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寿德里第二代老邻友黄山太平湖之旅-2

崔正翔

▲ 泾县“桃花潭”西岸旅游景点分布图<div> 注:照片中的“白鹭岛”即“江心洲”。</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徽式牌坊<br> 《恩荣坊》A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徽式牌坊<br> 《恩荣坊》B ▲ 走进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br> 徽式牌坊《恩荣坊》<br>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萬象閣》近景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萬象閣》远景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懷仙閣》 ▲ 泾县“桃花潭”西岸的景点<br> 《懷仙閣》近景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懷仙閣》<br> 的山崖下就是闻名天下的“桃花潭”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懷仙閣》<br> (由西向东拍摄)<br>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谪仙閣》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詩書勝境》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div> 《桃潭西岸门楼》这座门楼是</div><div> 进入“万村老街”的入口大门 。</div><div> 《桃潭西岸门楼》为二层式门楼。</div><div> 底层为过道,上有小楼,门额上</div><div> 书写“桃潭西岸”四字。此门楼</div><div> 建于1944年,现保存完好</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div> 《桃潭西岸门楼》上面石额刻</div><div> 有“桃潭西岸”四个大字<br></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div> 《桃潭西岸门楼》<br> 左图:由外向内拍摄;右图:由内向外拍摄<br></div> ▲ 《桃潭西岸门楼》内西岸各景点的指示牌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義門》简介 ▲ 宣城市文物保护单位<div> 义 门</div><div> 宣城市人民政府2016年11月公布</div><div> 宣 城 市 人 民 政 府 立</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義門》<br> 《義門》是“忠孝节义”的象征,<br> 建于唐贞观五年。因万村村民<br> 万晏家五世同堂,和睦相处,<br> 家风古朴,故唐太宗李世民<br> 下诏修“義門”以为表彰。<br> “義門”是“万村”的大门,<br> 历代万姓族人凡有大事必<br> 经此门出入,以示荣耀 ▲ 《義門》是一左右绝对对称的两层高<br> 的门楼,正面由三方到顶的山墙构<br> 成八字形,正面墙稍高,设有门洞,<br> 门洞上有“義門”二字的嵌方。地<br> 坪以上正面二米为石墙,八字两侧<br> 面一米为石墙,显得主次有别。石<br> 墙以利防洪和御敌,又显得敦实,<br> 给人笃行义方的寓意。石墙以上为<br> 磨砖贴面,做工精细,立面高耸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義門》<br> 及《義門》外“彩虹桥”的石板<div> 桥面</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義門》外的<div> “彩虹桥”石板桥面<br></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義門》<br> 及《義門》外的石板彩虹桥(侧面) ▲ 西岸景点《義門》外的石板彩虹桥全景<br> ▲ 西岸景点《義門》外的石板彩虹桥,<div> 当地人在河边洗衣服</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汪伦墓》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汪倫祠》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青蓮祠》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扶风会馆》<br><div> 《扶风会馆》坐北朝南,位于泾县</div><div> 桃花潭西岸“东园古渡”上游的</div><div> “万村”北尽头</div> ▲ 《扶风会馆》大门上的匾额——<div> “扶風會館”四个大字<br></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四君子馆》 ▲ “四君子”是三位画派和一位文学艺术家<div> 的总称。宋雨桂为中国画、版画大家;</div><div> 韩美林为绘画陶瓷艺术家,曾任安徽</div><div> 画院副院,是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div><div> 之一,奥运会吉祥物修改创作组组长;</div><div> 何家英是中国年轻的著名国画家;</div><div> 冯骥才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div><div> 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图中照片</div><div> 为“四君子”合影照</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四君子馆》<div> 内院景色</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萬村書院》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萬村書院》<div> 近景</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各景点的指路牌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彩虹岗》<div>注:彩虹岗位于桃花潭西岸,垒玉墩的</div><div> 南面,并与垒玉墩隔着一道小溪。</div><div> 每逢雨后初霁,岗上即横跨一道</div><div> 彩虹,故得名“彩虹岗”。岗临</div><div> 水处皆是悬崖,崖纹似虎皮龙颜,</div><div> 实为罕见。溪上有彩虹桥将其与</div><div> “垒玉墩”相连。</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垒玉墩》<div>注:桃花潭西岸石壁的北端,突起一座</div><div> 石墩,上面布满树藤和苔藓,远望</div><div> 如用翡翠垒成的螺髻 ,因而其著有</div><div> “垒玉墩”的美名。相传李白曾在上</div><div> 面饮酒吟诗,后人建一座“怀仙阁”,</div><div> 以缅怀当年的嫡仙人。垒玉墩下有</div><div> 书板石,在墩北侧不远处有钓隐石</div><div> 等园林景观。