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我们记忆中的老唱片老歌制作

黄学峰

<p class="ql-block">首先讲一个把歌曲固定连接起来听做法的底层逻辑: 这是源于早年间老一代人播放唱片时偶然发现的益处,我们大脑听上一首歌快结束时会自觉产生下一首歌,这种期待对延缓大脑衰老颇有益处,后来的磁带光盘也是,因为不好选择反而成就了大脑,再后来延伸到用读音朗读软件训练大脑听书(这个2001年前就有了),在二三倍正常语速时听东西就是《片听》(我想不出什么词汇形容这种感觉,姑且发明这个词吧),此时就不是听字,而是感觉整个段落的意思,这样大脑反应速度完全被带起来了,听一段时间后,回到社会生活中听正常语速交流时,你相对就有更充裕的做出应对的时间,此时你心态要放平,不是人家反应慢,是因为你听得快,要注意留时间给别人说。</p><p class="ql-block">《片听》训练大脑想法最早源于唱片播放机启示,玩过的唱片机的都知道它有几档转速,拨错档声音会快放快进,四五十年前我们就这么玩了。。。😊</p><p class="ql-block">以前从家里老唱片存录了好多老歌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2007年时在56网上做音乐博客都不到一年访问量达四千多万,我自己都觉没理由这么多人喜欢老歌,后来2008年工作上管的事多了就没空继续做了,但每天还要忙着回复老朋友,再后来两年后,这个博客官宣消失,这才救了我的老命,这样我全身而退又不失礼于老朋友,之后到现在再也不敢玩这些平台的“游戏”了,那种一天与几百人“握手"的感觉人太多了就不好玩了,现在我自由惯了,也闲惯了,做了点这种东西一为自己方便,二也方便分享给同龄人,省得大伙去收集,感觉大伙似乎也不嫌弃这些专辑篇幅太长,当然主要是由于网络限制只能传1小时之内的,我也没空去切碎上传,不然一次性全扔上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歌曲最流行时我才4岁,手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语录牌子,转眼间已六十几岁了,但当年大喇叭中播放过的歌依稀还留在记忆中,现在凭直觉就可以寻觅到,感觉对老歌的记忆可以比同龄人早好几岁。。。</p> <p class="ql-block">老歌专辑制作步豫: 第一步当然是选歌了,现场演唱的歌一般不要,背景声音太杂,伴奏太不一致的不要,没法调整,不太流行过的不要,除非旋律特别吸引人的,但这种低频出现的歌不能太多,高频出现的歌一定有它理由的,所以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一般选不准。</p> <p class="ql-block">第二是制作软件,一般选过得去的歌就较好连接,只个别转格式时出状况,这个一定要放弃,不然影响整集播放,实在需要就直接在电脑上播一次内录后转换。</p> <p class="ql-block">91一支难忘的歌(关牧村)专辑(42分钟)</p><p class="ql-block">【普通连接版】</p><p class="ql-block">制作内容: 用转格式转件转成参数完全一致mp3格式,然后进行合并处,优点的制作快,但歌间距大停顿久,个别歌音量太小。</p> <p class="ql-block">91一支难忘的歌(关牧村)专辑(40分钟)</p><p class="ql-block">【无缝连接版】</p><p class="ql-block">制作内容:调整音量及剪切两首歌之间的缝隙</p> <p class="ql-block">91一支难忘的歌(关牧村)专辑(40分钟)</p><p class="ql-block">【回声效果版】</p><p class="ql-block">制作内容: 除调整音量,剪切两首歌间距外,还增加了回声效果。</p> <p class="ql-block">89六十年代老歌光盘①</p> <p class="ql-block">90六十年代老歌光盘②</p> <p class="ql-block">70超重低音老歌专辑</p> <p class="ql-block">88试音碟牧笛收割357</p> <p class="ql-block">02刀郎黄灿的老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