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非遗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田东县油城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杏子

活动目的 <p class="ql-block">  学旅结合,寓学于旅。为全面落实我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带领学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体验非遗之美;激发学生对中国非遗手艺及民间手艺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span>3月29日,我校组织五年级师生开展了“体验非遗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研学实践活动。</p> 造纸术研学 <p class="ql-block">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老师先讲解了造纸术要用的材料,造纸术的工艺流程等知识。接着,老师指导孩子们动手操作造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陶艺研学 <p class="ql-block">  陶艺是一种工艺,用陶土经过成型、上釉、烧制等制成用品或装饰品。广泛讲,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 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p><p class="ql-block"> 陶艺研学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制作陶艺。坐姿与脚的位置、沾水、定中心、取泥、拉胚、造型和处理口部等步骤都做得到位。</p> 竹编研学 <p class="ql-block">  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技艺,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作为 一种以竹子为原料,采用编织、编结等技法制作而成的工艺品。活动中,孩子们将竹子进行剪切、 捻绕、编织等工序,制作出各种形状各异的器物、日用品等。</p><p class="ql-block"> </p> 传统手工香皂研学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代的早期,肥皂被称为“胰子”,顾名思义,其主要的原料是猪的胰脏,将其与板油、碱捣一捣,晒干后即可使用。后来又将澡 豆、皂荚末和一些香料混合制成了固体的“丸”, 即出现了固体皂,这就是香皂的雏形。在元明清时期,肥皂逐渐进化为香皂,并在宫廷中被大力使用,从而逐渐流传至民间。</p><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孩子们按照加热、调色、调香、注模、脱模五个流程制作出形状、颜色各异的香皂。</p> 蓝染研学 <p class="ql-block">  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传统 的手工扎染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孩子们学习兴趣高,一学就会。</p><p class="ql-block"> </p> 传统豆腐研学 <p class="ql-block">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可以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常见的一种豆制品。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先磨黄豆浆、接着过滤豆渣、再接着煮熟豆浆、然后加入石膏水、最后压榨过滤成豆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活字印刷研学 <p class="ql-block">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p> <p class="ql-block">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p><p class="ql-block"> 本次的研学活动,有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p>

研学

陶艺

造纸术

非遗

香皂

学生

豆腐

传统

传承

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