</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的《義門》<br> 是“万村”的村口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万村》<div> 《万村》建于西晋末年,曾是</div><div> 徽商云集之处。老街旁店铺</div><div> 林立,商业繁荣,明清两朝</div><div> 鼎盛东南,富甲一方</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万村”内的<div> 《萬家樓》</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万村老街》<br> 《万村老街》的巷子里多有人家居住,<div> 巷子里生气无几,曾经的粉墙黛瓦</div><div> 徽派民居。昔日繁华的《万村老街》</div><div> 现在是院门倒塌,院内 残垣断壁,</div><div> 商店关门,整条街破败不堪</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万村老街》<br> 古街巷中的住宿“旅社”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万村老街》<br> 老街街面上还因旅游开了几家<div> 奇石古玩店</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景点《万村老街》<br> 古街巷中的“雜貨店” ▲ 泾县“桃花潭”西岸“万村老街”景点<div> 《万家酒店》标牌</div> ▲ 泾县“桃花潭”西岸“万村老街”景点<br> 《万家酒店遗址》简介 ▲ 泾县“桃花潭”西岸“万村老街”景点<br> 《万家酒店遗址》简介和“游览须知” ▲ 游客在认真阅读《万家酒店遗址》简介<br><div> “万家酒店”不知何年才能开业的<br></div> ▲ 《萬家酒店遺址民俗館》门前 ▲ 泾县“桃花潭”西岸“万村老街”上,<br> 如今冒牌的《萬家酒店》有好几家 ▲ 走进泾县“桃花潭”西岸的徽式牌坊<div> 《恩荣坊》就到了“桃花潭”风景区</div> ▲ 进入西岸的徽式牌坊《恩荣坊》<div> 道路南面是徽式石屋,北面是</div><div> 绿草地 </div> ▲ “桃花潭”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 桃花潭畔的“桃花潭景区”标识牌 ▲ 泾县“桃花潭畔文化旅游度假区简介” ▲ 2023年7月16日下午,我们来到距安徽<br> 宣城泾县西南约40公里处的“桃花潭”<br> 游玩。这里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br> 与太平湖紧紧相连。由于时间仓促,<br> 大家只能在“青弋江”(桃花潭)<br> 西岸各景点游览。东岸景点则放弃 ▲ 泾县“桃花潭”是因唐代大诗人李白<br> 《赠王伦》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div> 而得名<br></div> ▲ 我们一行人顺着大路来到徽式牌坊<div> 《恩荣坊》</div> ▲ 穿越徽式牌坊《恩荣坊》就来到<div> “桃花潭”西岸景区。照片中——</div><div> 陆云芳的孙女在绿草地上玩耍</div> ▲ “桃花潭”西岸景区《恩荣坊》<div> 《万象阁》《四君子馆》<br> 《万村老街》位置航拍图<br></div> ▲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片平静的水塘和<div> 矗立在远处山上的《萬象閣》<br></div> ▲ 《萬象閣》巍然挺拔,《萬象閣》下就是<div> 停车场,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div> ▲ 我们凭栏眺望矗立在远处山上的<div> 《萬象閣》<br></div> ▲ 《萬象閣》被淹没在绿树丛中<br> ▲ 《萬象閣》横匾额高悬在阁楼屋檐下方 ▲ 《萬象閣》下的停车场 ▲ 《萬象閣》下停车场夜景灯火通明 ▲ 我们沿着“青弋江”西岸江畔<div> 去寻找梦寐以求的“桃花潭”</div> ▲“青弋江”西岸江畔的“绿草地”和<div> “青弋江”中的“江心洲”<br></div>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昼景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夜景<br>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和栈桥<div> 远景眺望<br></div>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和栈桥<div> 近景眺望</div>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和栈桥近景 A<br>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和栈桥近景 B ▲ 江心洲上的“江上草堂”屋和栈桥近景 C ▲ “青弋江”畔西岸的绿草地 ▲ 在“青弋江”畔西岸的绿草地上行走<br> 前排左起:陆云芳、纪莉娟、陆丽娟;<br> 后排左起:高大康、石小庆 ▲ 在西岸绿草地上行走时,陆云芳举手致意<br> 前排左起:陆云芳、纪莉娟、陆丽娟;<br> 后排左起:高大康、石小庆 ▲ 在西岸绿草地上行走时,陆云芳向大家<div> 招手<br> 前排左起:陆云芳、纪莉娟、陆丽娟;<br> 后排左起:高大康、石小庆</div> ▲ 在“青弋江”畔西岸的绿草地上行进的<div> 姿态<br> 前排左起:陆云芳、纪莉娟、陆丽娟;<br> 后排左起:高大康、石小庆</div> ▲ 在“青弋江”畔西岸的绿草地上你追我赶<br> 前排左起:陆云芳、纪莉娟;<br> 后排左起:高大康、石小庆<br> ▲ 崔家两兄弟行走在“青弋江”畔的绿草地<br> 的石板路上 ▲ 崔家两兄弟行走在“青弋江”畔的绿草地<br> 的石板路上,崔卫中向大家招手致意 ▲ 步履坚实稳重,一步一个脚印 ▲ 踏着稳健的步伐,置身于山峦碧水的<br> 世外桃源<br> ▲ 陆丽娟、纪莉娟、朱珠在西岸江畔合影 ▲ 纪莉娟和高大康在西岸江畔合影 ▲ 这里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迷恋的<br> “桃花潭”景区内,犹如仙境般的<br> “白鹭岛”。留下一曲“李白乘舟<div> 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br>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r> 的千古绝唱</div> ▲ 我们一行人返回到“万象阁”池塘路口 ▲ 施福山在“路口”拍照录像 ▲ 我们一行人从池塘路口直行<div> 参观“四君子馆”</div> ▲ 再往前来到一个鲤鱼池塘<br> ▲ 鲤鱼池塘里有成群的红鲤鱼在游弋<br> ▲ 纪莉娟搂着陆云芳的孙女在鲤鱼<div> 池塘边合影留念</div> ▲ 纪莉娟和陆云芳的孙女在鲤鱼<br> 池塘边专心观看红鲤鱼在游动 ▲ 陆云芳的孙女在鲤鱼池塘边专心观看<div> 红鲤鱼在游动,纪莉娟在一旁注视</div><div> 着陆云芳的孙女 </div> ▲ 纪莉娟拉住陆云芳孙女的胳膊,<div> 以保护孙女的安全<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请继续阅读《原寿德里第二代老邻友<br> 黄山太平湖之旅-3 》<br></div> <div><br></div><div>编 制 人 崔正翔、施福山 (原吴淞路670弄<br>责任编辑 崔卫中 寿德里15号<br> 第二代居民)<br>编制时间 2024年1月20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