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舞台(一)

大漠孤烟

<p class="ql-block">  我平时虽然话不多,但是在舞台上却有表演欲。我也从来没有过怯场,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脸皮厚。关键是肚子里有货,能够出口成章。</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读高一时,元旦班上也组织了文艺演出。我和同桌登台合唱《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唱到中间忘词了,同桌不好意思跑下去了。我又把他拉上来,把歌唱完了,中间还做了几个武打动作。</p><p class="ql-block"> 读延安大学时虽然鲜有登台机会,但是信天游对我的影响却很深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反而成了厂里的文艺骨干和台柱子。虽然已经过了三十年,但是一些细节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第一次登台是1995年元旦厂里组织的文艺晚会,当时我和车间的另一位男工搭档,表演的节目叫《赶驴》,应该是小两口回娘家的短剧。我演小女婿,那位男工骑毛驴演小媳妇。毛驴就和跑旱船是一样的道具,我穿的类似于扭秧歌的服装。排练了两三回,我的校友段作鹏嘱咐我,关键在我表演,演的越丑越好,越滑稽越好。我记得当时选的曲子是唢呐《百鸟朝凤》,随着音乐毛驴时而欢快,时而耍脾气。我在毛驴周围做着各种搞笑的动作,挑逗毛驴,拉毛驴,拽尾巴等功作,很夸张地坐在地上装哭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总之那次演出很成功,虽然我还在车间做操作工,但是我却很有成就感。很长一段时间,同事们见了我都夸我演得好,笑着说再给咱来个《赶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应该是1995年五一吧!年代已经久远了,只能回忆个大概时间,除非回家去看我那些获奖的影集。那时侯三角债问题比较严重,有时侯收回来抵帐的影集,牙膏,还有浏阳花炮。那一次文艺晚会上,我唱的是《平凡的世界》主题歌《就恋这一把黄土》,开头我有一段精彩的独白。那段独白是这样写的:出了西安城,车子沿国道一直向北,驶过了金锁关,进入了地理意义的陕北高原,在延河流域和无定河畔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在清涧的石板砌成的窑洞里,米脂的婆姨依偎在绥德的汉子怀里,他们看着瓦窑堡的炭燃出的火苗,他们的爱情便如这火苗一般地热烈……我记得走下舞台,当地的村里的一个小伙,解开上衣夸张地说签个名吧!</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有一次晚上在游艺室看电视,还有附近杨家店村村民。当时有孙存碟在表演,有位村民就指着孙存碟对我说,这就是我的角色。孙存碟是秦腔著名丑角演员,村民们这样认可我,我很高兴。我多么希望就这么一直给他们表演下去,只有站在舞台上我才有一份成就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请继续阅读《寻找舞台》(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