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与关键能力的培养——评少芬老师公开课《同分异构体》

H2O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上午第一节,杨少芬老师在高中录播室开设一堂《同分异构体》教学观摩课,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p><p class="ql-block">        婉青老师认为:少芬师的公开课是选择性必修《有机化学基础》中《同分异构体》的第一课时,这是一节非常优秀的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从教学目标上看,这节课目标清晰,符合课标要求,要求学生对常见的同分异构体类型进行辨析,明确提出对于立体异构能进行举例和判断,对于构造异构能进行推断和书写。利用模型、动画、对比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实现目标服务,利用直观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手性异构部分,提出问题“作为化学人,我们能做什么?”并介绍了不对称合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从教材处理上看,少芬对于《有机化学基础》新教材有独到的分析和处理,在本节课之前先进行了有机物分类、命名、结构的教学,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有机物和分类的教学中,少芬已经将不饱和度、醇和醛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讲解和复习,有助于这节课学生对于已知分子式和部分信息的同分异构体的推断。在立体异构教学中,少芬除了展示图片、模型,还举例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考重点构造异构的书写,少芬并不是把各种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直接教授给学生,而是进行适当的思维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等效氢法、基元法等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高效的突破重点和难点。</p><p class="ql-block">    从教学效果上看,这节课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是立足于班情和学情的课堂设计,师生配合良好,学生学习沉浸、投入,从调板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情况良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玉莹老师认为:少芬老师《同分异构体》公开课精心设计,重视学生活动探究与关键能力培养,突显以下几个亮点:</p><p class="ql-block">1、贴近生活,注重真实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p><p class="ql-block">  “天然橡胶”的顺式结构、“反式脂肪酸”结构与危害为生活情景展开对有机顺反异构的探讨,“右丙氧芬”“除草剂”的对映异构的性质差异为情景开展对映异体现象及手性碳的探讨,这些真实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与规律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2、学生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呈现整体性、递进性,注重“教学评”一体化</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从碳架异构为出发点,回顾碳架异构书写的一般思维顺序,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对已烷碳加异构分析、氢类分析、烯烃同分异构分析,通过对戊基的结构展开对一氯戊烷、戊醇、已酸等同分异构数目的判断,问题设置递进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学习探究任务,学生积极参加板演、交流讨论,运用提问、点评等方式反馈问题并及时解决,关注学生知识生成与能力达成,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p><p class="ql-block">3、注重认识思路的结构化与显性化</p><p class="ql-block">    化学知识的结构化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在学习任务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建构“分子式+Ω+其它信息→符合条件的官能团→先写碳链异构体→      </p><p class="ql-block">再写位置异构体”有序思维与分析模型,学生按此思路就能进行知识迁移与应用,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p><p class="ql-block">建议:本节课在前面顺反异构、对映异构所用时间较多,达到21分钟,可以在内容上再进一步精简,为后面同分异构体书写与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中留下更加充裕的探究空间与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雅玲老师认为: 今天听完杨老师《同分异构体》这一课堂,深感收获颇丰。“同分异构体”知识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有机化学教学的始终,其概念简单但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广,逻辑性强,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困难。在听课时我们尤其能可以体会到杨老师在本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做到基础和能力并重,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例如她在进行顺反异构的新知讲授时,就借助了球棍模型来引导学生进行对分子空间结构的想象与辨析,从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例如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遇到困难时,她能及时应答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该类问题应采用何种思维进行分析。在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她从烷烃出发,通过设问不断拓宽问题的边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散,同时建构起书写多类物质同分异构体的思维模型。通过这一思路模型的构建,既能攻克教学重难点,又能培养学生有序性思维能力,发展“模型认识”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如此,在她的启发中,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繁杂”走向了“有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素云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这节课有如下几方面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1、课前准备充分。我们都知道一节课成功的前提就是要精心准备,从课件的制作上可以看出,是经过一番精心思考和设计的,也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再次是多媒体的使用操作技术比较熟练,整个过程的操作都十分流畅。</p><p class="ql-block">    2、课堂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本节课的课堂流程可以概括为:复习引入--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同分异构体的分类--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解决疑难--总结书写步骤。每个环节的过渡语设计巧妙,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讲练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堂效果看,无论是目标还是内容,学生领悟掌握的效果都比较好。</p><p class="ql-block">    3、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逐步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新理念。</p><p class="ql-block">    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面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思考、讨论、书写中发现问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也让教师能够在观察学生的活动中寻找到此类题型的突破难点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的加以归纳、点评、提升。</p><p class="ql-block">    5、师生互动交流,既不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吸收,也不是任学生随意活动的“放任自流”,而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实效性。在课堂上暴露了学生在对于书写和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习题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病灶”加以“治疗”,做到了解决问题的有的放矢。</p><p class="ql-block">    6、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通过针对其思维缺陷的纠正和引导,进一步建立了思维的有序性和严谨性,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便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目的,还需在日后的平时训练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和指导,使学生在实练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教师要起到监控、纠正、指导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7、重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一是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思维点拨明确了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思路,落实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二是同分异构体的交流与讨论中,给足信息,落实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三是在对映异构时,讲了“反应停”的故事,问了身为化学人能做的事情,落实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并突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p><p class="ql-block">         个人小建议:前面的同分异构体的立体异构那里可以再精简些,留够时间给后面,就不会那么紧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