馆。陶器描绘了一对生前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即使一方死亡了依然亲密无间。活着的妇人正搀扶着去世的丈夫,丈夫手中持有排箫。</h1> (肖像马镫口陶瓶,公元500-600年,莫切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 (背驮男子的大羊驼形陶瓶,公元300-400年,莫切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 <h1> <font color="#ed2308"><b>【4.迪亚瓦纳科文化】</b></font><br> 约公元前500-公元1100年。6世纪晚期,由于气候异常,安第斯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口迁徙,引起了社会格局的深刻变化。8世纪,身处的的喀喀湖盆地及周围高原的迪亚瓦纳科人,通过宗教传播和军事征服,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并逐渐发展成安第斯山脉中南部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迪亚瓦纳科文化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经济基础,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在陶器制作工艺上也有了长足进步,其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头建筑和雕塑,如著名的“太阳门”,先进的石工技艺深深影响了后来印加的石造建筑。</h1> <h1> 【凯罗杯】<br> 公元400-900年,迪亚瓦纳科文化,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陶杯的装饰展现了一张方形面孔,周围是抽象化的图案。这种装饰被认为是迪亚瓦纳科首府的标志性太阳神。</h1> <h1> 【黑色陶香炉】<br> 公元400-900年,迪亚瓦纳科文化,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香炉是迪亚瓦纳科文化最精致的陶器类型之一,大多以神圣动物如美洲豹、鹰、隼及羊驼为题材,主要在仪式场所中用于燃烧祭品和带香气的植物等。人们相信这些动物是死者的守护者,因此有时也把香炉放置在墓室的石盖上。</h1> (猫科动物形香炉,公元400-900年,迪亚瓦纳科文化,秘鲁兰巴里·奥里维拉博物馆) <h1> 【黑陶肖像容器】<br> 公元400-900年,迪亚瓦纳科文化,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该容器描绘了一个脸颊鼓起正在咀嚼古柯叶的男性。这类器皿通常只描绘男性,且大多情况下代表特定个体,常发现于墓葬、庆典仪式、高级住宅区等遗址,应该与饮酒行为有关。</h1> <h1> 【号角】<br> 公元400-900年,迪亚瓦纳科文化,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礼制器具,具体用途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是用来吹祭祀圣火的鼓风器具。它们通常被装饰成神圣动物的形态,比如猫科类、骆驼和拟人化的动物等。</h1> (头饰,公元400-900年,迪亚瓦纳科文化,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 <h1> <font color="#ed2308"><u><b>太阳门。</b></u></font>位于迪亚瓦纳科古城遗址,其中央被凿通成门洞,门楣有精美浮雕,中间的神像头戴羽冠,两手持物。专家推测其与历法相关,人们可根据太阳照射在门上的不同位置确定不同月份,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据记载,每年9月21日,清晨第一缕阳光会准确无误地穿过石门中央。</h1> <h1> <font color="#ed2308"><b>【5.瓦里帝国】</b></font><br> 7世纪晚期,<font color="#ed2308"><b><u>瓦里帝国</u></b></font>通过两次大规模扩张控制了秘鲁沿海和高地的大部分地区,<font color="#ed2308"><b><u>成为8—10世纪在秘鲁占主导地位的帝国。</u></b></font>瓦里人创造了璀璨的文化,<font color="#ed2308"><b><u>突出表现在城市设计方面,不仅取代了之前以祭祀为中心的城市布局,而且更加强调城市的管理运行职能,这也是新兴帝国强大军事力量的象征。</u></b></font>此外,水利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大城市都有规模宏大的运河网络。瓦里工匠还制作了大量彩陶和精美的纺织品,见证了帝国文化的绚烂多姿。</h1> <h1> 【俘虏人头陶瓷碎片】<br> 公元650—850年,瓦里帝国,秘鲁阿亚库乔博物馆。碎片原为多色陶瓷礼器,出土于秘鲁中南部高地。侧面有一排人像面孔,每张面孔都有特殊的面部彩绘、发型、头饰和耳饰,体现了他们较高的地位。</h1> <h1> 【四角帽】<br> 公元650-850年,瓦里帝国,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帽子用上好的驼毛纱线织成了五颜六色的图案,每面各不相同。