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天一阁

吴静娟

<p class="ql-block">“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市的宣传语,其中“书藏古今”便是指的天一阁。</p><p class="ql-block">天一阁,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不仅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它由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于1561年至1566年间主持建造,占地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嘉靖四十年,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建造私人藏书楼,取“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火,免除历来藏书楼的最大祸患,火灾。</p> <p class="ql-block">门厅上方悬挂“南国书城”匾额,这是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两旁的对联则是文献学家、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的手笔。1981年,顾廷龙来天一阁访书,用钟鼎文写下了这副对联:“天一遗型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上联说天一阁源远流长,下联包含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作为“外姓第一人”登上天一阁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在这四百多年里,天一阁经历了王朝的更迭、战乱、盗窃等许许多多的浩劫,明清换代战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民国偷盗、六十年代灾难等等,传承十三代,庆幸的是,虽有损失但保存至今。这当然得益于范氏家训,范钦乃至范家子孙为了这座藏书楼,倾注了太多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的建筑风格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屋顶覆盖青瓦。阁内一层有六间房,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有“天一池”通向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为主题,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展现了江南庭院式园林的特色。</p><p class="ql-block">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曾经历过多次重修和扩建,藏书数量也历经变迁。如今,天一阁博物院收藏有各类古籍近30万卷。</p> <p class="ql-block">黄宗羲打破这一禁令,登阁、抄书并写下《天一阁藏书记》,文章开头即感慨道:“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此后,天一阁声名日隆,受到广大读书人推崇。</p> <p class="ql-block">东明是范钦的号,东明草堂则是范钦在天一阁建成之前藏书的地方,由于面积小,又跟住宅区相连,容易失火,范钦决定新建一座独立的藏书楼,也就是天一阁。天一阁建成后,草堂不再藏书,只当作书房和招待宾客的场所。</p><p class="ql-block">与东明草堂一墙之隔的范氏故居,原是范氏家族的生活区域。站在范氏老宅的东厅朝东望去,天一阁藏书楼映入眼帘。两座建筑之间有高墙围绕,还夹着一个甬道,将生活区与藏书区隔开。“这是范钦为了防范火灾波及藏书楼而作出的精心安排。”楼卓怡介绍。</p> <p class="ql-block">正中的雕塑是晚年范钦,左侧是他的长子范大冲,右侧是他的二儿媳。雕塑展现了范家分家产的故事:范钦晚年准备分家产的时候,二儿子已去世,由二儿媳代表二房。范钦不希望自己辛苦搜集的藏书分散流失,便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所有藏书,并要求子孙后代也不能分书。</p> <p class="ql-block">长子范大冲选择了继承藏书,后来还完善了天一阁的管理制度,如“书不出阁”“子孙无故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等。正是靠着精心的管理和严格的族规,天一阁藏书才得以一代代传下来。</p> <p class="ql-block">与东明草堂一墙之隔的范氏故居,原是范氏家族的生活区域。</p><p class="ql-block">两座建筑之间有高墙围绕,还夹着一个甬道,将生活区与藏书区隔开。这是范钦为了防范火灾波及藏书楼而作出的精心安排。</p> <p class="ql-block">范钦性喜藏书,自嘉请九年开始藏书活动,他宦游四处,悉心求购、东明草堂系天一阅建成之前范钦的萍藏书处,因范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春庐”。</p><p class="ql-block">现东明草堂于一九八零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与东明草堂一墙之隔的范氏故居,原是范氏家族的生活区域。范氏故居与天一阁藏书楼之间,用高墙隔出了一条长长的防火巷道。“将生活区与藏书区隔开,是为防范火灾波及藏书楼而作出的精心安排。”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说</p> <p class="ql-block">从范氏故居向东,走过甬道,就来到了天一阁。天一阁又名宝书楼,因阁楼二层悬挂着明隆庆年间宁波郡守王原相所书“宝书楼”匾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砖木结构六开间的二层楼房,楼下六间,楼上为一个大通间,正好代表"天一”、“地六”</p><p class="ql-block">地处阴雨绵绵的江南,这座木结构建筑何以能水火不侵,让书籍一直保存完好?乾隆也曾对此好奇,命杭州织造寅著来天一阁调查。寅著调查后总结出几点:一是左右用砖砌墙,隔绝火源;二是书橱前后开门,两面贮书,通风透气;三是书橱下放置英石,吸收潮气;四是阁前凿池,储水防火。此外,天一阁的名字也大有寓意。传说建楼之时,在楼前挖水池,土中隐隐出现“天一”两字,范钦领悟了“天一生水”的意思,将藏书楼取名为“天一阁”,又将一楼辟为六间,二楼打通为一间,隐合“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以达防火之效。</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藏书楼的建筑风格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屋顶覆盖青瓦。阁内一层有六间房,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有“天一池”通向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为主题,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展现了江南庭院式园林的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曾经历过多次重修和扩建,藏书数量也历经变迁。如今,天一阁博物院收藏有各类古籍近30万卷。</p> <p class="ql-block">走出藏书楼,迎面是一方水池,名为“天一池”。一泓碧水经暗沟与月湖连通,使池水终年不竭。“所以也用作消防水池,万一着火,就近有水源。”李开升说。</p> <p class="ql-block">塌鼻梁、下拉嘴,这是典型的宁波狮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著名的一象九狮天然雕塑,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终于全部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园林建筑也颇有看点。