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倦时当枕眠 ———三月读书报告 (闫广慧)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当代英雄》:好朋友笑里藏刀,互相攻评,是人人可以理解的。……因此不可能对他怀有那种难以理解的仇恨——这种仇恨藏在友谊的面具下,只等好友死亡或者遭遇灾祸,便化为遣责、训诚、嘲笑和怜悯,像冰雹似的倾泻到他的头上。(俄国 莱蒙托夫 翟松年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当代英雄》是俄国十九世纪大名鼎鼎的作家莱蒙托夫的鼎鼎大名的小说。全书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等一组系列小说组成。这几篇小说即独立成篇,又相互有联系,是组成《当代英雄》整体中难以分割的个体。小说塑造了彼乔林这个“多余人”形象,也是俄罗斯文学中继普希金的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之后屠格涅夫《罗亭》也划为此类人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部小说离现代时代久远,已经很难产生共情。不过他的文学价值依然存在,其文笔委婉优美,深刻的心理刻画和卓越的自然风景描写依然是大师级的,仍旧被公认为俄国古典文学的典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儿子与情人》:我崇高的信仰是,相信血和肉比理智更聪慧。我们的理智可能犯错误,但我们的血所感,所信和所言永远是正确的,理智不过是一具枷锁。我与知识有什么关系?我所需要的,是与我的血相呼应,直接地,不需要理智、精神或别的什么东西来进行无聊的干涉。我相信人的肉体是一团火焰,就像燃烧着的蜡烛一样,永远向上升腾又向下流淌,而人的智力不过是火光照亮的周围其他的东西。(英国 劳伦斯i 陈良廷 刘文澜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D.H劳伦斯被称为“性爱心理描写”大师,笔者认为这不是给作者罩光环,而是鼻梁上化豆腐块,是对作者的“污名化”,所以有必要给他平一个反。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劳伦斯是诗人,也是小说家,但现在他的诗已经很少人有读了,人们公认他文学成就最高的还是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为《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和《儿子与情人》四部自传体情感成长小说。笔者读了其中三本,印象里没有任何辣眼大尺度性爱的章节描写。性爱不是劳伦斯小说的主题,心理情感描写也是建立在为人物塑造服务,并且写得水平高于一流作家。现在看来《儿子与情人》探讨的恋母情结是超前于他那个时代作家的。书中第一代的瓦尔特·莫雷尔和格特鲁德夫妇因为出身和学养的格格不入注定了他们婚姻的不幸。矿工瓦尔特身上有所有苦力劳动者身上的恶习,酗酒、家暴和人情冷漠使有文化修养的格特鲁德之间情感裂痕愈来愈大。对丈夫的失望让妻子遂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她钟爱的长子威廉不幸早夭,随之对次子保罗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而保罗的两任女朋友米丽安和克拉拉却有不同的爱情观,让他无所适从。按照现代人的道德标准衡量,保罗实实在在是渣男一个。他先是和米丽安确定了情人关系,并且骗走了她贞操。然后他遇到了有夫之妇克拉拉,就依然和米丽安提出分左手,把克拉拉揽入怀中。和克拉拉同居不久他又始乱终弃把情人抛到一边,要恢复“自由之身”。应该说,他的母亲在这两段情感中起着重要的副作用。因为她和儿子畸形的情感,左右了儿子的判断力,从而陷入到深深的恋母情节中。母亲去世后,保罗重新提出和米丽安恢复情人关系。但当米丽安决定接受他时,他又不愿意被情人“揣在兜里”,选择放弃这段还没暖热的情感离开家乡,到城市去。至于保罗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劳伦斯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这样模糊不清的结尾正反映了劳伦斯同样迷惘的心态:他所探索的两性之间的相处,进而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迷惘的。这也给后世的研究者留下了无尽的话题。</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3,《伤心咖啡馆之歌》: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美 卡森·麦卡勒斯 小二译 小说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笔者已经记不起来当初买这本书的初衷,时间好像很久远了。它是从哪个不知名的神秘之所钻出来,被某种力量控制变身到了狭窄的书架之上,都不得而知。发现它,把它取下来试读了几页,发现很好读,并专注的把主打首篇《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完,觉得很想想唠叨几句,于是就写下一下文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查了一下资料,卡森·麦卡勒斯已是骨灰级的作家了。她离开这个世界有半个世纪之久。这个以才女著称的作家,十七岁前发展的方是音乐,后来改变主意学习文学创作。十九岁她开始构思,二十二岁完成了第一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麦卡勒斯一生很不幸,病魔始终对她不离不弃。十五岁时患风湿热被误诊和误治。之后,她经历了三次中风,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这与她的经历脱离不开。