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多多的美篇

实验教育

<p class="ql-block">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退去,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2024年28日汾阳市实验小学的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次会上,有全国知名数学教育专家广东省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以及我省6节优质课教师为我们做课及讲座培训,为我们传经送宝。</p> <p class="ql-block">“认识小数”一课,谷老师立足于“一致性”,借助直观模型和已有的知识迁移,通过“找一找”“数一数”“做一做”等活动,紧紧围绕“把‘1’平均分成10份产生小数”和“10份中有几份就是零点几,也就是十分之几”这一核心,让学生建立十进制可以向小数部分延伸的认识,这也是“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的根本所在。让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感悟十进制计数法,体会计数单位的价值,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让数学核心素养悄然落地。</p> <p class="ql-block">“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p><p class="ql-block">,主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模型意识。王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初步积累抽象与概括的活动经验,形成模型意识,发展数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分数的再认识(一),李老师的课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发展数感。</p> <p class="ql-block">“认识三角形”一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直观感知为主,以“点、边、角”这三个基本要素为主线,探究三角形的特征、从顶点到对边的关系研究高,不断地抽象和想象,用语言直观描述,同时沟通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对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所起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p> <p class="ql-block">“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王老师以“制作鸟屋”引入新课,驱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渗透生态文明、环保教育。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习得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须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落实,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认识长方体的特点,同时,重视对内容、方法进行结构化整合,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圆的认识”一课,李老师努力落实课标要求,单元教学通过现实情境一一修建圆形花坛,开启了这个单元的学习之旅,并且贯穿始终,建立“现实问题一数学问题一联想已有经验一解决问题一总结归纳一解释应用”的模型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善对圆的认识,发展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