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烟花三月,受亲朋的再三邀约。我们一行三人,开启了自驾下江南,相互学习,行万里路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李白诗句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景致虽美,但岂能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提并论。扬州只能算是我们旅途中的驿站,苏杭才是我们旅行中的终极目标,那才算正宗的江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扬州古运河湾道处的护城河水域,在西湖前加了‘瘦’字,算是与苏杭有了点渊源。其实生在江北的瘦西湖,景色也是相当不错的,已有了烟雨江南的风韵。前几年烟花三月下扬州时,并没有去何园,今路过一游也算是“了却君王天下事”,也就没有任何留恋了。途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诞生地瓜洲古渡,过一江之隔镇江的京口就隐隐约约望见南京的钟山了。也能略窥一斑王安石千年前,写“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心境了。这是半山先生二进京时的杰作。可从中体会到他对故乡金陵的情怀,也能探知当时他是沿京杭大运河走水路,并非“春风得意马蹄疾”骑行进京赴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追寻着刘禹锡的诗,到达秦淮河时,正好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六朝古都南京底蕴浓厚,秦淮河畔琴音悠悠,夫子庙里香火袅袅。过朱雀桥,走乌衣巷,品咸水鸭,嘬蟹黄包。有看不完的美景,尝不完的美食,听不完的故事。钟山上的中山陵和半山先生的半山寺近在咫尺,改写历史的不同时代的巨人,均壮志未酬身先卒,共守着紫金山这方净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江北的淮安是值得驻足的,那是少年周总理出生和生活的地方,途径时特意去拜谒周恩来的故居。总理的祖籍钱塘江南的绍兴也是计划中的行程,绍兴还是鲁迅先生的故乡。那里有许许多多故事,有《祝福》、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阿Q正传》,有社戏,茴香豆,绍兴花雕。二位周姓同乡巨匠身处同一时代,为东方巨龙的崛起,振臂《呐喊》,发出那一时代的最强音,当惊世界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百草园折返,来到杭州。鲁迅见证的是雷锋塔的倒掉,我今天看到的是金碧辉煌原址重建,高高耸立的雷锋塔。那迷人的雷锋夕照和一对对牵手走过断桥的恋人相映成趣,恰似白娘子和许仙下凡人间。适时的春雨也为西湖美景锦上添花,宛若西施浣纱淡妆浓抹总相宜。在钱塘江边虽然没能见到汹涌澎湃的钱塘潮,却看到横跨钱塘江,中国人独立建造的第一座,雄伟壮观的铁路公路两用大桥。适逢清明,六合塔下大桥北岸,茅以升先生雕像前摆放着铁路人敬献的花篮。先生目视着一桥左右江面上,新建的钱江二桥和三桥,脸上写着欣慰的笑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津津乐道的是,由西溪湿地来西湖的路上,车行龙井路,歪打正着,误闯入龙井茶山深处。让我们一行三人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鸟语茶香远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细雨下正是龙井明前茶收获季,有采茶人娴熟的身影,有远山的云雾缭绕,有茶山下波澜壮阔的西湖水。沿龙井泉潺潺流水的九龙溪逆流拾阶而行,有龙行龘龘的惬意感。漫步在如诗如画的茶山,我不自禁地采了一片嫩芽品尝,顿感唇齿生香。行程外的龙井茶山让我们流连忘返,足足耽误了计划行程整个上午,也足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杭州不去苏州算是枉来江南,加之亲友的盛情,苏州是我们返程的最后一站。苏州的小桥流水,秀美的太湖,有乾隆六下江南的行宫木渎古镇,有唐伯虎写生的虎丘塔,有中国的四大名园之称的拙政园和留园,有张继笔下的夜半钟声的寒山寺,还有阿炳琴声里的《二泉映月》……水榭楼台间,风花雪月里,白墙黛瓦上,江南有诗意!</p><p class="ql-block">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