后世甚至为她发明了一个专属称谓:孤独派小说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伤心咖啡馆之歌》写了一个畸形怪诞的三角恋关系的爱情故事。咖啡馆女老板和恶徒前夫以及驼背表哥之间的关系就是他爱她,她爱他,他爱他,他不爱她,她不爱他,他不爱他。这种狗摇尾巴的狗血爱情最终并没有给读者戏剧的效果,反而读过会有莫名的伤感。人们的情感是建立在敞开心扉的基础之上,然而书中上的三个人内心是闭合的,他们害活在自己的空间中,这就是孤独。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对于作者卡森·麦卡勒斯,笔者还会持续关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4,《相思在马丘比丘》:( 余义林 随笔游记 东方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近些年随着“行旅文学”的迅速走红,其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了,从学者大咖到草根网红,似乎但凡会能写中国字的都可以涉猎一下。于是也造成了质量的参差不齐。去年看过刘超的两本“行旅文学”,因为是专业作家,无论行文和立题都非常好,反之,书市上许多自费出版的书就要粗糙劣质得多了。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相思马丘比丘》副标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就属于后者。这本书是作者南美四国随团的旅游纪实,同行的是和她一样挥金如土,生活优渥并非常有优越感的富婆同仁。她们旅游的热忱远远没有购物更多。书中不时穿插描绘记述哪位买了价值一套房子的水晶,或高价购物高档有地域风情的鞋子。这种炫富心理让笔者心里有所不适,想想大概是羡慕嫉妒在作祟吧。虽然这本书水份多于干货,但作为一本行旅文学,还是写了旅行的日程和所见所闻,比如约热马拉卡纳足球场,基督山下大基督像,正宗巴西烤肉,面包山下看落日,买梅丽莎鞋看桑巴,天梯大教堂高美新,最宽瀑布伊瓜苏水陆空三游和鸟园;秘鲁库斯科石城印加和西班牙融铸,印加遗址马丘比丘等等。这本书从质量看还不至于不堪到惨不忍睹的地步,但明显写作的技巧以及语言的功底要差一些,其水平大差不差也就高中作文的水平,而看作者自己开的履历很唬人,是什么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作家,中国报告文学的学会会员,以及某某为版画艺术总监等,总之凡这种给自己套多重马甲的人,恰恰是内心不自信的表现,而在她不断身份加持中,她唯一没有开的身份“富婆”应该更准确到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本书可以看作南美行购物指南,也可当作南美四国的旅游攻略,《相思马丘比丘》还是把想说的说明白了,她传递给读者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玩和买,别无他。</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5,《 罗马女人》: 我想,我是从一个黑暗的深渊中出来,又将马上进入另一个同样没有尽头的黑暗中去,现今这些荒谬的偶然的行为仅仅标志着短暂的过渡。于是,我懂得了不应把苦恼和忧虑归咎于我所干的事,而应完全归咎于赤裸裸的现实生活,这种生活无所谓好与坏,但却令人痛苦而且毫无意义。 ( ( 意大利 莫拉维亚 尹礼荣译 小说 珠海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已故意大利的作家中,卡尔维诺和莫拉维亚是两个可以代表意大利十九世纪文学巅峰的存在。可惜这老哥俩时运都不济,生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尤其是莫拉维亚更是纠结于瑞典文学院对他最终的褒奖可定,这位常年陪跑诺贝尔文学奖的老将直到死也没获得那个属于他的奖项。作为莫拉维亚的老粉,笔者比他本人看的开,诺奖执意把那个奖给远不如他的作家,只能说这是诺奖的损失,同时也让人请看了这个奖的严谨公平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莫拉维亚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他一生出版了数十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从1929年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冷漠的人》到1983年的短篇小说集《情色故事》,莫拉维亚都保持极高的创作水准。笔者几乎读到了他所有的中文译本,感觉就四个字,经典、不朽。《罗马女人》是能够读到的中文译本中的最后一本,依然被小说散发的魅力所征服,不得不说,莫拉维亚太会写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同莫拉维亚的大多经典小说一样,女性心理成长题材依然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书中写了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孩是怎么一步步沦落成风尘女子的,这里批判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探讨和深究。笔者不认为是万恶的资本主义逼良为娼,更多的是人性的欲望和自律使然。无论是怎样的社会体制,娼妓都是尾大不掉的社会弊端,笔者想说,对那些贩卖肉体的女性,如果是她们自愿,我们就当多些包容和理解,尊重她们的选择。 和《鄙视》、《冷漠的人》和《乔恰亚的女人》不同,小说的结尾哦我们看到了些许光明,也为书中女主的未来多了些欣慰。好书,不便剧透太多,极力推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6,《走出非洲》:土著从肉体到血液都是非洲的。高耸在大裂谷里的龙戈诺特死火山,河岸边一棵棵偌大的含羞树,大象与长颈鹿,所有这些都比不得土著——寥廓风景线上的渺小生灵,他们才是真正的非洲。