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9)】《“龙”之铜镜年代》——本文:庄寅亮(本文引用部分史料)

丰子恺文化交流

<p class="ql-block">  上周看到《上海人大月刊》总第403期一篇专业考古文章——《甲辰年观龙纹铜镜拓片展有感》,作者系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博物馆馆长,余思彦先生。</p> <p class="ql-block">  文中讲到:甲辰龙年伊始,金山博物馆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龙纹铜镜拓片展,其中有一张是秦代中晚期的“涡云地纹手绘有翼四龙镜”,所绘龙纹像极了一幅“龙”的化石骨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一考古学术论断,凸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论证思维。</p> <p class="ql-block">  笔者仔细观察这图片(见本文图一)的龙文图案,发现与金文中的“龙”的字体结构和点线细节十分相似。把这一图案翻转过来同位置比对,几乎完全相同(见本文图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溯“龙”字的最先出自哪一类字体,可能对它的来龙去脉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甲骨文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晚期,盛行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演变为金文、篆书等其他文字。金文出现在中国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甲骨文的后继文字形式。</p> <p class="ql-block">  因此,甲骨文和金文有很长一段重叠时期,是同时并存的同一文字体系。所不同之处,一个刻在甲骨上,一个刻在青铜器上,作为书写材料、文字载体不一样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字画同源角度来看(亦称书画同源),在还未产生文字的时候,先民常以画物取象来表达意思,类似于字的符号来表示。这就是早期的图画文字或者说是象形文字原始表现。</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早期汉字产生应该先有图画,再有文字。而这个“龙”的文字,最接近于金文(见本文图四)。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换言之,金文“龙”字,是由“涡云地纹手绘有翼四龙镜”之一的“龙”类似图案演变而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