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白马井渔港晨曲

群(魏群)

白马井渔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早在东汉时期,这里就是一个渔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白马井中心渔港,国家一级渔港。 这里的渔民,男人出海打鱼,漂泊在海上,劈波斩浪,捕捞渔获,而女人负责捕捞上来的鱼获交易。这些女人被称为“渔婆”,她们每天早上两三点钟来到渔港,干着渔获从大渔船转运到小渔船上、分类、称重、搬运、打包、交易等工作,“渔婆”们头戴斗笠,脚穿雨靴,忙碌在渔港上,能吃苦、勤劳,是她们共同的特性,在码头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早上五点,我们来到了渔港,此时,天还没亮,渔港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 渔婆”们已经抢先拿到了各种海鱼、鱿鱼、螃蟹、海虾等,进行批发零售。 渐渐的,东边天空有些泛红,板车“渔婆”们等待转运的小渔船靠岸。 天亮了,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冉冉升起,映红了渔港。 初升的太阳,照在海面上,形成一道金光。此刻,一艘小渔船驶了过来,正进入了这道金光里,形成了一幅渔港晨曦的美丽画卷。 捕鱼归来的大渔船靠不了岸,只能通过小船转运渔获,一艘满载渔获的转运小船,向岸边开了过来。 刹那间,买鱼的、卖鱼的、商贩、老板,拉板车的、挑担的,总之都是“渔婆”,她们迅速冲到船上,抢先买自己想要的渔获,拉板车的、挑担的是帮助及时搬运。 她们说着方言讨价还价,有的和风细雨、有的像吵架一样,交易场面十分热闹。 洽谈成交后,有的把买到的渔获搬到码头栈桥上。 “ 渔婆”们正在搬运。 这船转运的渔获主要有,马鲛鱼、刀鱼、带鱼等。 搬运到栈桥的渔获, 有的需要重新分装,然后过秤,“渔婆”手里拎的是条马鲛鱼。 过完秤的渔获,有的用平板车拉走,有的用三轮车拉走。 又靠岸了一艘转运小船。 这一船转运过来的渔获主要有,小海鱼、花海螺、海虾等。 谈妥了,就搬走。 “嚯”,这俩“渔婆”厉害了,担了五盘货,足有二百五六十斤。 又有一伙卖走货的。 随着一笔笔交易的谈妥,“渔婆”们就一担担的把渔获向岸上担。 又靠岸一艘转运渔获的小船,“渔婆”们又冲了上去。 交易进行中。 伴随着一艘艘转运小船载着渔获的靠岸,一拨拨渔婆们通过热闹的交易过程,把买到的渔获从船上搬运到岸上,分装、过秤,然后再运走,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周而复始…… 再次走到栈桥边看看,这里的“渔婆”们还是在分装、称重,然后用板车或三轮车拉走,抓紧运到市场,趁着渔获新鲜买个好价钱。 分装。 这些渔获已经装箱并且过了秤,正准备装车拉走。 <p class="ql-block">  从白马井渔港回来后,再次看到盘中鲜美可口的海鲜时,不由自主的想起白马井的渔民,男人们劈波斩浪,在海上捕捞作业,而女人们,也就是“渔婆”们更是起早贪晚,吃苦耐劳,在码头上转运、交易渔获,才给人们提供了大海的美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