这种多彩的四角帽是瓦里帝国的特色,以重叠打结的套圈技术制成,表面质地看起来像天鹅绒。</h1> <h1> 【大型彩陶瓮】<br> 公元750-900年,瓦里帝国,秘鲁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国家博物馆。祭祀用具,内外都装饰着与农耕相关的男女神像,外侧画面正中的男神通常被称为“杖神”,因为他两手分别执有一根权杖。</h1> (大型人形罐,公元650—850年,瓦里帝国,秘鲁阿亚库乔博物馆) (大型陶碗,公元650-850年,瓦里帝国,秘鲁阿亚库乔博物馆) (大羊驼形彩陶器,公元750-900年,瓦里帝国,秘鲁阿亚库乔博物馆) <h1> <font color="#ed2308"><b>【6.西坎文化】</b></font><br> 约公元750-1375年,<b><u><font color="#ed2308">西坎文化,又名兰巴耶克文化</font></u></b><font color="#ed2308"><b><u>,因其中心位于秘鲁北部的兰巴耶克河谷而得名。</u></b></font>西坎文化融合了莫切与瓦里文化的特征,依靠海岸丰富的土地和物产资源,于10世纪崭露头角,控制了秘鲁沿海的广大地区<font color="#ed2308"><b><u>,成为可与瓦里帝国和迪亚瓦纳科文化相抗衡的劲敌。</u></b></font>西坎人创造了灌溉农耕的生产方式,并拥有非常精湛的金属冶炼技术,可进行大规模生产,优质的金属制品也助推了远途贸易的发展,为安第斯文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进步。</h1> <h1> <font color="#ed2308"><b><u> 罗洛神庙。</u></b></font>是在西坎首都发现的六座大型神殿冢之一,其周围建有宗族墓地和贵金属作坊,出土了大量头饰、耳饰和面具等金属制品,体现了其精湛的冶金技术。西坎社会内部阶级差异明显,只有贵族可使用黄金制品,平民则使用由砷铜制作的实用工具。</h1> <h1> 【头箍】<br> 金,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font color="#ed2308"><u><b>该展品为罗洛神庙奢华的东墓中出土的四条金头箍之一。</b></u></font>所有头箍均有一排悬挂着的鸟形饰片,它们看起来相似,但直径不同,且呈现出不同的使用痕迹可能属于不同的使用者。</h1> (耳饰,金,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 <h1> 【锤揲纹凯罗杯】<br> 公元750-1375年,西坎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仪式用具,由一整片黄金片锤打制成,杯身上刻画了多名西坎贵族,每人都戴着精致的头饰,面朝正前方站成一排。西坎金匠制作了许多图案不同的金制杯子,上面常有凸出的祭祀物品和人物。</h1> <h1> 【颈饰】<br> 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该颈饰是西坎精湛黄金艺术的又一例证,可能为贵族佩戴。颈饰由一整块金片制成,在一排抽象化的鸟类形象正下方是一名站立的西坎贵族,两手各握一根权杖。在他的两侧分别有一排人物侧面跪立形象,并且手中都持有物品。</h1> (响铃,金,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 <h1> <font color="#ed2308"><b><u>西坎神。</u></b></font>西坎人将莫切神话动物与瓦里主神结合,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形象,并将其用作各类工艺品和建筑浮雕的图案。<font color="#ed2308"><b><u>西坎主神是西坎宗教中地位最高、无所不能的神,被认为控制着西坎人的生命和财富。</u></b></font>它通常有独特的上翘眼睛,一手拿杜米刀,一手持战俘首级,背上的翅膀象征着力量,身边常见对称的神话动物或人类侍从。</h1> <h1> 【三神首陶瓶】<br> 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中期,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陶瓶为祭祀用品,模制而成。瓶身上有三个拟人化的头像,中间最大的头像是西坎神,两侧为其下属。</h1> <h1> 【建筑形陶瓶】<br> 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陶瓶为微型三维建筑模型,展现的应是一个巨大且多层的寺庙或宫殿。瓶身为红底奶黄色,是较为罕见的双色陶瓶。</h1> (绘有猫吃人神话的陶瓶,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 <h1> 【杜米刀】<br> 青铜,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祭祀仪式上的用具,刀身为半圆形。这种刀被称作杜米刀,流行于秘鲁沿海地区,用它切开羊驼胸部进行祭祀是当时的传统。</h1> <h1> 【装古柯的小袋】<br> 棉,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该袋子保存完好且带有装饰,用于盛放古柯叶。其上方带子是用白色和棕色的天然棉花纤维编织而成。</h1> <h1> 【彩绘棉制斗篷】<br> 棉,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特鲁希略国立大学博物馆。