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名片瘦西湖

新叟

<h1><b>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的重点风景名胜区。<br></b><b>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的豪绅为了引起当朝皇上关注,争相建园。这些园林使得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他们吟诗作画,留下了众多墨宝和故事,扬州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b></h1><b><br></b><h1><b>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而得名 “瘦西湖”。瘦西湖是诸多园林之首,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旖旎多姿,春季绿柳成荫,山茶、石榴、杜鹃、碧桃等众花争艳;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风韵独具蜚声海内外,每年都吸引着各地游客来揽胜。</b></h1> <h1><b>参观瘦西湖时,天气预报有大雨,但游人如织,丝毫不能浇灭游览的热情。天公眷顾,云虽阴沉,雨未落下,为我们赢得了时间。</b></h1> <h1><b>二十四桥是景区的一个著名景点,出自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b><div><b>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山涧栈道由黄石垒成,雄浑古朴。</b></div></h1> <h1><b>郁达夫曾评论: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b></h1><div><b><br></b></div><h1><b>原桥已不复存在,现在看到是重建的桥。</b></h1> <h1><b>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各24级台阶,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月、花,体会到杜牧的诗句。</b></h1> <h1><b>嶼花泉锦牌坊伫立在湖中,别具一格。</b></h1> <h1><b>五亭桥 是瘦西湖的标志,至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桥上建有五座极富南方特色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挺拔秀丽。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桥墩由12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十五个空灵拱顶卷洞组成,据说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b></h1> <h1><b>白塔 位于瘦西湖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高27.5米,式样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塔用砖砌成,因刷白色而得名。塔下筑长方形高台,塔位于高台中央,下为砖雕束腰须弥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上为塔肚(亦称宝瓶),塔肚上是塔脖子,再上是十三层瘦长的圆圈,称“十三天”,顶上盖圆盘,最上是铜质葫芦塔顶。白塔比例匀称,玉立亭亭,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是瘦西湖著名景色之一。</b></h1> <h1><b>凫庄建于1921年,原是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因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名。凫庄构景大特色是尽量取小,细巧玲珑。东为水榭,西设水阁数间,南建水楼三楹,不规则的荷花池位于庄中,环植梅、桃、筱竹,更迭人高之湖石,立意颇深。凫庄似浮若泅,庄上亭、榭、廊、阁小巧别致,山池木石缀置得宜,正如《望江南百调》所歌:"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杂错水波环,此地即仙寰。"<br></b><b>凫庄西侧有一道曲廊拂水,于此可以仰视金碧辉煌,气势赫赫的桥亭之美;俯视鱼翔浅底,自由自在之乐。<br></b><b>倘若从桥上俯瞰看凫庄,则可以感到江南园林的怡人风情。</b></h1> <h1><b>吹台又名钓鱼台。相传乾隆有一次行舟于此,来了雅兴,想钓鱼,一旁的盐商立刻找来两个水性好的水手,潜入湖底,以荷叶遮顶,荷茎换气,在水下将龙鱼备好,待皇上放钩,便挂上龙鱼。龙鱼上钩,一旁的文武百官们喝彩欢腾,乾隆皇帝大悦。皇帝只见龙鱼上钩而无他鱼,不禁纳闷,正待发问,旁边的盐商早已察觉,凑上前去,说道:“凡鱼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一席话说得皇帝龙颜大悦。其实,钓鱼台的妙处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b></h1> <h1><b>透过吹台园洞,五亭桥,白塔映入眼帘。十分美丽,令人耳目一新。正如明.赵震元在《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中所写:“吹台即是秋水,疏拙兴怀,冬日还歌。”</b></h1> <h1><b>刚刚走过吹台,集合的时间也快到了,可我们游兴正浓。这时突然瓢泼大雨从天上如注而下,似乎在催促我们返程,天命不可违,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b></h1> <h1><b>据说夜晚的瘦西湖别是一番景象,灯光照在湖中,亭台楼阁如梦如幻,恰似仙境一般。我们没有时间了,遗憾又是念想,有机会的话再来扬州夜游廋西湖。</b></h1> <h1><b>摄于2024年3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