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骑行后的……延伸旅行叙述故事……

徐州无言言

<p class="ql-block">丽江早安,七点🕖我们坐上约车踏上征程心日目标就是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丽江再见啦</p> <p class="ql-block">长江第一湾(长江第一弯、万里长江第一湾):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石鼓镇与香格里拉县南部沙松碧村之间,海拔1850米,距香格里拉县城130公里,我们的团队只是路过而已。</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石鼓镇就在长江第一湾旁的山岗上。石鼓镇后面的高山也是观“长江第一湾”的最佳地点。此外石鼓是丽江旅游的重要交通要道。往北可以到黎明、黎光、巨甸、塔城;往西可以到达老君山景区,沿着金沙江还能到达虎跳峡,而今天我来这个地方,大失所望,爬了五层楼,除一层外有商家卖物品的呼悠,其它屋全商家撤走后的垃圾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更没有看到这第一湾的壮观景色,打道返回呗……</p> <p class="ql-block">命名由来虎跳峡在元代前称越灭根关,元代称雪山门关,明、清时称虎跳涧,民国时称虎跳滩,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名为虎跳峡并一直延用至今。虎跳峡所在地本无峡谷,后来连为一体的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分裂为二后,两者间仅以一巨石相隔,后有一老虎以此石为支点来往于两岸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我……</p> <p class="ql-block">再次穿越路过虎跳峡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哈巴雪山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及其以后后第四纪族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下急剧抬高而形成的高山。哈巴雪山最高海拔为5396米,山顶终年积雪,最低江面海拔为1550米,山体上部走势较为平缓,而下部走势陡峭,由于山顶到山底巨大的海拔差异,形成了明显的高山垂直性气候。</p> <p class="ql-block">哈巴雪山是金沙江水系的发源地,其中包括金沙江虎跳峡河段及其支流哈巴河,海拔4100米左右的地区有众多冰碛湖,海拔5000米以上被积雪覆盖并发育有现代冰川。</p> <p class="ql-block">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距离中甸县120公里的地方设有哈巴雪山风景保护区,保护区内多数海拔在3500米以上,拥有众多的高山冰蚀湖。1995年10月,在中国云南省金飞镖探险旅行社一行4人,开辟了第一条登山路线。这里集中了整个滇西北的杜鹃种属,在山内位于不同的海拔可以观赏到不同种类的杜鹃花,在全球有“世界花园之母”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中新世时期时,丽江盆地、鹤庆盆地、中甸盆地以及各盆地间的山地均为统一的准平原面,是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面的组成部分,海拔高度为500-1000米,哈巴雪山在此时期有可能就是高于该夷平面的小山或残丘。到上新世时期,该夷面多次发生垂直升降,哈巴雪山因此被东西两侧断裂带切割呈断块上升1500米,海拔发生了500-1000米的变化,此时由于青藏高原开始向东施压形成中甸至大具断裂带,在向右旋转的过程中,哈巴雪山受到侧向拉伸而形成多角度的断层带和岩带,还控制着哈巴盆地的形成,此外侵蚀作用也使得哈巴雪山提高了468米。再到早更新世,哈巴雪山经过昆黄运动后,发生了断块差异隆升,哈巴雪山至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使得哈巴雪山小尖山坪子两侧断裂形成400-500米的地势差。</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哈巴雪山继续向香格里拉方向,梅里雪山方向前进……</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尽头是月光广场,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龟山公园,公园由:转经筒、大佛寺(朝阳楼)、汉庙、红军长征博物馆和迪庆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尽头是月光广场,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龟山公园,公园不需要门票。公园入口处有一很大的水池,清澈透亮,是古井的泉水,水可直接饮用,以前城里许多人家生活用水都是取自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陡峭的台阶往上爬,不久就到了汉庙。顺着汉庙从左至右转了一圈,就到了世界最大的转经筒。抬头仰望,整个转经筒大约有5层楼这么高,雄伟壮观,筒身为纯铜镀金,在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的八宝图,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等共124万条和多种佛宝,总重量大约16吨。要想转动如此巨大之经筒需十多人同时着力,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龟山公园建立于康熙年间,此园依山而建,是古城的制高点,登顶可以 看到整个县城的全貌,转经筒、大佛寺是公园里最具特色的建筑。更是古城的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龟山公园,抬头就能看到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雪山,非常壮观,低头俯瞰香格里拉城则尽收眼底,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城区的炊烟袅袅,青龙潭的波光水色,尽可饱览无遗。明媚的阳光,纯净的蓝天白云、庄严的寺门、还有金光灿烂的转经筒组成了最美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1936年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等人率领下,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途经中甸地区(今香格里拉),行程400多公里,发生了两次战斗,翻越了3座雪山,先后停留休整了19天。</p> <p class="ql-block">红军在中甸停留的日子里,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劳苦大众的“自己人”。