斗篷以细棉纱编织而成。彩绘图案描绘了两个队伍中的男人正在参与某种活动,他们都戴有头饰,穿着一双类似靴子的鞋,系着皮带和腰带,胸前可能有类似纹身的图案。</h1> <h1> 【祭祀用金杯】<br> 公元900-1100年,西坎文化,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用于祭祀仪式的酒杯,其凸出面是长着獠牙的西坎神形象。<font color="#ed2308"><b><u>此杯特别之处在于必须倒置,才能使西坎神头部正立展示,</u></b></font>这样制作的原因仍然是一个谜,也许是因为它所盛放的液体,如玉米酒或人类的血液在供奉给神灵的时候,必须倾倒出来或被饮用掉。</h1> <h1> <font color="#ed2308"><b> 【7.印加帝国的辉煌史诗】</b></font><br> “印加”,意为“太阳之子”,原指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后引申为对整个帝国的统称。公元12世纪,印加部落在秘鲁库斯科谷地附近定居,通过迅速的扩张,逐步征服了其他部落,打破了安第斯地区文化分立的局面,建立起古代美洲最强大的帝国,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政治、军事和司法体系。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在继承和融合安第斯各地区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印加帝国发展成为美洲最大的文明中心之一。它不仅拥有发达的农业,在建筑、制陶、冶金、以及纺织、医学和历法等方面<font color="#ed2308"><b><u>都达到了美洲文明的新高峰,成为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齐名的“美洲三大文明”之一。 </u></b></font></h1> <h1> 【图帕克·印加·尤潘基的肖像】<br><p> 绘画,19世纪,殖民时期,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虚构肖像,画中人物是传说中的印加第十位国王图帕克·印加·尤潘基,他追随着父亲 (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的脚步,征服了奇穆人,向东、向南极大地扩张了印加帝国的版图。</p></h1> <h1> 【大型人形罐】<br> 陶,公元1250-1300年,基尔克文化,秘鲁印加博物馆。尖底陶罐,有一个明显的凸缘,器身饰有菱形图案。整体样式和装饰与印加的厄普器皿相似。</h1> <h1> 【大型人形罐】<br> 公元1250-1350年,基尔克文化,印加“厄普”器皿原型。整体呈球状,颈身较长,有着对称的把手以及排列有序的集合装饰图案。</h1> <h1> 根据神话传说,印加人起源于曼科·卡帕克时代,其祖先来自的的喀喀湖,活动范围主要在库斯科谷地及其周围地区。约1200-1438年间,印加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初期的八个统治者实际上是联盟大西长,从第九位开始才有真正可考的历史。<font color="#ed2308"><b><u>印加人称自己的帝国为“塔万廷苏尤”(Tawantinsuyu),即四方之地。</u></b></font>1438年,印加王帕查库蒂建立了帝国,此后到1533年,帕查库蒂及其继任者通过武力征服、和平同化、政治联姻等方式迅速崛起,逐步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到全盛时期,印加已发展成北至今厄瓜多尔的帕斯托、南至今智利马乌莱河、西至太平洋、东至今玻利维亚中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的强大王国。</h1> <h1> 印加人尚武好战,帝国盛极之时拥有精兵约20万。印加军队使用“金字塔”式管理组织形式,各级军衔按等级排序,最高指挥权归统帅所有。其军备意识在当时的美洲十分先进,全境遍布军用仓库和驻军房舍,粮草、武器、衣服等军备物资一应俱全。</h1> <h1> 印加的武器多以青铜制成。其中,有近战使用的戟、钉头槌、棍棒、斧头和枪矛等,以及远程作战使用的弓、吊索和流星锤等。作战时,军队根据使用的武器列队:第一行为擅使弹弓者,第二行为使用长矛或金属棒的武士,最后一行是以锋利的铜战斧武装的贵族。防御方面则有厚重的棉质盔甲和盾牌。</h1> (上:杜米刀、斧头、星形狼牙棒头、星形带绳锤/矛头、矛头、武器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盔帽】<br> 植物纤维,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盔帽呈圆锥形,由耐用的竹子编成,用五颜六色的纱线缠绕、包裹,具有防御性。</h1> <h1> 为使征服之路更加顺畅,印加王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方式:利用派遣使者、迁移部落等措施,加速克丘亚语的传播,进行文化渗透;允许被征服的部落保留自己的信仰,但同时要求将太阳神纳入其宗教行为当中;通过修建工程、赠送礼物、赐予勋位和联姻等方式,使部落原统治者成为帝国贵族阶级的一部分,为帝国提供人力与物资。</h1> <h1> 【凯罗杯】<br> 木,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font color="#ed2308"><b><u>这种高大的开口容器一般成对制作,通常在饮用玉米酒互相敬酒时使用。