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周围园以“福、禄、寿”“作为总体造型。这里非常适合喜欢古建筑文化及汉服文化的朋友前来学习或摄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著名的一象九狮天然雕塑,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终于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建有暗道通月湖,万一着火,保证有足够的水用于灭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唯一的靠边楼梯</p><p class="ql-block">只设计了一条楼梯可以登阁阅书,方便管理。二楼的楼梯间加上另一边独立空出来的小空间。实际的藏书柜只用到了中间的区域,这样有效避免了两边墙的湿气直接接触藏书。</p> <p class="ql-block">位于天一阁博物院北侧的北书库,是1981年建成的现代化藏书楼。如今,北书库一楼与二楼用来存放普通古籍,三楼是古籍修复中心。</p><p class="ql-block">走进北书库,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书柜。这些书柜都是天一阁定制的,外层为榆木材质,里边的搁板是樟木。书柜一般是前后开门、两面贮书,古籍平放在搁板上,书籍之间放着白色袋装芸草。</p><p class="ql-block">“这种草具有强烈的香味,能够防蛀驱蠹,起到保护书籍的作用。”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研究馆员周慧惠告诉笔者,“芸草辟蠹,英石防潮”是天一阁旧传藏书方法,至今依然沿用。</p> <p class="ql-block">位于天一阁西北侧,为三层楼的建</p><p class="ql-block">筑,占地385平方米,建筑面积1062平</p><p class="ql-block">方米。于1976年开工建造,1981年建</p><p class="ql-block">成并交付使用。外形风格与天一阁整体</p><p class="ql-block">环境相协调,设计中特别注重防火、防</p><p class="ql-block">潮、防霉等功能,是天一阁第二代库</p><p class="ql-block">房</p> <p class="ql-block">防火巷,用于隔离生活区及藏书区。同马头墙一样,可以隔绝火势蔓延。</p> <p class="ql-block">两边具有高高的马头墙,倘若周边房子着火,可以有效隔绝火源蔓延到天一阁。</p> <p class="ql-block">所谓“百鹅”并不是指亭上的雕刻,相反,亭子上的浮雕多是如“鱼跃龙门”这样的吉祥话,百鹅百鹅,只是很简单粗暴的因为旧时上坟在亭中祭祀,多会用到大量的鹅而来的,再看看这亭子的样子,想想这墓主人必然是个大户人家,用鹅的数量绝对少不了。另外亭中的石桌石凳,别看还挺搭,但他们和亭子并非一套,是后来旧城改造时,一位宁波的老太太送来的,看着还挺合适,就被安放于此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乱、荒诞,陈家的墓被盗挖,铁牛差点被拉走回炉炼铁,幸好文保人员发现及时,才从废品仓库里抢救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走过百鹅亭,旁边的这只赑屃,也有来历,他是明代的作品,1955年发现于月湖上柳汀东侧的陆殿桥下,后被运藏于此。宁波本地“古早传说”中说的天一阁一只石乌龟活了,逃进湖西河(月湖)又被捉了回去,指的就是他了。</p> <p class="ql-block">八狮亭</p> <p class="ql-block">万工轿</p><p class="ql-block">该座花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享有“天第一轿”的美称。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lt;,高275厘米,需八个人抬,故称一“八抬大”,因制造时曾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又称方工轿”。</p> <p class="ql-block">十里红妆是古老的汉族民俗,这种嫁女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干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花轿后面跟着的是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坐这种花轿的新娘是一辈子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由于花轿采用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此轿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没有特设的轿门,迎亲时有专门的拆轿师傅跟随在迎亲的队伍里负责拆卸,使新娘子方便出入。</p> <p class="ql-block">嫁妆的一部分【子孙桶】,小时候家里也有,是母亲的嫁妆,我曾经看到过,再次展现在我眼前的这些旧物,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建于1923年至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大般为中轴线。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烤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p><p class="ql-block">秦氏支词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滋彩,烟熠生辉。其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卯榫拼接而成穹隆形藻井,十六层大小不一的如意斗拱成螺旋状逐阶而上,丝丝相扣,直至穹顶汇集,中间覆以“明镜”牢固巧炒,为宁波小木工艺之杰作。</p> <p class="ql-block">天一图的石刻收藏,有着悠久历史。从创始人范钦到千晋斋增设,再到明州碑林营造,天一阅的石刻收减日渐丰富,成为与阁内纸本书籍交相辉映的重要文化遗产。在这里,有体现范钦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底柱行》,有展示宁波人崇尚忠烈,注重节气的《币上三忠遗墨》,亦有讲述宁波城市风云变化、千年沧桑的历代古砖。当然,它们亦包含着动人故事,精湛书法,乃至“君不见,底柱祟崇镇中流,撑柱天地分钢柔……的万丈豪情,从而在仅盈数尺的空间中,酝酿出一股雄浑的浩然之气。</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里面还有个麻将陈列馆,爱搓麻将的小伙伴可以去瞧瞧。</p> <p class="ql-block">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坐落在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天一阁景区内,陈列展览区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它以麻将的发展史为线索,考证了陈鱼门先生的生平、中国博戏的发展史、麻将的产生演变史,并从宁波的方言、航海术语等方面佐证了麻将与宁波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首家以麻将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私家藏书楼到公共博物馆,从“书不出阁”到“阁闻天下”,天一阁早已完成身份的转变。如今,天一阁不仅是传统文脉的象征,更是城市文化地标和“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之伟大,似乎已经成了宁波旅游的名片,到宁波游天一阁已是所有宁波玩法不变的一个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热心的讲解员,上海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到老家,嫁到宁波繁衍后代,我们就像见到亲人那么激动,拉家常,讲宁波话,上海和宁波,就有那么千丝万缕的割不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