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铜刀的故事

朱志彬

<p class="ql-block"> 一把小铜刀,传承上百年。</p><p class="ql-block"> 薄锋切豆腐,微利暖心田。</p><p class="ql-block"> 话说这把黄色的小铜刀,上圆下方,上有小孔,精制美观,寓意吉利。薄薄的小铜刀不足五十克,稍加磨蚀便锋利,可切可铲豆腐,非常好用并便于携带。小铜刀祖传三代,那被曾经的岁月磨损了的边缘,却见证了不同时期的现状和几代人的生活经历。</p> <p class="ql-block">  听上辈讲,爷爷家境贫寒,一生务农,育五儿一女,靠租种佃田收点粮食,兼做点豆腐生意挣点小钱,加上勤俭持家,还能勉强度日。若遇上灾荒岁月,常常半饥不饱。这把小铜刀一直相伴爷爷。</p><p class="ql-block"> 因家境贫寒,我父亲上过半年私塾,略识几字。在邵阳一染布坊当学徒两年,四九年解放后,回乡务农。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我国农村搞大集体经营,生产力水平较低,多数农民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年近四十的父亲,面对温饱不足的窘境,只好重启祖业,重新拾起这把小铜刀,又做起豆腐小生意来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这种家庭小副业被看作资本主义尾巴。每晚二元钱的小本经营,获利几角钱,还得躲躲闪闪。特别是遇上小运动,好几次搬走了制作豆浆的石磨。我的父亲患有夜盲症。白天在生产队劳动,夜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磨豆浆、滤豆渣、配石膏和上匣制成豆腐块,常常要忙上三四个小时,不到深夜十二点,难以上床睡觉。我母亲带小孩做家务,也忙过不停,制作豆腐只能打个下手。在一旁要时常提醒患困的丈夫,“嘞嘞,碰头了,停一下,我来做吧!”。</p><p class="ql-block"> 灯光暗,视力差,给豆腐配石膏,一直困扰着父亲。石膏多了,豆腐就老,口感差;石膏少了,豆腐就嫩,难以成形,必须再加石膏,并在瓷缸周围烧稻草加热,转来转去常常忙得满头大汗。第二天趁早便穿上草鞋挑着豆腐,带着小铜刀,走东村奔西村,一边大声吆喝“卖豆腐啦!”,一边和气地与村民交易(用钱或米兑等)。每天早晨要走近二十里路,一年四季里,刮风下雨,重霜飞雪,从不间断。这是我父亲唯一的生财之道。在六十年代末,父亲为了扩大点生意,我也成了小帮手。那时我十三四岁,带着另一把小铜刀,照着父亲的样子,在村巷里喊着“卖豆腐”!我记得前几次有点腼腆!</p><p class="ql-block"> 豆腐虽是个小生意,但可带来不少好处。在饥荒年,豆壳和豆渣可充饥;而在平时这些余料还是很好的猪饲料。我家每年可出栏两条牲猪。可见豆腐这个小生意为我家解决了部分生活上的困难,还为一九七六年建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父亲一辈子太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六年十月,父亲终因劳累致病离世,享年五十三岁。一年后在母亲的支持下,我离开民办教师岗位去上大学。四十出头的母亲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承担着哺育尚小的三儿女责任。</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母亲带着儿女一边操劳着二亩责任田,一边经营着豆腐小生意。大妹懂事早,放弃上初中成了母亲的小助手。此时,幸遇农村改革生活水平好转,生意比较顺利,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还了债务。母亲有几分聪明,善于动手,加上勤快,只琢磨了一段时间,就精准地掌握了给豆腐配石膏的方法。数年后把自己摸索的配膏方法教给了邻居,还赠了另一把小铜刀。与人为善的品格,获得邻里一致好评,她的后人说“我家做豆腐生意,还多搭帮伯母”。</p><p class="ql-block"> 磨豆腐其实很辛苦,冬天双手常遇冷水,皴裂的双手常常渗出鲜血,钻心的痛。不得不用烧热的植物油脂封闭裂口的古法,上百度的油温滴在裂口上,痛啊!盛夏,在火炉边磨豆腐,酷热难耐,汗水连连,熬啊!此类辛酸,没有坚强的毅力是难以承受的。卖豆腐还得走村串户。母亲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为了多走一、两个村子,必须赶早!每天总是早早的醒了,双眼总是去看窗子,只要一见亮色,赶紧下床抹把脸,挑着豆腐担子就走。有一次,当走到湖桥时,感觉四周寂静,抬头一看,竟是明月当空。幸好是夏天,便放下担子,坐在石桥上打盹,待到路上出现行人时,便继续赶路。</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太勤快,一点也闲不住。特别感人的是一九九六年三月,从邵阳做完手术后,还足两个月,感觉身体好些,便又做起了豆腐小生意。终究大病初愈未完全康复,不久便放弃了。此后,仅半年时光,在一个寒冬的日子里因病走了,想想命运多舛的母亲,其人生永远停留在六十三岁了,真怨老天无情!从此,与亲人相伴上百年的小铜刀,被后人珍藏了!</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豆腐长价了,每天可挣到几元钱,作豆腐还有一个好处,能带动家里饲养生猪获利,母亲越干越有劲,只是太多的辛苦!</p><p class="ql-block"> 母亲虽是位弱女子,但刚强的性格,能勇敢面对困难,从不怨天尤人,毅然挑起丈夫留下的家庭重担,用实际行动回答了邻里的担心。母亲没上过学,仅凭几分聪明,在生意中记赊账、识人民币,一点也不含糊。从来没下过地的母亲,虚心向村里的老农请教,自己在劳动中不断摸索,学会了抛谷、下种、育秧和田间管理等农业技术。母亲虽是一位急性子人,但在与人交往时,却总能忍让不争吵。也因性子急,做事风发火起,从不误事。</p> <p class="ql-block">小铜刀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它那光滑的手柄上,留下了几代人操劳的痕迹;锃亮的锋面反映了不同时期农村的沧桑巨变;磨损的边缘见证了长辈们起五庚睡半夜的操劳;小小的铜刀,是我们家族几代人不可替代的一个谋生工具。珍藏着这把小铜刀,只有一个小心愿,让小铜刀在家族里相传,以此,怀念长辈,激励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