</u></b></font>成对的凯罗杯不但要在大小、形状和外观上完全相同,还需用同一树干雕刻而成。目前保存完好的木质凯罗杯很少见。</h1> <h1> 【凯罗杯】<br> 木,公元1550-165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用成对的凯罗杯敬酒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同时也增强了信任,巩固了互惠互利的关系。</h1> <h1> 印加帝国被划分为四个苏尤(行政区):西北部的钦查苏尤、西南部的科利亚苏尤、南部的孔德苏尤和东北部的安蒂苏尤。印加王和高级官吏以库斯科为中心,总领全国事务,实行严格的等级划分和区域管控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印加人修建了前哥伦布时代南美洲覆盖最广、最先进的运输系统,总长约40,000公里,跨越了山地、雨林、沙漠等不同的地貌单元。道路为国家所有,穿行其中的主要是士兵、劳役和政府管理人员,沿路建有用于休憩的旅舍。主干道修建时多选择穿过主要的行政中心,以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和控制。<font color="#ed2308"><b><u>2014年,印加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u></b></font>因此,印加人在修建便利的交通网络基础上,还将标志着权威的建筑扩展到被征服的区域,以表明权力所抵达的边界,既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实现了社会的有序发展。</h1> (上:杠杆,青铜/下:石锤,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font color="#ed2308"><b>城市建设。</b></font>印加人利用山谷和地形的优势,在安第斯山脉多岩石的地带建造了城市、建筑和道路,城市规划以实用性和宗教性为原则,呈现出明确的层次和功能分区,核心区域是皇宫和神庙。建筑则以巨大的石块和无缝的拼接闻名于世。印加人将重达几百斤的石头完全通过人力切割并使其紧密连接,石块之间甚至连一张纸都不能插入。</h1> (厄普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兰巴里·奥里维拉博物馆) (几何形装饰厄普壶) (昆虫装饰厄普壶) (海鸟装饰厄普壶) <h1> 结绳记事。印加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采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信息,称为吉氆(pu),这些信息包含统计数据、货物运输、人员流动、宗教和军事情况。为保证吉氆能从各地快速传递到首都,依托发达的道路系统及沿途设置的驿站,印加建立了有效的传送方式——接力邮递,邮递员都是被精心挑选的“飞毛腿”。<br> 【吉氆-记事结绳】<br> 羊毛、棉,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出土于秘鲁东北部的莱梅班巴地区。吉氆由一根主绳组成,上面悬挂着一系列不同的副线。每根垂线都打了结,垂线的颜色同样也具有某种意义。</h1> <h1> <font color="#ed2308"><b>社会经济。</b></font>印加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支柱,国家控制土地、劳动力和生产,通过土地耕作和畜牧养殖相结合的模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纤维和其他必需品。印加人在农业上贡献巨大,人工栽培了约40余种农作物,包括玉米、马铃薯、藜麦、番茄等。帝国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制陶和金属加工等技术已有相当水准,有着熟练的手工工匠,生产的工艺品在帝国和周边地区广泛流通。农业和手工业等经济部门积累的财富,为帝国的安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h1> <h1> 【猫首形凯罗杯】<br> 木,公元1550-165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杯身有着大大的尖齿,表明在殖民时期印加的精英们仍然喜欢诸如猫科动物等象征着他们皇家地位和权力的形象。</h1> <h1> 【肖像凯罗杯】<br> 木,公元1550-165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肖像脸部有红、黄、绿三条带子,还刻有黑色长发,表明他来自安第斯山脉以东的高山丛林地区。</h1> <h1> <font color="#ed2308"><b><u>马丘比丘</u></b></font>位于库斯科西北,意为“古老的山”,也被称作“失落的城市”,有学者认为它是当时印加贵族的行宫,也是印加路网中重要的枢纽点。整座城市隐匿于海拔2000多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占地面积约40公顷,由150多座建筑物组成,分为居住区和农业区两部分。居住区西部地势较高,为“上城区”,神庙、宫殿和贵族宅第聚集于此;东部地势较低,为“下城区”,分布着普通住宅、仓库和其他设施。