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军团为何才有仨红军连

海在呼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当兵来到了步兵第五七二团一营一连二排四班,连长王景新指导员朱志平和班长温献生便告知,我们这是红军团红军连,团的前身是红十三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年年底在新宾县木奇公社支农,因我参加过团里的报道学习班,又在前几天打坦克训练中伤了腿,所以连里叫我在连部搞报道,没跟班排下到生产队去包队,而是和连部的文书、卫生员一起参加公社领导班子的整党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宾县全境都是大山区。木奇公社所在地是从南杂木到新宾县城公路中间的一个小镇,西边的南杂木有火车站,东边的县城不通火车,一条三五百米的公路贯通东西,只有一个卖货的供销社商店和一个小照相馆,公社社部在路南几座平房围起的小院子里,全镇没楼房,都是青砖青瓦的老式平房,我们连部被安排在社部和供销社的宿舍住。连炊事班也下去包队了,我们几人吃饭就在社部食堂,每天要烧火炕取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师政委马海臣来连里蹲点,和我们在公社连部同吃同住。一天晚上他说过几天要去二连再蹲几天:“一连二连都是红军连,一连是连年‘四好连队’,二连呢一直不沾四好边儿,所以我想叫一连二连两个红军连队搞一帮一、一对红,争取叫二连也尽快评上‘四好连队’。这样,我们师这几个红军连就都可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我才知道,原来红军连队还真是比较金贵,全团就仨红军连,全师可能也没几个。二团这3个红军连,一连二连在一营,四连在二营,三营没有红军连,一团和三团不知道有没有。当时我有点纳闷儿:一个红军团二十几个连队,怎么只有3个红军连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无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5年全军开展纪念长征40周年活动,团党委安排俱乐部拿出从宽甸老营房搬到丹东新营房、尘封了十余年的展板,重开了团史展览室。由此展览,我初步知道了红十三团的光荣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记忆中团史展览版最上面的两张百色起义领导人照片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1976年全军“消肿”整编,全师改乙种步兵师编制,全团连队减一半:团直5个连变2个连,各营由5个连减为3个连,上级说一营仨步兵连中俩红军连和双大功连三连,都不能减掉,再说3个营都应有个红军连,红一连调三营改成红七连,原七连撤销;红二连、红四连不动;原双大功三连改为一连;原五连调出到军坦克团;原八连与五七三团五连互换;各营机枪连炮兵连合为机炮连。这样全团步兵连从9个减为6个,而且非红军连即大功连。调出去的五、八2个连也都是大功连,在军史上有浓重一笔,是不该减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那年,我调到早已是先进连队的红二连,不久又调师组织科。组织科老副科长郭学惠可是见过大世面的,曾在“林办”当过几年秘书。此时他已离开现职在机关办公楼四楼军史办整理师史,我没事就去他那求教,接触师团史料多了,对为何只有仨红军连的事慢慢才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底为啥1个红军团才有3个红军连?实际上这就是部队整编来整编去的一个结果。红军连,应该就是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有几个连才能算数。这事呢,得扒扒五七二团老底子,从1929年底红七军开始算起——溯本清源,捋一捋整个的发展演变历史就知道之所以只有3个红军连,实际上反映了我们这支队伍艰苦奋斗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这个队伍在红军时期从军变为师,从师变为团,最后又从团变为营,唉!队伍一步比一步小,简直令人沮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91年3月出差南宁,正好去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并拍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9年12月11日由邓斌(小平)和张云逸等领导发动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辖三个纵队计2800余人。紧接着邓斌(小平)又和李明瑞、俞作豫等于1930年2月1日发动龙州起义,成立了红八军。没过几天红八军与围剿来敌激战,败出龙州,1930年11月,其残部400人(一说700人)并入红七军,两个军变一个军。此时红七军根据9月中央</span>指示,要<span style="font-size:20px;">打柳州等大城市,整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师,计7000余人。1931年1月离开百色根据地,进攻受损,剩3500人,取消师,缩编为五十五、五十八团两个团,败走江西。这一路万余里,史称“小长征”。7月22日,仅剩2000多人的红七军同中央红军会合,编入红三军团,辖五十五、五十六、五十八3个团,其中新编的五十六团是其他部队调入的。此时正赶上第三次反围剿,胜,1932年2月又增编了五十九团。接着就是6月开始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受损伤亡较大,原来的4个团已无法继续保留,一年后的1933年6月又整编,取消军,红七军和江西的红二十一军合编为红三军团五师,两个军变一个师,辖十三、十四、十五团。李天佑(原五十五团团长)为十三团团长、毛贲虎为政委。然后便开始了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初期,依旧是败多胜少损失惨重,1934年底湘江战后,从中央苏区出发时的8万红军锐减至3万。1935年1月遵义会议,2月扎西整编精干队伍,红三军团取消师级编制,五师缩编为十三团,原五师师长彭雪枫任团长、李干辉(后张爱萍)任政委,后胡耀邦也被下放来团里任党总支书记。此时的红十三团融有前红七军、红八军和红二十一军3个军的基因,老兵已不多矣。9月哈达铺整编又改为二纵队(原红三军团)十三大队,仅辖4个连,大队长陈赓、政治委员邓飞。后十三大队划归一纵队(原一军团),编为一师十三团(亦称二团),仍辖4个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这样一次次的缩编,实际上是官兵一批批的牺牲部队一次次的减员,10月到达陕北时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仅剩下7200人。此时的十三团还保留有团的建制,应该就算是福大命大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全民抗战统一战线形成,8月22日红军在陕西三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十三团(二团)从团又变成营,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二营,原红一师师长杨成武任团长。二营营长季光顺、教导员匡唐伟。此次整编全营4个步兵连,倒也名实相符,但彻底没有了红军称号,都是八路军。从红一师二团到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二营,顺应下来为4个连建制,这4个连就是后来团里的红军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问题来了:当时改编为何不多编些连队呢?