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逆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b>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缅怀先烈和亲人的日子,是一个特别让人充满感恩回忆的节日,清明节总是让我们想起养育我们成人陪我们成长已经离开我们的亲人们。</p><ul class="ql-block"><li style="text-align: right;"><br></li></u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母亲生于1932年4月,17岁那年因不满包办婚姻离开家乡到个旧打工,后又辗转到昆明参加了省建筑公司,参与建设了解放后的昆明百货大楼,在省建筑公司认识了我们的父亲。1956年父亲从省建筑公司支援以礼河电站建设留在了水电十四局(原云南水利水电工程局)工作。母亲从省建筑公司追随父亲来到以礼河电站工地工作,和众多的水电建设者一起靠人挑肩扛完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土坝——毛家村大坝的建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1962年父母和子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的一生勤俭持家,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妹4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父亲因受文革冲击关进牛棚,停发工资,母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造反派挂牌游街、并被停止了工作,因害怕父亲的问题牵连到老家的亲人、再加上水电站工地不断的迁移从此没有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从1969年11月到1972年5月在父亲被关入牛棚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母亲每天都要考虑吃了上顿顾下顿饭的问题,每顿饭她都是等我们吃完后才最后一个吃,为的就是让少不更事的我们能够吃饱饭。母亲用乐观积极的生存心态,和特别能吃苦的干劲,带领我们尚未成年的兄妹四人,依靠手工敲养护公路用的厘米碎石(7元/m3)、做手工布鞋垫、布鞋(1元/双)变卖养家糊口,供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读书,教会了我们如何勤俭持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从没有听到母亲说苦喊累的话,见到的都是她瘦弱忙碌的身影。1972年5月父亲才被放出牛棚,6月刚出牛棚不久的父母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迁徒到罗平县黄泥河大寨电站沙厂工作,母亲做过养护公路或职工食堂的临时工。1975年父亲的问题得到了平反,补发了工资,母亲在工地食堂工作。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母亲这一年终于可以和老家的人取得联系,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才恢复正常,那</span>年我15岁。</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七十年代父母和子女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兄弟姐妹都相继从农村返城或顶替父亲都参加了工作。我也成为了真正的“水二代”参加了鲁布革电站的建设。父亲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定居罗平县松毛山水电基地。</p><p class="ql-block"><b> 三十年前的父母亲</b></p> <p class="ql-block"><b>  父母亲和他们的孙子女们</b></p> <p class="ql-block"><b>  母亲和她的子女、孙子女、曾孙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多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年时代记忆中的贫穷与落后已经一去不返。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兄弟姐妹也陆续从单位退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已经87高龄的母亲摔跤跌断了跨骨,在手术前检查过程中拍片显示母亲的肋骨,腰椎均有陈旧性骨折痕迹。这些X光片尽显了我的母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的长大成人所付出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b>母亲晚年和子孙们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的一生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冷暖,经历过建国初期火热的改天换地的激情,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艰辛,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伤痛,更沐浴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的晚年生活是满足的、幸福的,虽然摔断了胯骨但手术后依靠拐杖都能自由行走。记得一次开车带母亲在昆明城区穿梭,看着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母亲满眼里惊讶说:昆明变化太大了,我们当年建昆明百货大楼时我是赶马车拉砖的,租房子住在和平村。我打趣和母亲说:你也是驾驶员呢,只不过是马车驾驶员。母亲说那时候很少见到汽车,是的,一个时代的变迁是靠我们的父辈、我们、我们的子孙一代一代努力奋斗来的。铭记先人缅怀先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生生不息走向繁荣富强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2月5日凌晨5时,我们92寿的母亲在睡梦中盍然仙逝。母亲和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一生平淡而不平凡,正是有这样的母亲哺育了一代代平凡的我们,生活才变得更好。安息吧!生我养我哺育我成长的我们敬爱的慈祥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怀念母亲,怀而不在 ,念而不得,一别再无归期,相见只在梦里,此生再无娘,愿母亲在天堂安好,天之大 ,唯有您的爱完美无瑕!</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母亲生前十小时的音容笑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