1983年,马丘比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祭祀用盆,石[安山岩],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雕刻蛇的容器,石,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大型玉米酒厄普壶】<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常见的厄普器型之一。外部装饰着一串菱形图案,上方的大开口便于用大勺子盛放酒水。</h1> <h1> <font color="#ed2308"><b><u>农业。</u></b></font>印加帝国地形狭长,沿海的砂土地带干旱少雨,高原地带多石少土,不宜耕作。为了生存,印加人在砂土地带修建灌溉系统,在悬崖峭壁上建造梯田,使用足耕犁、打土块机和锄头等简单高效的工具耕种土地,饲养骆马、羊驼、豚鼠等牲畜,把原来山峦嶙峋、灾害频发之地,改造成了梯田层叠、流水潺潺、羊驼漫游的绿色家园,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最大化。</h1> (上一:锄头,木、石,公元1900-1960年/中:耕作用石锄,木、石,公元1532-170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耕作用石锄、骨刃锄头】<br> 耕作用石锄,木、石,公元1532-170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传统的安第斯农具,叫做脚踏犁(在克丘亚语中它被称为Chakitaclla)。人们用它翻地,种植玉米、块茎类植物以及谷物等。秘鲁高地上的农民至今仍在使用。<br> 骨刃锄头,木、美洲驼骨,公元1900-1960年,秘鲁印加博物馆。锄头上面有两块形状相似的成年美洲驼的骨头,可能是骆驼的桡骨和尺骨,它们并排绑在一起作为锄头的刀刃。</h1> <h1> 玉米是印加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用于祭神的食物。在克丘亚语中,“秘鲁”意为“玉米之仓”。印加人每征服一个地区并建立起行政单位后,就会命令当地的人们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有些玉米甚至可存活于海拔3500m之上<b style=""><font color="#333333">。</font><u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玉米和浆果一起酿造的玉米酒也是庆典活动和重要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饮品。</u></b></h1> (上:容器与勺子,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 <h1> 【玉米形器、三脚架式玉米粒烘烤器】<br> 玉米形器,石,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石头雕刻而成的护身符,除了用于丰收仪式,还会与收获的玉米一起被放在容器或房间里,防止变质,保证玉米产量。<br> 三脚架式玉米粒烘烤器,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印加晚期的实用陶器,标准化程度很高,主要用于日常食物的准备。</h1> <h1> 【玉米杯礼器】<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普鲁丘科博物馆。一对彩绘陶瓷饮用杯中的一个,杯体表面绘有玉米杆和根。两侧各有一个剥了壳的立体玉米穗,整体设计足以表明玉米在印加帝国的重要性。</h1> <h1> 【礼器】<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这是一件制作精良、保存完好的陶瓷礼器,叫做Paccha,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安第斯传统脚犁的缩小版,顶部是陶瓶和一个玉米形状的装饰物。</h1> <h1> <font color="#ed2308"><b>手工业。</b></font>印加人不仅承继了安第斯地区在制陶、冶金等方面的生产传统,同时也受到了被征服地区,特别是北部沿海奇穆人的影响,在手工业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印加人制作的彩陶造型优雅,色彩绚丽,红褐色的运用和有氧烧制是其典型特征。他们通过开采金、银、铜、铅等金属冶炼各种合金,还制作了精美绝伦的黄金制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h1> (平底碗/高底托盘,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秘鲁兰巴里奥里维拉博物馆) <h1> 【彩绘盘】<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兰巴里·奧里维拉博物馆。仪式用器。盘内几何装饰是经过精细的滑石漆粉刷和彻底抛光而制成的。手柄的造型为抽象化的鸟头,另一侧的两个小凸起是鸟的尾巴。</h1> <h1> 【陶瓶】<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多色陶瓶,可能用来盛放酒水。两个对称的把手连接着瓶肩和外缘,瓶身为神话动物的脸,动物的鼻子和嘴巴从瓶身中凸出来,脸部两侧则是抽象化的纺织图案。