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融合有爱,教育无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和国家、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精神,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加强融合教育教师专业理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乐昌市特殊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匀发展。2024年3月29日,由乐昌市教育局、乐昌市教师发展中心、乐昌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办,乐昌市启智学校、乐昌市张健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承办开展了乐昌市普特融合教育交流活动。</h3> <h3>活动内容安排有:<br>1、乐昌市教育局挂点股室领导、乐昌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讲话<br>2、特殊教育教研员解读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相关政策<br>3、乐昌市启智学校课例分享《勇敢的消防员一发展智力、体能》<br>4、普特融合教育交流研讨<br>5、参观乐昌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乐昌市启智学校</h3> <h3> 乐昌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李辛明主任表示,我市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特殊教育,乐昌市教育局就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工作也是积极推进的。乐昌市教师发展中心在上级部门的引领下,对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也不断的给予支持,教学研究室每年都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学科教学论文、教学课例评选活动,并多次鼓励启智学校与其他县市区校间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共同促进特殊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发展。<br> 目前,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发展趋势,特殊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班就读要求普通学校接纳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随着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未来的普通学校都将发展成为融合学校,需要普通教育和特殊教师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管理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做到普特融合。在这个推动融合教育的路上,需要广大特教教师和各级教育工作者付出不懈的努力。在普校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看法;其次,要增加校园融合环境的创设,形成一个理解、包容、接纳特殊需要学生的校园氛围;最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引导普通学生知礼向善,接纳多元。<br> 融合教育不只是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它还是关注普校所有学生的教育。希望通过本次融合教育交流活动,让我们携手同行,美美与共!</h3> <h3> 乐昌市教师发展中心特殊教育教研员、乐昌市启智学校副校长张健为大家解读了国家有关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相关政策。从《关于加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起,到有关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职责、资源中心工作职责、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工作职责、随班就读工作档案要求等都一一作了明细的讲解,让普校教师感悟到了国家提出融合教育的意义。</h3> <h3> 乐昌市启智学校温景进、张世雄两位老师分享展示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运动保健课——《勇敢的消防员》,这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提高发展身体素质为目标,精心设置了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两位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学生们都乐于学、好于学。</h3> <h3> 在普特融合教育交流研讨环节,大家在边参观乐昌市特殊教育中心和启智学校的同时,展开了对现阶段特殊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从中慢慢对融合教育的理解有所提高,也将更为重视和关注。<br> </h3> <h3> 融合教育的重点是“融合”,首先是帮助孩子融入新集体。普特融合不仅是教学资源上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让普通同学与教师从心底接纳特殊孩子身体上的“个别化”,身心如一接纳对方。开设相关的主题课程,可以更好的引导特殊儿童融入新的学习环境。<br> 融合教育的难点是使特殊孩子“普通化”。融合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还有学生的能力培养。分数不是人才唯一的评价,适合适能的快乐学习 更重要。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能力,甚至沟通能力,比任何“迁就”更有助学生的成长。<br> 融合教育更重视“同辈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是职业教育中,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时间远远高于家庭。借助同辈的力量不仅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培养自律自爱的独立精神,更是教会孩子如何“爱”。而这正是他日后职业生涯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动力源泉。<br> 融合教育,无论学生、家长、老师,“身心”融合,有“爱”有“能”,方得始终。</h3> <h3> 活动最后,启智学校再次感谢大家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分享了在校学生的手工作品,希望以此次融合教育交流活动为契机,往后。再努力开展多种活动相互多沟通学习,以促乐昌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普特融合~启发智慧~润心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