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话老年

宦民

<p class="ql-block">昨天我突发奇想,全国各地近三亿老人每天都在忙什么呢?是否也像我一样,每周两天去常州市老年大学,坐在舒适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国画呢?</p><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一个老龄化国家,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9.8%。</p><p class="ql-block">据资料显示,常州是老龄化的“重灾区”,户籍老年人口有107万,占比高达27%,属于严重超标。</p><p class="ql-block">老龄化现象只出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常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严重超标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老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就算是进入养老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一名老人的养老费用是抚育一名儿童的二至三倍,老人之前攒下来的财富基本都用于养老了。可以说,老人的吃喝拉撒费用是拉动GDP的重要力量,常州GDP过万亿,同样离不开常州百万老人的无私贡献。</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老人之所以没有年轻人那样身手矫健,充满活力,完全是由老年人的三大特征造成。</p><p class="ql-block">首先是生理特征,老年人身体会出现不可逆转的退行性改变,比如阿尔兹海默病就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造成。另外老年人骨质疏松,就连旅行社都怕老年人报名组团旅游,万一一屁股坐下来,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旅行社赔不起;</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心理特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会随着生理功能衰弱而变化,一般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智力,感知能力下降,情感障碍以及情绪不稳定等;</p><p class="ql-block">第三,社会角色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老年人因丰富的工作生活经历,晚年容易形成对外界事物的固有看法,一旦社会环境变迁或家庭发生变故,会发生一些不同性质的精神障碍,比如,孤独,自卑,抑郁和脾气暴躁等,构成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问题;</p><p class="ql-block">这些老年人的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严重,毕竟身体的“零件”不能以旧换新。</p><p class="ql-block">60至70岁蹦跶蹦跶,70至80岁随遇而安,80岁以上颐养天年,应该有一定科学道理。</p><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老人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我特别留意观察周围身边老人的生活方式,总结归纳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老有所为,</p><p class="ql-block">这部分人老当益壮,又有一技之长,退休后继续为社会做贡献,退休返聘是主要形式,当然回家带孙子也属于老有所为;</p><p class="ql-block">第二,老有所乐,</p><p class="ql-block">如今的老人都是从蹉跎岁月走出来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既没有子女拖累,也不想继续受苦受累,那就趁手脚还算利落,怎么快乐怎么来,如今流行的广场舞养老,手机养老,麻将养老,旅游养老都属于老有所乐;</p><p class="ql-block">第三,老有所养,</p><p class="ql-block">这部分人年轻时太拼,透支生命,年老了,自然受到老年性疾病困恼,好在子女孝顺,政府关怀,也能安享晚年,如果万一卧床不起,天天看天花板,咋过快活日子啊;</p><p class="ql-block">第四,老有所学,</p><p class="ql-block">老有所学属于满足精神层面的文化养老。人都是“贱骨头”,一旦无所事事,就容易颓废,选择学点什么应该是积极的养老方式。但老有所学并非适合每位老人,常州市老年大学拥有132个专业,410个班级,常年保持一万四千多名在校生的庞大规模,但也只占整个常州百万老人的1%左右,足以说明文化养老具有一定难度。</p><p class="ql-block">这种难度老人很难克服,这是因为老人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大脑中的海马和颞叶受损,导致记忆力下降;脑回增宽,脑组织萎缩影响逻辑思维能力;视觉皮层功能下降,必然老眼晕花。其次,学习是痛苦的事情,一旦遇到瓶颈期,老人很难坚持下去。第三,学习要自己喜欢,做到“学中有乐”,否则难有内驱力。第四,学习需要有天赋,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那么,有“乐感”的人就去学声乐,有“画感”的人就去学绘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学有所成。</p><p class="ql-block">总之,老人苦了一辈子,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过是,家中有碗热汤给我留着,家里始终有一盏灯为我亮着。渴望一种“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儿孙绕膝”的幸福日子。老人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垃圾时间”,让晚年生活有质量,有尊严,有价值,有生命的意义,把自己一辈子的时间掰成两辈子来度过,长寿的意义就在于此,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上是我在常州老年大学书画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国画的练习作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