一切都是同一意念的不同表述,一切都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这不是异类原子的同类汇聚,而是同类原子的异类汇聚——恰似橡树叶、橡树果与橡树制品的关系。而我们自己,穿着长靴来去匆匆,与大地景观不时地发生冲突。土著与风景则协调一致。当这些高大、瘦削、黑肤、黑眼的人们旅行时——总是一个接一个地行走,因为土著的交通要道也都是狭窄的小径——他们翻地,放牧,举行盛大的舞会,给你讲故事,这是非洲在漫游,在起舞,这是非洲在给你欢娱。 ( 丹麦 卡琳·布里克森 周国勇译 自传体小说 译林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对这本三百多页的小说感兴趣源于之前听说过的根据小说改编的由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横扫奥斯卡奖的同名电影。尽管没有观看全片,但从片花剪辑看来,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爱情电影。但读过原著后,有种完全是不一样的呈现。书中弱化了女主的情感线,而多了对非洲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感性认知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如果说梅姨版的电影是爱情片的话,布里克森的小说原著则更像是一部风光片。小说的语言无可挑剔,那些语言极其优美,富有感染力,甚至算是上乘的美文,但这不是笔者喜欢的类型,因此在阅读时极度走神,读完也感触不大。这种阅读体验和《瓦尔登湖》极其相似,那就是无论被吹捧的再经典,始终如法契合。于是笔者在此相信缘分这种玄妙的东西是存在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低地》:一整个白天都是夏天,不过到天黑的时候,季节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人们什么也看不见。 (德国 赫塔.米勒 续文译 短篇小说集 凤凰出版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世界文坛中,和米兰.昆德拉同段位可以扳扳手腕的作家已经找不到了,而当初和米兰.昆德拉境遇相同,现在仍活跃在文坛的的作家如果说有,大概只有赫塔.米勒能称得上共情了。两人同样是东欧国家的公民,同样在国内受到排挤打压,最终被迫旅外加入别国国籍,然后声名鹊起奠定文坛地位。在文学地位米兰.昆德拉是大师级别,赫塔.米勒比不了,但她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又是米兰.缺少的荣誉,多少可以找回来一点儿平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诺贝尔文学奖不得不吐槽一下它的“非专业性”。总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的牌面很大,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把获得此奖项作为终极目标。然而,由于它的非客观性,往往使一些非常优秀,乃至大师级的作家都无法圆梦,反之,一些名不配位的黑马作家却稀里糊涂拿到了这个奖。因此被称为“水货”的诺奖作家不但没有青史留名,反而引起巨大争论,反而给作家自身带来些麻烦。近一二十多年来,这种现象愈加明显,实至名归的作家比例占的很少。2009年的诺奖得主赫塔.米勒对中国读者来说属于半生脸。之前国内出国她的译本,但反响不大。直至她拿奖之后,她更多的诗歌、小说和非虚构文学才大量介绍过来。《低地》是笔者读到的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此书收编了十三篇短片以及她的成名作中长篇小说《低地》。阅读《低地》感觉极度美好,很久没有读到这种类型的好书了。上世纪八零代,笔者在某期的《小说月报》曾读到过一篇中篇小说《纸床》,里边的那种瑰丽略带乖戾的语言风格和赫塔这篇《低地》就极其贴合。书中以孩子的视角语言通过诗化的语言把一个非常虐心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赫塔.米勒让读者领略了罗马尼亚人的精神狭隘和日常生活的残酷,同时也因此引起当局的不满,加之她日耳曼民族的身份,最终迫使她离开祖国,直至今日仍旅居国外。这篇小说不刻意去营造气氛,感觉通过随意的心里流露便让人有种窒息压抑感。应该说,这是诺奖实力的作品。通过这篇小说,笔者对这位旅德罗马尼亚作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极力推荐这部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8,《丧钟为谁而鸣》:你从玛丽亚那里得到的爱情,不管它只有今天一天和明天的部分时间,或者能持续一辈子的时间,都是人生所能遇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常有人说,爱情是不存在的,是因为他们得不到。可是我对你说,爱情真的存在,你得到了它,哪怕你明天就死,也是幸运的。(美国 海明威 沈学甫译 小说 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有限公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美国是个喜欢在全世界炫耀武力,提倡以暴制暴的国家,而然他们的人民似乎和那些政治家想得不太一样,于是便在美国各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反战作家以及反战作品。其中冯内古特、雷马克和海明威就是其中的翘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海明威的写作题材是比较宽泛的,例如《老人与海》写人类与命运对抗的不屈精神,有如写“垮掉的一代”的《太阳照样升起》都是传播度极高的小说。