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烈士遗书

乐在其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节前,在网络上读到两封烈士遗书。那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许许多多平凡的战士,筑就了“不怕死、不怕苦、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写就了不朽的传奇。他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是全民族的榜样!以下两封遗书,读来催人泪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牛智强的遗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牛智强1967年8月生,河南省郑州市人。1984年1月入伍,成为南京军区1军1师1团1连一名普通战士。1985年初跟随部队开赴对越战争前线。战前,按照规定都要留下遗书。1985年1月16日,牛智强在坚守116号高地前无名3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时年仅18岁。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他在部队开赴前线参战前留给家人的遗书,表现了一个人民战士从容面对生死,坚定走向战场,为祖国和人民安宁幸福赴汤蹈火,不惜付出生命的坚定决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妈妈、哥嫂、姐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你们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了。写下这封信,放进了大哥给我买的那个提包里。一件棉衣给妈穿,棉裤给二哥留着,一双新的解放鞋(鞋里有25元)给大哥大嫂留着,我穿一双旧的就中了。一件的确良军上衣给三哥留着,姐呀,你别伤心,弟没有东西给你了。我当兵时间太短,发的衣服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牺牲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嫂、姐,我走了。咱爸死的早,妈吃苦太多,千万别让她伤心,咱妈就交给你们了。听老兵说,战士如果牺牲,国家会补给500元钱。这500元钱妈留100,大哥100,二哥100,三哥100,姐100,就写这些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妈,昨晚我睡不着。自个到山上向着北方咱家的方向跪下给您叩了十八个头。我今年十八岁,一年磕一个头,报娘的养育之恩。别的,儿实在写不下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儿跪,再叩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遗书,有网友提议:能不能把这个写入小学教科书需要全篇默写的那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烈士李庆轩的遗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英勇的小战士李庆轩入伍的第一年,恰好是“老山轮战”开启的第二年。原本正值青春大好年岁的他,应该参加高考,可是当他听到中越边境战事紧迫,急需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战士之时,李庆轩便毅然决然放弃高考,参加了保家卫国的队伍。报名的时候,李庆轩“拔高”了自己的年龄。在他看来,年龄的高低没有关系,只要是有行动能力,就必须秉承家国意识,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作出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很快,济南军区就接到了调令,根据中央的指示,由济南军区接替老山轮战的工作,并完成一系列相关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庆轩坚决要求将自己调往前线,在他的真诚打动之下,上级只好将李庆轩安排在一个机枪营。来到老山附近的一个月之后,李庆轩所在的机枪营接到任务,在当天晚上,将老山的395高地拿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老山的战斗非常激烈,很多战士可能是一去不回,所以在每次任务出发之前,上级都会让战士们写下遗书。当天,上级就给每个战士发了两包烟和六块糖果。李庆轩没有抽烟的习惯,他便将六块糖果吃掉,将香烟和遗书装在了一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李庆轩跟随队伍一起行动,几人依靠着越军挖的坑道,躲过了一劫,不幸的是两名战友在扫射当中受了伤。越军眼见自己的扫射没有效果,又朝几人丢来手榴弹,由于坑道狭小,再加上有伤员,躲避肯定来不及了。在情急之下,李庆轩一咬牙直接张开手臂,将战友护在自己的怀中,弹片飞溅,顿时将他炸得血肉模糊,肠子也流出来了,几名战友却因此幸存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友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见了两包烟和一纸简单的遗书。上面写着:“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请抽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庆轩牺牲后,部队根据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行为给他追记一等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两位烈士,他们牺牲时都才十七、八岁的年龄,都还是个孩子。可是他们走进军营,他们就成了战士,走上了战场他们就成了英雄!是啊,军营里就从来没有孩子,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军人的坚强,军人的刚毅。十八岁的他们,还有同他们一样的无数战士,就这样坚定地走向了南疆燃烧的前沿阵地,从此化成了永远守卫南疆边境的英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把十八岁的风采,镌刻在南疆的焦土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枪声嘶鸣弹片横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用十八岁的年华、用生命谱写着安宁的序曲和繁荣的强音;十八岁,他们学会了写“遗书”,经历了给亲人留下难得的笑容“遗像”的珍贵彩排;十八岁,他们知道了大爱无疆,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从未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未亲眼见到枪林弹雨中的伤亡、从未体验过什么叫“百米生死线”,所谓和平盛世,不过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任何年代,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默默无闻、奉献青春、牺牲生命的军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让我们记住这群人——参战军人,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对越自卫反击战!</b></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资料编辑:参战退役军人尹德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