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爷爷,一位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的老人,生前常向我们讲述往昔的故事。那时的我们尚年轻懵懂,未能意识到将他的事迹详细记录下来。如今有了这份心思,却只能凭借记忆的残片和父辈们的讲述,艰难地拼凑起关于爷爷的过往,心中满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15日,爷爷出生于原大定府管下大有里乙甲地名坝子岩洞口,也就是现今的大方县黄泥塘镇安坪村坝子组岩洞口。爷爷那一辈,有一姐五弟。可惜二爷爷早早夭折,不过余下的弟兄几家合在一起,依旧是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后来,因家庭人口众多,生活安排上有所变动,四爷爷、满爷爷和幺爷爷跟随老祖公搬至现在的居住地桠口寨。但初来乍到的那几年,日子过得极为不顺,尤其是满爷爷家,新生儿接连夭折,家中一片冷清,那种绝望与恐惧,让人至今想起仍觉揪心。老祖婆无奈之下说道:“干脆叫大儿家搬过来吧,他家人多,兴许八字能压得住这灾祸!”神奇的是,我们这一大家搬来之后,几个爷爷家果真从此平安顺遂起来。</p><p class="ql-block"> 在爷爷辈的弟兄当中,只有爷爷和幺爷爷读过书。幺爷爷读书最多,年纪最小,性格也最为活泼调皮,且才华出众。可惜天妒英才,他婚后不久便英年早逝。若是幺爷爷当年没有离去,以他的学识,日后说不定会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先生。</p><p class="ql-block"> 爷爷大名叫万兴让,号名万少兵。在过去的岁月里,万少兵这个号名声名远扬,周边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反倒是他的大名,知晓的人寥寥无几,就连身为孙子的我,也是后来才得知。</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早年经历颇为曲折,先是为匪,后又从了军。在幺老威匪帮猖獗之时,由于爷爷念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学识,便被幺老威安排为管事,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改号为万少兵。幺老威姓邓,具体名字已无人知晓,只听闻他是黔西人,是坝子龙塘万五爷家的女婿。凭借着这层亲戚关系,幺老威长期盘踞在坝子龙塘,逐渐纠集起一帮人,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当时正值乱世,为了保护家族不受侵害,在幺老威的怂恿下,爷爷和本家的七八个弟兄一同加入了匪帮。后来,幺老威被抓,据奶奶回忆,他被吊在坡脚的一棵大树桠上遭受抽打,最终在一个凄冷的夜晚,在痛苦的呻吟中死去。幺老威死后,他的手下大多被毕节李奉尧的部队收编,爷爷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李奉尧麾下的一名士兵。</p><p class="ql-block"> 爷爷在那些年里,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其中有一次尤为惊险。一天,他和万忠五爷爷在岔河的一处悬崖上,与另一伙劫匪狭路相逢。双方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一时间枪声此起彼伏,战斗十分激烈。混乱中,一名匪徒趁爷爷不备,猛地冲上前将他紧紧抱住,两人在地上翻滚扭打,眼看着就要滚下悬崖。千钧一发之际,万忠五爷爷及时赶到,他举起枪托,狠狠地砸向匪徒的头部,那匪徒这才缓缓松开了手,爷爷得以死里逃生。</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爷爷落草为寇实在是无奈之举,情有可原。那是时代的悲剧,并非个人的过错。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兵与匪常常狼狈为奸,遭殃的总是普通百姓。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自己不够强大,家族和家人就难免会遭受欺凌。当年若不是爷爷和几个本家弟兄的勇猛,本家的部分男丁恐怕早就被抓去当兵,或是受尽他人的欺压。</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夜晚,国民党派人想来万家抓壮丁。爷爷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本家弟兄暗藏利器,严阵以待,准备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那些兵察觉到情况不妙,忌惮爷爷等人的气势,最终没敢轻举妄动,只能灰溜溜地离去。</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同辈弟兄万少明,曾在石板井被兵抓住,险些被枪毙。爷爷见此情形,毫不犹豫地拉开枪栓,子弹上膛,大步闯入现场,怒吼道:“他妈的谁敢动我家万少明,老子要他的命!”那些兵被爷爷的气势所震慑,不敢再有动作,只能乖乖放人。</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爷爷的另一位同辈弟兄被兵追杀,逃到了岩洞口。爷爷不顾危险,组织本家弟兄将他藏在躲兵洞,还轮流为他送饭,保障他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爷爷解甲归田,开启了撵马为生的日子。他曾驼过煤,赶过马车,过上了普通百姓的安稳生活,尽享儿女们的敬爱与关怀。这样的生活,平淡却充满温馨,再也不用过那种打打杀杀、提心吊胆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由于爷爷读过几年私塾,毛笔字写得还可以,有不错的书法功底。自归田之后,每年的七月半,爷爷都会耐心地教儿孙们封包写包。如今,寨上许多会写包的人,大多都是爷爷教的。</p><p class="ql-block"> 爷爷还特别喜爱打金牌,即便到了八十高龄,仍常常走村串寨,去找老朋友们玩上几局。有时一玩就是两三天才回家,至于输赢多少,他从不挂在嘴边,只要他玩得开心,儿孙们也都由着他。</p><p class="ql-block"> 2009年7月10日,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一天,爷爷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大早,爷爷还像往常一样,忙着给已故的先辈们封包。到了中午时分,爷爷突然摇晃了几下脑袋,堂弟察觉异样,赶忙上前询问,却发现爷爷只会摇头,已无法言语。堂弟急忙呼喊家人,将爷爷抱到床上躺下。那时我刚好从黄泥塘回来,正在万廷书家吃酒。二叔打来电话,说爷爷不行了,让我赶紧回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我和朝全大叔匆匆赶回家,还不到半小时,爷爷就因突发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从此,爷爷与我们阴阳两隔,再不相见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我们快二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清晰浮现;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也总是不经意间勾起我的回忆。关于爷爷的功过是非,作为孙辈的我们,难以妄加评判。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和睦亲族、全力维护家人的精神,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编者:坝子万杰</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u> 编后: 我不认为爷爷的事迹有多不体面,即便当时他有所不对,但那不是他的错,是时代造就的局势,当时乃战乱时期,你若不强大,你的家族你的家人便会受欺凌,受打压!勉强将爷爷的经历拼凑成文,不是为了宣扬什么,而是为了让他的子孙后代铭记经典,去其槽粕,取其优点,教化后人……</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