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在海明威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四十一岁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时,他的写作已进入成熟成型期,并被世界文坛所认可和关注。十年二后他凭借《老人与海》最终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最终成为美国历史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丧钟为谁而鸣》与《永别了,武器》相比,笔者更喜欢后者多一点。原因很主观,那就是笔者喜欢干净单纯一点儿的文字。《永别了,武器》中的男女主角都是笔者喜欢的那种,而相比较《丧钟为谁而鸣》里的罗伯特.乔丹人性更复杂一些,尽管他与西班牙女郎玛丽亚的爱情可泣可诉。在小说结尾罗伯特.乔丹身负重伤宁愿牺牲自己,掩护玛丽亚和游击队员撤离战场。最后他留给爱人的话是:你走就是我们一起走,让她不要回头,为他好好地活着。这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结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部小说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有点冗长拖沓,尤其某些章节让人昏昏欲睡。但一部小说如果能给读者留下几个闪光点,那就不能算是失败。这部小说有两处给笔者留下极深的印象。一处是西班牙民族游击队队长巴布罗处决有纳粹倾向的对手的残忍。一处是聋子的游击队被包围消灭的一段。这里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倾向,作者只是如实的描写了战争的残忍和人性的非理性。这也正是作者要传递给读者的思想和意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丧钟为谁而鸣》在评论界的风评并不高,甚至很糟。西班牙评论家说这部小说作为一部与西班牙人和他们的战争的小说是不真实的,尤其是写战争这方而极其不真实。美国国内也有一种声音说《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最失败的作品之一,是一部不能令人满意的小说。而作家阿尔瓦·贝西更是提出在这部小说里,西班牙人民受到可怕的歪曲,国际纵队的领袖们遭到恶意的歪曲。就其效果而言,这部小说对西班牙斗争的意义作了不可原谅的歪曲,海明威的声誉对人类最凶恶的敌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面对这样的批评和攻击,海明威的态度是不赞同的。他依然认为这是他小说序列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好作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9,《心是孤独的猎手》:沟通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沉默才能生出。(美国 卡森.麦卡勒斯 陈笑黎译 小说 上海三联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应当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是本后劲很大的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并不觉得它不同一般的好,直到你和上书,回想书中的那些动人心扉的点,发现这是非再读一遍的小说,否者你不知道初次阅读忽视了多少闪光,动你心魄的东西。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卡森·麦卡勒斯是一个非常另类的作家,她身世很不幸,十五岁那年她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最终落下后遗症导致一生备受病痛折磨。她经历过三次中风,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身体的被摧残,捶炼了她更理性和悲观看问题,1967年,麦卡勒斯50岁因脑部大出血,陷入昏迷。昏迷45天后,于9月29日在纽约去世。麦卡勒斯在苦难中形成的这种性格极端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变成了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并烙刻在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她的成名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爱情是非常态和绝望的孤独。每个人都活的不如意和艰辛,错失和冥冥中的命运宿命贯穿全书,而她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也是一本写尽孤独和不可道的情愫的小说。小说中的主角辛格和同是聋哑人的希腊人安东尼帕罗斯有着一段超出友情的感情,但他的情感寄托对象却似乎有点无动于衷,后来安东尼被关进疯人院,辛格依旧对他念念不忘多次去看望他,当他最后一次去看望这位老朋友时,得知他已经死去,辛格失去了不仅仅是一个朋友,他感觉自己被掏空,这个世界没有了色彩,只有急迫的解脱感,他从疯人院回来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过后,喝了一杯冰咖啡,抽了一支烟。洗完烟灰缸和杯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枪,朝胸口开了一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和辛格有关系的还有一个黑人女孩米克和一个白人政治运动的狂欢热者杰克·布朗特。他们都莫名地喜欢着这个沉默从没开过一言的人。