</h1> <h1> 【多彩装饰盘】<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兰巴里·奥里维拉博物馆。餐盘,带鸟头把手。盘中央为对称的嵌套菱形,两侧分别为抽象化的花朵和长喙鸟,猜测可能是一只蜂鸟。</h1> <h1> 【美洲豹把手多彩陶瓶】<br> 公元1500-1550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多色陶瓶,瓶身侧面有两条对称的大蛇及两个对称猫形把手,根据身上的斑点推测其可能是美洲豹。</h1> <h1> 印加陶器的图案精美小巧,具有平衡和对称的特征。陶器上常饰有菱形、交叉、类似棋盘的方格、圆形等图案,还常绘有印加地区的自然景色、历史情况和花鸟走兽等画面,既表现了印加人的装饰技巧,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h1> <h1> 【多彩长颈瓶,猫科动物装饰厄普壶】<br> 多彩长颈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成对长颈瓶,主要在印加重要的仪式上使用。就像凯罗杯和其他类型的印加器皿一样,体现了印加基本的组织原则,即互补二元性。<br> 猫科动物装饰厄普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h1> <h1> 【大型厄普壶】<br> 陶,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印加瓷器,尖底,壶身为球体状,窄而高的壶颈上有扇形外缘,还有对称的把手。厄普壶被广泛应用于储存、运输和供应玉米啤酒,使用时将其放在事先挖好的小坑上,稍微倾斜即可倒出液体。</h1> <h1> <font color="#ed2308"><b>黄金雕像。</b></font>印加金器中,有部分为用纯金制作的人和动物模型,一般在祈求神祇福佑的仪式中使用。印加时期的墓穴中也出土了很多小型雕像,是目前仅存的印加金器代表。这些雕像通常成对出现,与陶瓷和木制器皿一起作为贡品放在墓穴中,象征着陪伴死者的青年男女。</h1> (烤杯,金、银、青铜,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石砧、石锤、抛光器具,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font color="#ed2308"><b><u>在印加文化中,金象征着太阳神的汗水,银象征着月亮神的泪水</u></b></font>。金、银专供王室,被用来制造装饰品、餐具和礼仪用品,其他合金主要用于制作实用工具。印加人通过熔炼矿石提取金属,掌握了铸造、锻打、模制、冲压、镶嵌、铆接等多种加工工艺。他们用浇铸法制造斧、镰、刀等物件,锻造和镶嵌工艺则被用来制作珠宝、雕像、烧杯等。</h1> <h1> 【美洲驼雕像】<br> 金,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仪式上的祭品,通常成对制作雌雄骆驼。</h1> <h1> 【雕像】<br> 金,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考古学家在安第斯山脉发现了这种仪式中用的祭品,<font color="#ed2308"><b><u>男性雕像放大的耳垂表明此人佩戴耳饰,这是印加贵族的标志。</u></b></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b><u> 文化艺术。</u></b></font>除了建筑、道路和梯田等有形的文化遗产之外,印加人在纺织、音乐、宗教、医学和历法等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服饰艺术在印加文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编织技法和图案符号在安第斯地区传承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他们创造了复杂多样的乐器,丰富了音乐的表达形式;在医疗领域也有所发展,其中穿颅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原始神话和多神崇拜的交织影响下,他们建构了完整的信仰体系,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h1> (羊驼形石器,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印加人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料资源,创造出众多石制艺术品,除了建筑方面的石雕外,以带柄的石臼最具代表性。石臼提手多为猫科动物或蛇的造型,外表饰以图案花纹。较小的容器则采用优雅的驼科动物造型,是印加便携式石制品的典范,动物背部有一圆孔,用来放置供奉之物,在仪式上祈求羊驼健康,繁衍顺利。</h1> <h1> 【雕刻坐像】<br> 石,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在印加艺术中,除了由热带贝壳和贵金属制成的微型裸体男女外,很少有人物石像,因此,<font color="#ed2308"><b><u>这件佩戴头饰的石制坐像相当罕见。</u></b></font></h1> <h1> 服饰是印加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精致华美的布料通常比金银还珍贵,而且人们越富有,身上的装饰就越多,包括织进布料里的流苏、锦级、金属珠和贝壳等。