还有,现在全团是3个红军连,另一个连去哪了?细细查来方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改编成国军是我党中央为抗日统一战线而做的决策,前后经过5次谈判,开始我们提出的方案是编4个军,老蒋不干,只许编2个师,周恩来为此事都去南京找老蒋面谈,也不行。结果到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战“后,老蒋迫于巨大的外敌压力才吐口可编为第八路军、辖3个师6个旅12个团,还不许我有总指挥部。我党同意了,自己按此数量定编,先行落实,红一、二、四方面军据国民政府军委会下发的改编命令,分别定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级别方面讲,红军改编八路军的3个师属于丙种师,是国民革命军师一级最小的编制。因为国军部队在1928年“军事编遣会议”后就把整个陆军师划分为甲、乙、丙3个等级;其中甲种师配备3个旅9个团,主要适用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乙种师配备3个旅6个团,主要适用于晋军、川军、滇军、桂军等地方派系军队;最低配的丙种师,只配备2个旅4个团,则给了红军改编来的八路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番号方面讲,红军改编的八路军番号是刚被撤销的原陈济棠粤军番号,而下辖3个师的番号,全属于原东北军番号,其中一一五师隶属于东北军六十七军、一二零师隶属于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二九师隶属于东北军五十三军。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报复,对张学良东北军大刀阔斧缩编裁军,17个步兵师减成10个,裁撤7个师的番号,其中就包括八路军所使用的这3个师番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蒋的心思说白了是想借编制来压缩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兵力数量。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把进不去正式编制的部队搞成独立团教导团,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渡过黄河了。就这样,我响当当的红一军团红一师就成了独立团,而二团(十三团)则成了辖4个连的二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纪念会上老部队赠送的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百色拉起队伍不到8年时间里,由军到师到团再到营,一次次的血战一次次的缩编,我们这支队伍哦成长的着实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说当时骗过老蒋9月渡黄河开到太行山成立晋察冀军区,12月独立团即恢复独立师名号,二营也随之扩编恢复成二团,开始在一分区后到三分区。1939年3月正规化整编,团又并入了几支抗日游击队,编制了3个营12个连,连队多了但出身红军的连却无法再增加,只能有4个,新建连都叫八路军而没有前身红军的历史了。之后在与日军战斗中又经多次扩编缩编,基本上没有大动过筋骨,团的架子不变连队时多时少,可红军连数没变。当初出身红军的4个连也并非顺序排下来,而是分分合合变来变去,如二连就曾经是八连、三连等,直到1943年底全团又缩编</span>为小团,辖4个步兵连加2个直属连,这4个红军连<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本固定下来没再变。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扩编,小团变大团,又增加了营这一级,每营3个连;1946年8月改教导旅时调1个连去了三团(后为五七三团七连),一、二、四连则留在二团分属一二营(1976年整编后则分属3个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师组织科时还看到了一份1964年申请红军团身份的报告,抬头写的是“国防部“,落款是一九一师,用复写纸手写的,可能是一式几份留存的一份。年代久远字迹都有些模糊,当年连师一级也无打字机,还手写报告也够可以的了。记得报告中说曾拿着考证的部队沿革史找过杨成武副总长求证,杨说,我从陕北带了两个团过黄河,那个一团在广州军区已经是红军团了,你们这个二团也应该是红军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4年国防部授予五七二团红军团称号应该就是对这份报告的批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8年4月回老部队,红军连队门前的传统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年的团司政机关办公房,后做了荣誉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当年呆过的的红军连新营房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旅军史馆中的所属红军连图版(局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十年代整编后师改旅团改营,全旅共有8个红军连,其中原五七一团4个、五七二团3个、五七三团1个。上图中飘扬旗帜上写的二营红四连红五连和机炮连就是原五七二团的3个红军连,左下角的“硬骨头式连队”(此名经时任连长的张立国更正应为“学习硬骨头六连先进连”)即原五七三团红七连。这4个连队是当年红军在陕西三原改编为八路军时保留下来的源自百色起义的红十三团(二团)连队。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俩连是原五七一团的红军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底旅里在蛤蟆塘老营房搞了次纪念百色起义暨二营(原五七二团)诞生80周年的活动,不少曾在该团工作过的老首长老战友都去参加了。我们沈阳的十来个战友也在老团长何学源带领下冒着严寒应邀前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寒风中受到干部战士们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9年12月30日在蛤蟆塘老营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临走时与新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的八路军独立团二营如今依旧改编为二营,兜兜转转一圈下来似乎回到了1937年8月红军整编为八路军时的原点,这还真有点意思。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年又查了一下原沈阳军区编写的《红星闪闪》(红军团队档案),书中记有所属各部队中的6个红军团(未包括五七一团)和14个红军连史料,只有1个三四九团有4个红军连,其余每团不过1至3个红军连。估计五七一团红军团身份认证较晚,故该书中只有它二连四连2个红军连的史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个红军团为何只有3个红军连?求解查证这一路,深感我军历程之艰辛和1937年8月那次改编的影响之深,惟愿红军精神传统赓续长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时至甲辰清明,谨以此文向无数先烈和我老部队致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