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京调《梨花颂》是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梅葆玖演唱,属于京歌。</p> <p class="ql-block"> 《梨花颂》为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大唐贵妃是关于杨贵妃的故事,结合梅派剧目《贵妃醉酒》及《太真外传》而成。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梨园始祖唐明皇,和他的妃子杨玉环(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天生丽质,能歌善舞;唐明皇文治武功,还能演戏司鼓。杨玉环天生丽质,被玄宗册封为贵妃,统领后宫。杨玉环初见唐玄宗时,衣道士服,号太真。遂纳入后宫,册封贵妃。杨贵妃色艺倾国,深受宠爱,杨家兄弟姐妹亦因其荫,受封赐爵。因杨贵妃爱吃荔枝,玄宗敕各省贡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p> <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该剧歌舞并重,尤以唱词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且其旋律多有创新,是能从整体上体现梅派神韵和精髓的剧目。此剧结构严谨,词曲典雅,意境深远,回味悠长,感人肺腑。</p> <p class="ql-block">究竟《梨花颂》是"颂"的啥?</p> <p class="ql-block"> 一说:《梨花颂》主要"歌颂"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和真诚的爱,甚至爱到为他做出任何牺牲。杨玉环的天生丽质被誉为“红颜即如祸水1”。描述了梨园始祖唐玄宗和杨贵妃短暂而绚烂的爱情故事,但最终因安史之乱被迫拆散。杨玉环的美丽就像春天的梨花滴上春雨一样艳丽动人,她的陨落令人感到伤感。虽然李隆基是帝王,但他对杨玉环的爱情也是真挚的,这种爱情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梨花颂》是新编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由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背景和情感深沉的京歌。《梨花颂》不仅是对唐玄宗和李隆基之间爱情故事的描绘,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和情感的深刻思考。</p> <p class="ql-block">杨玉环得玄宗赐浴,到长生殿乞巧盟誓,共誓君妃情笃、永世和谐。玄宗终日沉湎酒色,“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贵妃诞辰,欢宴骊宫,翠盘艳舞,赢得君王擂鼓助兴。可是,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这一对美好的姻缘被迫拆散。为了挽救大唐皇帝的命运,杨贵妃挺身而出,马嵬坡上毅然就死,做了安史之乱的替罪羊。后战乱既平,移师回銮,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玄宗昼夜思念,广求方士搜寻玉环魂魄,果得玉环于海上仙山与玉环梦中相会。杨贵妃的一生如此短暂,哪怕曾经绚烂无比,到头来还是难逃厄运。她一生只为三郎 ,可叹三郎也是痴情之人。这天生丽质的人儿,如今留下的是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p> <p class="ql-block">歌词:</p><p class="ql-block">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只为你霓裳羽衣窈窕影只为你彩衣织就红罗裙只为你只为你轻舞飞扬飘天际我这里款款一曲诉深情切莫道佳期如梦难觅寻我分明见你飘飘欲仙展彩屏切莫道云海迢迢星河远我盼相逢金风玉露绕祥云啊……我那天长地久的至爱我那无法倾诉的知音我那天长地久的至爱我那无法倾诉的恋人。</p> <p class="ql-block">谭老师二胡演奏《梨花颂》希望朋友们喜欢</p> <p class="ql-block"> 二说:《大唐贵妃·梨花颂》揭露的是皇帝李隆基重色乱伦祸害大唐百姓。是否值得"颂"?</p><p class="ql-block"> 《梨花颂》里唱的这个故事。杨玉环本是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的正妻。而且已经为李瑁生了两个孩子。李瑁的母亲则是大名鼎鼎的武惠妃。武惠妃为了让儿子李瑁有机会继承大统,不惜用毒计陷害太子李瑛。导致李隆基一日之内赐死三子的人伦惨剧。这件事情过后,武惠妃受到良知谴责,精神恍惚,以致在宫中白日见鬼,不久痛苦死去。</p><p class="ql-block">“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头一句,‘重色’两字加载帝王身上,已是再明显不过的贬抑。如此描写本朝先帝,白居易胆子不小。</p><p class="ql-block">武惠妃死后,六宫三千粉黛,李隆基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倾心的女人。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自己的儿媳妇,寿王妃杨玉环,这才开始了另一番孽缘。</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几乎每个女人都对物质感兴趣。杨玉环为寿王妃时,虽然日子过得不错,但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万千宠爱在一身是无法比较的。伦理上的责任由君王来负责,她只要享受人生就行了。搞不明白的是,即便杨玉环美貌异常,可这是给李隆基生了两个孙子的女人,他如何克服得了伦理障碍,和这个女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杨玉环的受宠,直接带动了两个人物的快速上位。一个是杨玉环的堂哥奸相杨国忠,一个是厚颜无耻,深谙溜须之术的安禄山。这俩人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杨国忠贪婪无耻,安禄山包藏祸心。李林甫一死,再也没有人制衡他们两人。杨国忠和安禄山都在激烈碰撞的路上狂奔。而老朽昏聩的皇帝却认为,自己依然把控一切。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渔阳鼙鼓声中,最终被祸害的是大唐的北方百姓。所以有朋友这样说:这首《梨花颂》,对于向来讲究伦理纲常的中国,唱来实在尴尬。</p> <p class="ql-block"> 《梨花颂》以代表传统文化的京腔京韵开头,又以”我那天长地久的挚爱, 我那无法倾诉的知音“结尾,余音绕梁,给人留下的思考是穿越时空的。</p> <p class="ql-block">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本篇图文多来自网络,谢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