针对当时中甸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藏族群众信教的实际,红军还明确了“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及风俗习惯”等7项政治纪律,成功地探索了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红二、六军团从1936年4月25日起在金沙江七个渡口渡过以后,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但国民党仍不死心,又把防堵红军的希望寄托于滇西北地区的藏族土司武装。一方面大肆诬蔑红军,挑拨藏族群众对红军的仇视;一方面封官许愿,拉拢藏族土司,封藏族头人汪学鼎为“江防指挥”,指使他与红军为敌。</p> <p class="ql-block">一座桥见证一段历史。1959年7月,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在金沙江上修建了一座铁索桥,该桥命名为贺龙桥。桥头立有一碑,碑上刻有毛泽东主席的长征诗词。</p> <p class="ql-block">红军忍无可忍,抽调一个排绕到敌人侧后,将敌夹在石门关中。考虑到汪学鼎的民团兵大多是受蒙蔽的,红军边请通司(翻译)喊话边向空中射击,只将敌驱散,没有给敌歼灭性打击。不料汪学鼎不听劝告,指挥民团从悬崖上往下滚石头,不少红军战士被砸伤,有的被石头撞击到悬崖下牺牲。红军再度采取迂回驱逐的办法,迫使汪学鼎部溃逃。红军掩埋了高参谋长和牺牲战友的遗体后,继续向雪山前进。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缺氧,大部分指战员又都来自江南,水土不适,再加上长途行军作战、疲劳等原因,先后有数十名红军指战员不幸牺牲。面对雪山险境,红军指战员以顽强的意志团结奋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翻过了雅哈雪山。</p> <p class="ql-block">我们驾车从香格里拉前往德钦方向驶去,由尼西乡进入奔子栏镇境内时,就看见在金沙江岸百米范围内一座桥。下车走近观察,原来这是一座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吊桥。</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还是我十年前六月份拍的,金沙江第一湾,又名月亮湾金沙江大湾。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第一湾,又名月亮湾,金沙江大湾。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自青藏高原奔涌而来的金沙江,流经云南省德钦县与四川省得荣县交界处,在崇山峻岭间来了个180°大转弯,形成一个完美的“Ω”型,因此被称为“金沙江大湾”。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之后,携三江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江”的奇景。金沙江第一湾,以“雄、奇、险、峻”著称,是中国四十大景观之一,在中国十大最美江湾排行榜上排名第二。</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第一弯(如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也是称弯)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它似乎想先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奇观。</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我们过了第一湾,发觉天气并非太好,下起了毛毛雨了,海拔三千多米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升高,毛毛雨早己经变了雪花飘飘……</p> <p class="ql-block">毛毛雨中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雨早已经是变成这样,飘飘荡荡的雪花飘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此时飘逸雪大了许多!车速只有40余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即来之,就安之呗!天气不是咱能知道掌握的!失望只是知道我们的团队来过而已……</p> <p class="ql-block">早上六点出门,观日出平台上的记录,应该是大雪纷纷扬扬继续下……</p> <p class="ql-block">只有一种无待?面对现实,日出没有了?看看我来了而已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雪大没有我的执着的梦想大,必要去记录,我来了,我来过这个美丽的风景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位置应该是刘哥喜欢的类型地方……</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我来过,今天的我又来了,日出没有雪域高原的记录我在此打卡啦!</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位于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沿途古松森列,日影斑驳,小溪曲折,松涛低鸣;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使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屋宇呼应配合;全寺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进人大殿内,让人目不暇接;正殿依照山势凿成平面,借助山体形成一壁,至今仍然坚固壮观;匠人在山石上凿出海潮大殿的雕刻主体——海潮龙王送女出嫁图画面左边塑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右边塑有《西游记》人物故事,无不精妙绝伦、逼真人神……</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位于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它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90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沿途古松森列,日影斑驳,小溪曲折,松涛低鸣。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使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大雪纷纷扬扬,日出没有,失败告终,返回吧……</p> <p class="ql-block">呵呵🙂梦幻感谢,日出,日出没有了,失败的旅行,拍下雪域高原的雪景记录踏上返回路吧……</p> <p class="ql-block">小心,小心,慢慢来40多公里在雪域高原公路上返回……欢迎你来关注我的行程回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