服装和配饰的图案和内涵都十分丰富,其中,特定的样式还被用于区分不同部族或职业群体。这些织物和饰品在没有任何书面记录的情况下,为我们了解当时印加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h1> (纺织品,驼毛、金属丝,公元1600- 1650年,殖民时期,秘鲁兰巴里.奥里维拉博物馆) (男性束腰外衣,驼毛,公元1600- 170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印加的服装在设计、版式和编织工艺方面都极具特色。常见的男性服装为无袖的束腰外衣,通常由一块宽布对折并沿边缘缝合在一起,底部敞开,与披肩斗篷和古柯袋搭配使用。妇女则身着长至脚壑的束腰外衣,头戴折叠布或头巾,腰部系有又长又宽的编织带,肩膀处披有斗篷,并用金属别针系紧。</h1> (别针,银,公元1600-1700年,殖民时期,秘鲁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 (上:别针;下:纺锤) <h1> 【鸟羽扇子】<br> 羽毛、木、棉,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由红、黄、蓝等不同颜色的羽毛制成,这些羽毛来自金刚鹦鹉和其他鸟类。</h1> (耳饰,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 <h1> 【编织袋】<br> 驼毛,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由羊驼毛编织而成,守旧的印加男性将它作为腰布缠在臀部两侧,与斗篷或雨衣搭配穿着,袋上的八角星图案在秘鲁南海岸等都有发现。</h1> <h1> 【彩色织锦袋】<br> 驼毛,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由驼毛纤维制成,出土于秘鲁南部,用于盛放古柯叶。</h1> <h1> 印加人崇拜祖先和自然力量,认为太阳、月亮、星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都有对应的神祇,每个神祇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作用。在不断征服外邦的过程中,印加人还接纳了各地信奉的诸神,并将其宣布为印加的王室诸神,迎进库斯科的“万神殿”。印加的宗教祭祀仪式种类繁多,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活动最为隆重,供奉的祭品有家禽家畜、蔬菜瓜果,有时还包括动物脂肪、上等贵族享用的古柯叶和精致衣物。</h1> (装水礼器,木,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 (彩绘礼器) <h1> 印加人喜爱歌舞,他们热衷于以欢快的音乐和动感的舞蹈庆祝节日、丰收和宗教庆典。从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来看,印加人有一系列的打击和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以响铃和鼓为主,响铃一般系在膝盖之下,在跳舞时用于打拍子,而劳动时则常以击鼓来激励人们的生产情绪,活跃气氛。吹奏乐器有排箫、笛子和螺号等,通常用贝壳、葫芦和木头制成。</h1> (笛子,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印加博物馆) <h1> 【鼓】<br> 皮革、棉、陶,公元1400- 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普鲁丘科博物馆。保存完好的皮套陶瓷定音鼓,纤维绳穿过底部的环形把手将鼓面的皮革紧紧地固定住,环形把手则将鼓与地面隔开使其取得更好的共振效果。</h1> <h1> 【小号】<br> 凤螺、贝壳、羊毛,公元1400-—1700年,殖民时期,秘鲁印加博物馆。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凤螺这种大型热带海洋动物就被用来制造小号,因为它能发出一种独特深沉且具有穿透力强的声音。作为重要的仪式用具,人 们坚信它们的声音可以唤醒神和祖先的灵魂。</h1> <h1> 【天平】<br> 棉、木,公元1400-1532年,印加帝国,秘鲁普鲁丘科博物馆。天平上方长方形雕花木梁的两边分别连着两个棉纤维网,有两根绳子从中间悬挂下来。棉纤维网的精致程度和大小表明所称的物品体积和重量都不大。</h1> <h1> <font color="#ed2308"> <b style="">为了寻找神话中的“黄金国”</b><b style="">,</b><b style="">西班牙人于16世纪初踏上了这片今天称之为“秘鲁”的土地。正值鼎盛的印加帝国在极短时间内,为几百名西班牙人所征服,</b></font>这为整个安第斯地区带来了至为深远的巨大影响。印加帝国虽然消失了,但秘鲁古代文明的灿烂画卷仍然闪耀于世界历史长河之中,秘鲁人关于历史的记忆依然传承至今。与此同时,悠久灿烂的秘鲁古代文明也在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在新的融合与发展机遇下,恒久地展现着文化精神的韧性和魅力。</h1> <h1> 看完特展出来,博物馆外是难得的蓝天白云。确定这是在成都吗?哈哈哈。</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