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观光之妈祖信俗

<p class="ql-block">  湄洲岛,这座福建莆田的旅游胜地,不仅有令人神往的海岛奇丽风光,更重要的她是航海守护女神“妈祖”的故乡,这里有许多关于她的传说、遗迹。</p><p class="ql-block">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p><p class="ql-block">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父母信佛,梦观音赐药而生之,上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八岁从师,十岁信佛,十三岁习法术。自幼聪明颖悟,记忆力强,能过目不忘。传说她善观天文,能预测海上风暴,乡亲们出海前多会让她看看是否吉利;而且精通医理,免费给人看病,手到病除;感知海难发生、能息风安澜、飞身渡海救人。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在出海救助海难幸存渔民时被折断倒下的桅杆砸到不幸遇难,年仅28岁,而盛装登山石“升天”为神。湄洲渔民为纪念这位好姑娘,在岛上为她建庙并奉为海神,立有巨大的石像。宋、元、明、清历代均有褒封,清封“天上圣母”。 千百年来从全世界到这里来祭祀她的信众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2009年,妈祖信俗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的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到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p> <p class="ql-block">  作为内地人,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宗教、神明信俗可能更多的是佛教、道教、龙王、山神、土地公等。而对“妈祖”信俗知之甚少,甚至很少听说过。</p><p class="ql-block"> 2012年,随着刘涛主演的电视剧《妈祖》上映,妈祖信俗应该被更多内陆人所知晓。</p><p class="ql-block"> 妈祖是海神,因此妈祖庙(妈祖阁)大多建在沿海地区,但内陆腹地也有。听说在山西五台山北麓好像就有一座。</p> <p class="ql-block">湄洲岛客运码头边有公交车、景区电瓶车通往各个景点、当地居民还有两轮电动车出租,岛上交通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公交车第一站就是“妈祖祖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妈祖祖庙牌坊。牌坊前两只硕大的石龟(赑屃)驮着一对石碑,上书“湄洲妈祖灵通华夏,寸草微忱永昭屃赑(xìbì)”。</p><p class="ql-block">正面柱子上的楹联“天降神女息浪安澜慈心千古呈瑞象,地应信众尽虔至诚香烟万里化祥云”由冯骥才题写,柱子背面的楹联“大爱无疆千年妈祖施天泽;悲心有愿两岸同胞庆海平”由陈章汉题写,两幅楹联均为名家作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航海技术没现代发达,出海渔船主要是用木材建造(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也是木船),动力靠风力推动风帆加人工划动。在海上讨生活的渔民们往往很难预测、防范变幻莫测的恶劣气候带来的灾难,于是便企盼能得到神灵庇佑、满载而归、平安归来。</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渔民们都期望会有一位“海上女神”,能踩席渡海,护佑自己海途一帆风顺,能息浪安澜救己于危难。睿智、勇敢、善良、大爱、法力无边的妈祖便是这样的神灵!于是四海共仰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俗逐渐从福建而传入两广、江浙地区。漂洋过海求发展的华人又把这个信俗带到了世界各地,而各地信众常常来到湄洲祖庙谒祖、分神。</p> <p class="ql-block">妈祖祖庙景区导览图,标有两条中轴线:分东、西两条。西中轴线主要是古建遗迹和上世纪恢复重建的各种庙宇建筑物——依次为牌坊、山门、圣旨门、钟鼓楼、祖庙正殿;东线跟西线的建筑物功能差不多,应是本世纪兴建的,但该线正殿后方山顶立有妈祖信俗的标志性建筑——巨大的妈祖石像!</p> <p class="ql-block">  过了牌坊,两侧的长廊雕梁画栋,两排古榕高大挺拔,与大牌坊融为一体,构成祖庙的第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一般的寺庙山门多只有一拱、三拱,而妈祖祖庙山门有五拱。这是因为妈祖被皇帝褒封为至高无上的“天后”,是位阶最高的女海神,所以祖庙的建筑规格可参照皇家寺院规制。</p> <p class="ql-block">  过了山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圣旨门”!其三开三重檐,巍峨壮观,正中悬挂“圣旨”匾额,是为纪念历代皇帝36次褒封妈祖颁发圣旨而建。</p> <p class="ql-block">湄洲祖庙重新修建碑记</p> <p class="ql-block">圣旨门内侧</p> <p class="ql-block">鼓楼右侧建有“圣父母祠”,专门用来祭祀妈祖父母的。大门门框上贴有一副对联:“父恩若厚德载物,母爱似上善若水”,恰如其分,令人感怀!</p> <p class="ql-block">出得圣父母祠,偶遇一队游学的学生路过,联想刚才门框上的对联,现在的孩子是真幸福啊!</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是清代建筑,再拾级而上就到了正殿!巍峨壮观!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正殿原为“朝天阁”,是明永乐初郑和奉旨遣官建造。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总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姚启圣改建为正殿,保留清初建筑风格!供奉妈祖及陪神。</p> <p class="ql-block">正殿匾额“泽施四海”</p> <p class="ql-block">正殿后方的“朝天阁”</p> <p class="ql-block">这是正殿右侧的“天后宫”,宫门左右侧墙壁上绘有“郑和下西洋妈祖显圣风平浪静请旨褒封”、“施琅奉旨收复台湾”的故事以及“千里眼”、“万里耳”神像的彩画。“千里眼”和“万里耳”两尊神是妈祖的得力干将,专为妈祖掌握海上风浪情报的!</p> <p class="ql-block">在天后宫的后面有妈祖升天洞古迹!传说这里是妈祖九月初九遇难后羽化升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朝天阁往东到妈祖石像的路上,可以看到“慈孝洞”(可能考虑安全因素封闭了)以及一些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妈祖石像庄重肃穆,头戴冠冕、身披霞帔、手持如意、面朝大海,安详而坚毅。</p> <p class="ql-block">石像前的大海风平浪静!景色怡然!</p> <p class="ql-block">从石像顺东中轴线往下走,左侧山坡上可见硕大的“福、禄、寿”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东牌坊</p> <p class="ql-block">东牌坊前的大戏台、广场</p> <p class="ql-block">从妈祖祖庙出来,骑上租来的“小毛驴”一路向南,下一站:天妃故里,距离祖庙2km。</p> <p class="ql-block">  “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内现已建成大牌坊、盼归亭、平安塔及妈祖文化源流馆、林默塑像等景观设施,源流馆里保存有诸多与妈祖相关的重要文物。这些建筑看起来都是新建的,精雕细作。但“妈祖故居”显然是重建的,不是遗迹。她出生在上林村但究竟在哪个地方,无法考证。</p> <p class="ql-block">“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远眺平安塔</p> <p class="ql-block">平安塔前“妈祖出巡、四海升平!”影壁</p> <p class="ql-block">平安塔</p> <p class="ql-block">手持海灯的林默铜像!</p> <p class="ql-block">盼归亭</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妈祖平安里</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为电视剧《妈祖》搭建的拍摄基地!有妈祖家所在的渔村、林家及邻居们的民居等,展现了宋代闽南渔村景致、民居风格和风俗习性。</p> <p class="ql-block">林家院落!</p> <p class="ql-block">正厅</p> <p class="ql-block">林默闺房</p> <p class="ql-block">木躺椅</p> <p class="ql-block">邻居家之一院落</p> <p class="ql-block">村外的海滩,景色优美!</p> <p class="ql-block">  湄洲岛上观光妈祖信俗文化景点精华主要在这几个地方。一路走下来,深深体会到沿海地区民众对妈祖的热爱与敬仰,对妈祖信仰的虔诚,这个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保护好!</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位伟大的航海保护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