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津政协俱乐部

玲珑

<p class="ql-block"> 3月29日下午,我走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原德国俱乐部)聆听“</span>城市讲述人”计划——原德国俱乐部元曲欧化,讲座。</p> <p class="ql-block"> 德国俱乐部又称康科迪亚俱乐部,百十年前曾是德国租界和各国在华上层人士社交场所和经常聚会光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里充满了浓厚的异国情调, 20世纪中后期,为美国红十字会、天津参议院先后使用过该处。</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起,天津市政协在此办公。1991年改为政协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 在宽阔的一楼大厅,我们静静地欣赏了康科迪亚雕像、轻轻地抚摸了百年的壁炉、细细地品味了精美的木雕图案……追索着当年的华韵德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厅里的一些陈设品,虽历经百年,但建筑在造型与装饰上依然保持着浓郁的日耳曼色彩。华美得令我赞叹。</p> <p class="ql-block"> 康克迪亚雕像典雅庄重,宛如一位古典舞者正翩翩起舞,高耸基座与透窗自然光相映生辉,红布幔增添神秘仪式感,尽显古典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城市讲述人”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中心科长、高级工程师李琦琳教授。</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上大楼二层原德国俱乐部议事厅,李老师为现场读者讲述了:因九国租界而形成的德国俱乐部、德国俱乐部的发展以及因1930年在这里上演了德文版《琵琶记》而称作的“元曲欧化”。</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用丰富详实的图文资料为我们再现了这座曾经在天津近代史上,留下的许多历史活动和人物印记……</p> <p class="ql-block"> 他讲到,1895年,天津德租界开辟,几年后,德国社交俱乐部成立,时间正是20世纪初期。不同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的入口中,有《德国球房》、《康克迪亚俱乐部》、《德国公馆》、《德国总会》、《新德国总会》等称谓。</p> <p class="ql-block"> 他初设在英租界中街173号一座四层楼房里, 1907年迁址威廉街今天的解放南路)与罗尔沙伊特街(今天的蚌埠道)交口处的三层新楼,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栋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座楼梯,宛如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深色木材上,雕刻着繁复的花卉,与红色踏步相映成趣。复古灯柱照亮前行的路,窗外阳光洒落,为这古典而优雅的景致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p><p class="ql-block"> 1952年盖建筑拨给,天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使用。</p><p class="ql-block"> 1959年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的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1989年,这栋老建筑成为天津政协礼堂,后改为天津政协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是记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星级酒店,它张开臂膀迎接着中外宾客</p> <p class="ql-block"> 天津真是个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元文化底蕴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河西区图书馆“城市讲述人”活动组织者们辛勤地挖掘城市文化脉络,拓宽了我们视野,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历史故事讲述得真好!</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孩子又陪我在这繁华的地区转了转,来打卡地欣赏飘舞的烟泡泡、在街心公园拍下盛开的海棠花、逛了古老的利顺德外围,拥了丰盛的晚餐、在如白昼的霓虹灯街道漫步……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