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裕谷游记

均风

<p class="ql-block">“东临衔晋入云霄,薄纱娇娆日升平。”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中国五岳之一,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陕西东部与山西西部秦岭衔接,南部贯穿与秦岭山脉,华山,气势巍峨,细远流长,美不绝伦。秋季,立于华山之巅,山间、云海翻腾,薄雾缭绕,一览山脉全貌,如临腾云驾雾,大海之滨,漫无边际,延入天庭 ,令人心驰神往。西岳华山,不但是陕西人的骄傲,也是华夏人的骄傲。步入老年,总有一种怀旧,想起人生过往,钩轮童年记忆。农田,山庄,小溪,河流,村落浮空升起的缕缕炊烟……想起这些,有一种冲动,总想回到乡村里的老屋,领略一下乡土民情,游玩一下自然界打好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次朋友圈闲聊时,听说今年当地的旅游搞的比较盛行,为便于老年人,都是周边景点一日游。看看油菜花开放的情景,泡泡温泉身心舒畅,到郊外踏青,可以赏心悦目。每当听到这里,我内心便有一种冲动,于是便有了想法和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末,报团乘坐大巴前往华山玉泉院、裕谷一日游。踏上大巴那一刻,内心升腾而起的,便是满心的欢喜与激动,抱着自然界的神奇,初春春色美景的渲染,幻想着西岳华山的神奇美景,让我上下起伏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此刻,大巴上的游客,也是同样的心情,沿途,大家伙个个欢天喜地,目光透出车窗,看着随车而过的春色,大家嬉笑颜开,赞口不绝。窗外,一边无际的八百里平原,“井”字形田块,别有一番风情的乡野,村庄,深绿色田园麦地,黄色菜花,粉红色桃园,白色的梨花,色泽清澈透亮,田块间隔分明,那一栋栋白色温室大棚,相似航行绿色海洋帆船。现代观光生态农业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增收主流,他们以勤劳和智慧改变着这块土壤。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脱变日益月薪,让人频感欣慰和自豪。大巴速度飞快,进入高速公路,一路向东。随着车辆前行几公里处,这时,道路两侧,田园,村庄,村民种植的各种果树,南测拔地而起的绿色山峦屏障,映入眼帘,这些别致景色,让人感觉人在春中春在人中,这些景致,对于来自关中平原白菜心的市民来说,那可是非常离奇稀罕之物。大伙一路入迷,时不时将目光透出窗外,回头,心情愉悦,谈论不休。这次游玩第一站,华山脚下道观之一的玉泉院。随着车辆的走动,站在前排的导游一口流利普通话讲解着:“裕谷,是西岳华山道观之一,位于华阴市城南,每天接待上万名游客,这里也是人们烧香祭祖地方。相传 ,玉泉院也是姓黄的兄弟二人,修道成仙的地方,在玉泉院第二层院落,树有一位英雄先烈墓碑英灵。”听到这里,这让我的对于道观作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个小时行驶,终于到达玉泉院,大伙依次走下大巴,顷刻间,玉泉院门前,井市整洁有序,游人履步迂回穿梭,建造山脚底部古声古色的道观院落,扑入你的眼帘,院落,钟语声声,香火鼎盛。抱着敬畏的心情,走进古色古香院落,这里的游客香火递增。相传,崇拜道观的神灵,曾在这里修炼法则,能治百病,招八方来财宝。当然,这仅是传说,早些年间或许真是这样。大伙祭拜道观仙灵之后,从一层步入三层院落,在迂回穿梭过往游客中,忽然发现两位欢喜谈论外籍游客,虽然听不懂谈论什么?但从他们欢喜神情面色看得出,此刻,他们为我们先祖远古博大文化频为震撼和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泉院游玩结束,很快到了午饭时间,大家随团导游,走进一家农家小院。步入农家小院,农家小院主人已将饭菜摆放上桌。看到一桌卓山野美食菜肴,大家匆忙几人围坐,大口大口品尝每一道美食菜肴。薄而透亮的煎饼,清澈透亮的小米粥,薄薄的锅盔,圆润光滑的凉粉,加上一道道山野菜肴,大家吃的赞不绝口,这一口山野美食菜肴,勾起儿时母亲记忆,吃出家的味道,游子乡愁的味道。吃饭期间热情好客村党支部书记,一番感言,让游客为裕谷景点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我想,有这么一位热心事业的村支部书记,有党的政策为引领,相信裕谷景点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这里的村民变得更加富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旅游团依山而行,十几分钟过后,来到裕谷景点门前。裕谷景点,顺着一条河道峡谷自然形成,由外向内,深无止境。峡谷右侧依山建有栈道,栈道底部潺潺流水,溯源而上。转过几个弯道,横贯一座小石桥,哗哗流水中,于是有种鸟语花的感觉,俨然天生大小不一石块得河水洗条。