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岩下鱼水情——谭震林北坑村遇险记

阳明问道

<p class="ql-block">  谭震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同志在闽西曾经担任过福建省军区司令员、政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主力红军长征后,谭震林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5月,谭震林来到双髻山,与廖海涛、黄火星等一起,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双髻山坚持斗争期间,谭震林曾经三次遇险,我即将讲述的是谭震林在溪口镇北坑村遇险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1936年春夏间的某一天,谭震林与前来“搜剿”的国民党保安十八团罗某人部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因敌众我寡,谭震林不敢恋战,命令队伍边打边疏散转移,谭震林和另一名战士跟着一个为游击队送粮食物资的当地群众罗安旺撤离。当走到溪口镇北坑村附近时,一阵密集的子弹射来,罗安旺当场牺牲,谭震林也受伤了,他试图挣扎着站起来,却无济于事。后面追兵吆喝着逼近,并继续朝这里开枪射击。另一名游击队战士,一边要开枪阻击敌兵,一边又想搀扶起谭震林,处境万分危险。紧急关头,只见一个身影快速跑到谭震林身旁,利索地背起他,对那战士说:“快,跟我来!”他们七拐八拐,很快摆脱了追兵,转到一处怪石嶙峋的地方,钻进一个叫老鹰岩的山洞里。原来,北坑村邱氏兄弟中的老四邱芳院今天上山挑土纸原料,路过这里听到“砰砰”的枪声,便躲进一个石旯旮里避枪弹,并观察外面动静,刚才的危急情况恰好被他看到了。在山洞里,邱芳院为谭震林简单包扎伤口后,走出洞外很快抱回一大摞干茅草,给谭震林铺了一个床摊,然后说:“我回去弄点草药和吃的来,你们安心在这里等。”不久,邱芳院回家找草药煎了药汤,装了一大竹茶筒,并带上饭菜,返回老鹰岩山洞里,为谭震林清洗伤口,敷上草药。以后10多天,邱芳院兄弟几个天天轮换着到山洞里,为谭震林送饭菜,帮忙处理伤口,换敷药物。经过邱氏兄弟的精心照料,谭震林的伤口很快好转。离开山洞时,谭震林紧紧握住邱氏兄弟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的相救之恩,我永远不忘!”</p><p class="ql-block"> 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来闽西时,谭震林特地捎信给他当年的战友,时任中共龙岩地委书记的罗炳钦同志,嘱托他要专门带中央慰问团的同志去寻找和慰问邱氏兄弟。遗憾的是,1936年冬,邱氏兄弟被国民党反动派以“有通匪济匪之嫌”的罪名,烧掉了全部房屋,掠去了全部家产,并被赶出了北坑村。从此,邱氏兄弟无家可归,一无所有,在饥寒交迫、贫病交加中挣扎几年后,未到解放即先后去世,令人扼腕痛惜。</p><p class="ql-block"> 三年游击战争,是谭震林一生中经历的最艰难、最难忘的日子,闽西人民特别是溪口人民,是他最思念、最感恩的亲人。解放后谭震林经常说道:“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环境那样险恶,怎么坚持下来的?就是靠群众。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就站不住脚,吃不上饭,无法活下来!”谭震林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谭震林一样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邱氏四兄弟一样不畏强暴、对党衷心拥护的苏区革命群众,闽西革命的火种才得以保存,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才得以取得伟大胜利,闽西才得以赢得20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赞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