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教堂面面观

时空踏歌

<p class="ql-block">回国3天,虽然7个小时的时差尚未倒过来,但西班牙那充满异域风情又绚丽多姿的历史、艺术、人物和宫殿、教堂、城堡等文化精华,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是日,请看官随我走进那一座座震撼的西班牙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提起教堂,人们不期然总会想到它宏伟的外观、精美的殿内,以及其教化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西班牙,教堂既是生之地,亦是死之往。</p> <p class="ql-block">人们洗礼于斯,安息于斯,升天于斯,在西班牙人的生命轮回中,教堂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古时代的建筑象征,走近那些精巧华丽的教堂,可让你领略西班牙迷人的风貌,了解西班牙幽深的历史,并洞悉它深刻而富于启示的社会演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教会建筑壮丽的教堂以赞美上帝,祈求赐福于天下众生。</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地中海半岛上,城镇之间竞相兴建宏伟的大教堂,让高耸的螺塔伸往天际。</p> <p class="ql-block">那时,兴建大教堂需要集结庞大的资金,并耗费上百年的时间来建造,而那些散布在乡间田野中的小教堂又寄托了信徒们多少希望和祈祷。</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教堂承载了西班牙人的生生死死,因而生人们才将教堂营造得如此气势恢宏,不同凡响。</p> <p class="ql-block">后人往往对西班牙许多教堂的建造过程何以旷日持久、耗尽资财匪夷所思、难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但当你造访过那些造诣极高的建筑艺术,这些疑问便会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首访一座未完工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和世界遗产——圣家族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坐落在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市中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天主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座尚未完工的系统工程体现了对信仰和建筑美学的执着,是安东尼·高迪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艺术与建筑结合的典范,设计中富含深刻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2005年,大教堂耶稣诞生的立面和地下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平面图基于拉丁十字架形状,被三个装饰华丽的门廊环绕。东面的立面名为“诞生立面”,上面刻画有庆祝耶稣诞生的场景;西面则设有“受难立面”,描绘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情形;而主入口处的是“荣耀立面”,展现人类对神性荣耀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其中,耶稣塔高度达170米,成为教堂最醒目的标志,而主拱顶的高度为33米,正好是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圣教堂不只是天主教徒祈祷和举行弥撒的圣地,它还旨在通过丰富的象征性建筑元素展示基督教的核心教义,让信众与访客皆能体悟到信仰的深度与艺术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没去过塞维利亚的人,是没见过世面的。”那么,我们就来欣赏一座大型哥特式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亦称“希拉尔达大教堂”),它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区省会城市塞维利亚市内的著名宗教名胜,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十五世纪时大教堂曾一度荒废,后来成为几世纪以来基督徒最大的宗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这座教堂中。他的墓碑上的碑文是这样写的:“这里躺着一位英雄,他改变了人类对地球的认知。这里躺着一位魔鬼,他的出现给美洲带来了灾难和痛苦”。</p> <p class="ql-block">罗马教皇保罗二世曾于1982年和1993年二次造访塞维利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大教堂曾是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宗教建筑,13-16世纪穆瓦希德文明和安达卢西亚基督教文明的非同寻常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座被菲力二世誉为“天使的杰作”的大教堂,自国王亲自铺下第一块奠基石起,到1567年竣工,前后历时三个多世纪。</p> <p class="ql-block">其建设历经穆德哈尔、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等各个时期,以及最后试图结束上述所有风格的简单纯净建筑期。</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属于西班牙哥特式艺术鼎盛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元素,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历代赞美该大教堂的诗篇不绝如缕:“优雅并装饰”石头的和谐、“石头和光线的交响乐”、“需要世纪的力量来创造一朵艳丽的哥特之花,比巴西的森林还要复杂”云云。</p> <p class="ql-block">再来看,坐落于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首府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广场上的皮拉尔圣母圣殿主教堂。它是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供奉皮拉尔圣母,被誉为历史上第一座圣母堂。</p> <p class="ql-block">皮拉尔圣母意为“柱子圣母”,相传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圣雅各传教至萨拉戈萨,在公元40年1月2日见到圣母玛利亚在一根柱子上显灵,要他将基督教带给这个国家,据称这是她升天之前唯一的一次显灵。</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兴建于1681年到1872年,为巴洛克建筑风格,由一个中殿、两个走廊和两个用砖建成的小礼拜堂组成,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内战时期,3枚炸弹投在了教堂屋顶,却一枚都未爆炸。目前两枚炸弹悬挂在大教堂的墙壁上,向世人述说着圣母的神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继续去观赏于1262年以传统的哥特式风格开始修建、至1426年完工的圣玛丽亚大教堂。它坐落于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海港的瓦伦西亚。</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虽然以哥特式为主,但在经历了多次改建(哥特式、罗马式和巴洛克式)后,融合了多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面向萨拉格萨广场的西侧是巴洛克风格,而南门是罗马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的核心是至今尚未完成的15世纪八角钟楼,被称为米格雷特。</p> <p class="ql-block">构成大教堂的小教堂、彩色玻璃窗和绘画均见证了其峥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大教堂里,最可观的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中描绘的、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圣杯”。</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教堂林林总总,璀璨多姿,举不胜举,其中有14座大教堂均被列为世界遗产。它们虽然是凝固不动的建筑,却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与艺术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向前追溯,那些粘土雕塑的工艺、五彩花砖的拼贴,不难看出阿拉伯艺术风格在欧洲特别是在西班牙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往后延伸,在这片国土上成就的毕加索、米罗、达利这些艺术大师,继承和发扬了高迪创造的新现代主义,将奇幻的抽象艺术与象征风格一路引领至今天。</p> <p class="ql-block">也许,这一座座教堂成为一个永不枯竭的艺术建筑工程,成为像大自然一样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我想,这正是高迪将大教堂设计为“石头制成的圣经”的初衷吧: 他的建筑语言里,直线属于人类,曲线献给上帝。</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像那般建造耗时动辄几个世纪的,在这个风情万种的国度并不鲜见。真可谓: 人类害怕时间,时间害怕西班牙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教堂前,不断仰望,没有望见传说中的天堂,也猜不透那些匠人天才般的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但我能够观照到自己的内心,以及对于宇宙与人类的一点点思索。</p> <p class="ql-block">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生命在成长,生活在继续,有没有一定要到某一个点就是圆满,就是夫复何求?</p> <p class="ql-block">人生永远在完成与未完成之间,在刹那与永恒之间既平衡又取舍。</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应该停下脚步,今天比昨天更丰盈,明朝比今昔更值得期许。但永远,是这样的未竟之美……</p> <p class="ql-block">作者: 万贻平,江西南昌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新时代摄影》杂志签约摄影师,《人民摄影报》特约摄影师。从事业余摄影7年多来,致力于人文与风光摄影原创,截止目前,有30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入展、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