跨过桥,一阵春风吻面而过,清凉之意油然而生,眼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两个小瀑布,水量不大,但清澈,透亮。如珠帘垂下,白色的水花飞溅,雾汽腾腾,如幻如痴。下方的水潭,碧绿滑润,似一块自然雕刻晶莹剔透的翡翠小件。水波荡漾,又似一张纯净的笑脸,也许,这昼夜不息的新旧更替,才有了灵性。水底的鹅暖石,早已被河水磨平了棱角,经过无数岁月无尽水流冲刷变的圆滑。这让人想明一个道理,为什么一个人越老,经历的事多,自然变的油润圆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道弯弯,有些地势险要的地方,建了连绵的栈道,踏在一块块紧密铺接的木板上,噔噔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两边虽然山势极为险峻,但却是满眼的清绿。生命真的很顽强,这满山尽是石块,在石头缝隙里,蓬勃生长着一株株,一簇簇,一片片的大大小小的植物,它们靠的就是顽强的生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走,又逢一段清幽的山道,重叠,俊俏,险要,栈道山峦上,阳光透过浓密的树木枝头,撒下一束束光点,撒子行人的身上,脸上,脚下栈道及石盘上,微风拂面而来,让绷紧的心放松下来。我曾羡慕刚远古仙姑老道,在人迹罕至,云雾缭绕的深山中,他们或紧闭洞门颂咏经书,或乘云驾鹤,五岳四海,任意逍遥。突然觉得,此时此刻,随心便产生那种自在超俗的感觉,看来,神仙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修行,是有一定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道曲曲折折,风景也是一步一变。一座怪异的桥,出现眼前,朋友叫它“紫藤桥”。桥的栏杆,仿佛是藤蔓蜿蜒结成,甚至藤蔓在空中挽起一个穹顶的骨架。这桥倒是与周边风景相容,古朴典雅,让人联想到张果老骑驴桥上过的画面。这是石桥下,迎面突兀出现一道石壁,峭直如刀削,真的是鬼斧神工。山也是有个性的,有的如小家碧玉,温柔腼腆;有的如菩萨,慈悲和善;有的如佛祖,包容博大;有的如李逵,粗犷豪迈;有的如关公,冷峭高傲。这座山,更让我想起包拯,铁面无私,刚正坚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一座吊桥,峡谷真的狭窄,两边崖壁对峙,如两军对垒,互比气势。可怜的小溪小心翼翼的从中间流过。不过,在某个看来是无路可走的地方,它也会穿石而过,愤怒的跃下,把满腔的不满化作绵绵不绝的轰鸣。狭长幽深的栈道,紧贴着一道峭壁,走在上面觉得这峭壁几乎倾了下来,而且上面石纹绽裂好像随时都有大石坠下。人生的路也是这样,处处危险潜伏,但我们还是一直前行,因为有时候只有这一条路,硬着头皮过去了,也会明白这段路的重要,明白这段路上风景的独特,你会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到骄傲。巨石当道,挡不住前行的人,峰回路转,自然有另一番风景。弯腰侧身,一笑而过。面前是如天坑一般,四周山崖高耸,暖阳普照,一面万丈绝壁,一道川流不息溪水,闪闪发亮。这小溪的源头不知在哪里,许溯源而上,一路会发现更多的“玉带”,这一道道玉带,穿过石山狭缝,汇溪成河,这无数道河床流入江河。走出很窄的峡谷和天坑,眼前忽然豁然开朗,走下台阶,在清凉的溪水中洗一把脸,并不是想象中的渗人心脾。这让我想起年轻南疆参战翻越山岭时,带水不足,途中,渴了,掬一把溪水,仰头,咕咚灌下,从没有肚子疼。现在倒是娇气多了,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喝,也不见得就多健康。面前是蜿蜒曲折的上山路,对于我这样常爬野山的人,不过是小儿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有一帮学校组织的小朋友,约10岁左右,突然追了上来,他们如一阵轻风,呼啸而过,欢笑声久久耳边回荡。如今,我很羡慕他们,更多的是赞赏,不要老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他们也愿意在野外磨练,只是看家长,老师是否放手。毕竟,路两边有悬崖,有危石。看着面前的座座山峰,像似朝堂上,手持笏板,排成一列的臣子,正向远处的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躬身施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点到了!栈道盘上了山脉!多想登上山岭,站于山岭之上,一览大山的豪迈之情。因时间不够充足原由,内心总是有点失望,只好原路返回。下山的路并不险峻,但更加清幽,也感觉比进山,近了许多,最后我们在索桥处汇合,合影。走在出山的栈道上,山脚下,依山建有村庄农舍,山野农户,门庭而坐,野菜杂粮,粗茶淡饭过后,大家信口畅聊,不亦乐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