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营巷游记

国宝

<p class="ql-block">小营巷是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中段通往直大方伯的一条小巷,据《杭州与西湖史话》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二次攻克杭州后,镇守杭州的太平军主将听王陈炳文,在此设指挥部,俗称听王府。小营巷即因曾为太平军营地而得名。小营巷百分之七十为历史建筑,街巷院落格局和粉墙黛瓦建筑特色保存完好,为杭城现存不多、极具杭州传统风格的坊巷。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小营巷视察卫生工作,更使小营巷蜚声中外,被称为"江南第一名巷"。巷内民居轮廓分明 整洁漂亮,古色古香,既有白墙黑瓦的老墙门,也有青砖实叠的西式小楼;既有王府、公馆的深深庭院,也有普通民居的小小天井;旧巷老街,古树名木,高墙深院,矮屋平房,还有那一口一口的水井,基调或灰白、或青翠、或黛黑。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太平天国听王府、钱学森故居、小营公园胡宅、方谷园7号别墅等院润插其间,构成一幅具有小营巷独特历史印记的"武林坊巷图</p> <p class="ql-block">文明驿站</p> <p class="ql-block">热情为游客服务的义工大姐</p> <p class="ql-block">红书房</p> <p class="ql-block">胡宅是杭州为数不多的一处结构庞大的中式建筑群。原为民国时期杭州著名实业家胡迪生家族的聚居处。胡宅占地数亩,为胡祖上所置。1895年前后陆续建房,最终形成坐北朝南的五进院落 十个墙门,两层楼房,数十间房,面积千余平方米的大院。大院之大,南为方谷园,西是马市街小营公园,北邻小营巷,东近银枪班巷,涵盖方谷园8号、小营公园13号、14号、 号、16号、17号 18号、19号、20号、21号……可见规模 宏大。不仅如此,胡宅遵循江南传统民居的营造方法,大到院落、天井、道路、门墙、水井等大件巨制都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 小至窗户、台阶、瓦片、插销、门槛等也精心制作,透发能工巧匠浓郁的艺术气息。如此规模的深宅大院,在杭州已不甚多见。</p> <p class="ql-block">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杭州实践展</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生前系原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的九大至十二大代表。他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原声</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听王府</p> <p class="ql-block">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位于上城区方谷园3号。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项目,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采用了传统和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化手段相结合的展示手法生动再现了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创建、发展、壮大以及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的全过程。全馆共分为潮起钱塘、星火钱塘、奔腾钱塘和今日钱塘四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四人蜡像群雕。它还原了1922年9月初的一天中共杭州小组诞生时的场景。杭州党小组的创始人梅坤,党小组组长于树德,成员金佛庄、沈干城,四位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1958年1月5日,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亲临小营巷61号、56号和42号视察卫生工作,并对该巷的爱国卫生运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1964年,将毛主席到过的小营巷56号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陈列毛主席视察时的照片、用过的实物和小营巷卫生工作历史图片资料。2001年8月,陈列馆重建,更名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2001年10月,纪念馆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用过的茶杯,看过的当天报纸。</p> <p class="ql-block">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