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一样埋着一团火,只是苦于没有喷发的口径,孤独和害怕孤独是这三个人共同的内心秘密,他们守着这个秘密,知道小说结尾他们也没有打开心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悲剧因素的巧妙运用是卡森写作的一贯风格。既渲染了悲伤气氛又使情节层层递进,为悲壮的结局做着精心而自然的铺垫。每一条线索都是隐藏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发现。这部小说引发读者去思考,这也是麦卡勒斯文字的真正魅力。给听不懂和听不到的人说话一句顶一万句。我们人都有沟通的需求,可又缺乏信任感,于是便虚拟出一个倾诉的对象,自说自话,当然如果有辛格这样一个朋友那就更好,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怀揣着音乐梦想却又不被感兴趣的米克喜欢上孤独沉默的辛格,同样,貌似非常外露性格的杰克内心却非常容易易碎,他本能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更弱的人做朋友,以图找回自信。辛格未必是弱者,但他的天生残疾使之米克的天选。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很难给“孤独文学”下一个定义。它不同于青春文学和乡村文学和源于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能从选材上判断区分。它只是情绪和感官上的感性的认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0,《同时代的人回忆契诃夫》:照我看,一篇小说写好后,应该把它的开头和结尾都删掉。我们这些小说家大部分都在这两点个地方胡扯… …应该写得短些,尽可能短些。( 契诃夫的同时代人 评传 广西师范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是一本百衲版的契诃夫评传书籍,八百多页厚厚的一个大部头很容易把人劝退,好在笔者是契粉,有知难而进的动力和信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契诃夫在俄罗斯文学的咖位是生前就被公认的。他既可以和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等前辈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也并称为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并称“三大师”文学巨匠。他非常看重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个文豪托尔斯泰对他文学成就的认可。尽管两人私交很好,但在托尔斯泰暮年的时候,一次契诃夫拜访病重躺在床上的托尔斯泰。在一番畅谈之后,他准备告辞时 托尔斯泰拉着他的手说:吻我一下吧!契诃夫吻了他,然后突然在他耳边用老人的热情,急促的声调说:您的剧本我还是受不了,莎士比亚写得糟糕,您写得更糟糕。众所周知托尔斯泰是莎士比亚的超级大黑粉,一辈子说了不少贬损他的话,但契诃夫认为托尔斯泰能把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并更损一筹,简直是一种褒扬,感觉荣幸之至,因此契诃夫津津乐道,也被传为文坛美谈。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契诃夫的心中,无疑医学占得比重最重。他把行医治病救人当做一种使命和责任,其次是戏剧。而为他赢来身前身后名的小说则是他最最不看重。写作小说对他来说不过是最快捷有效的赚钱手短而已。契诃夫的医术如何,他的好友们很少谈过,而对他行医的态度都赞赏有加他的许多好友都回忆,他走遍所有乡村给穷人免费看病并垫付药费,而对权贵则避之不及。戏剧消耗了契诃夫的生命,从《海燕》首演折戟沉沙对他精神和身体的打击可以看出,他多么热爱创作。而他也实位果戈里、莫里哀莎士比亚这等戏剧大师的成就。契诃夫说过:医学是他的合法妻子,而文学是他的情妇。这话在形象恰当不过。 在他的短暂一生中,曾和两位女性同行交往甚密(此处指他的第二职业作家),其中一个还和他发生了婚外情,一度收到那位女作家丈夫的嫉妒。但最终他比较克制地妥善处理的这两端感情,因此,没有闹出普希金那样的绯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1,《最后的访谈 冯内古特》:我们参战时有两种恐惧,一种是自己可能被杀,一种是不得不杀人。( 冯内古特 专访 中信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访谈类文学不好做,这样看访谈主导人的功力如何。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媒体记者对冯内古特的六段采访,而笔者认为最好的一次是他和海勒一起接受成人杂志《花花公子》夫人采访最好。在这篇实录中,两个大作家佳句频出大谈私生活和抨击美国对外政策,彻底放飞了自我。反观《巴黎评论》显得刻板老套,作者自己也明显在敷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小书页数不多,一个上午轻松阅读完成。感觉不错,后续还会都这个系列的另外三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星推荐:《罗马女人》 《低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值得一读:《儿子与情人》 《同时代的人回忆契诃夫》 《心是孤独的猎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打发时间: 《最后的访谈 冯内古特》 《丧钟为谁而鸣》 《伤心咖啡馆之歌》 《当代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推荐:《走出非洲》 《相思在马丘比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