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第一天

金华大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span></p><p class="ql-block">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拥有“烟波锦江游船弋,万绿茵中叹红石”的丹霞地貌,亦有“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最能展示武夷山丹霞美景的当属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3日,行走金华群一行12位同学,大雁、雁婆、开心、跃邦、北山卧羊、一片云、材料、小魔女、牛魔王、毅远、王震、水瓶座,福建武夷山第一天,七曲——六曲——双岭峰——天游峰——小九曲——玉女峰——虎啸岩——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悬崖峭壁,星罗棋布,峰峦叠嶂,云海翻腾。而在这崇山峻岭中,一条蜿蜒的溪流像一条美丽的丝带,将武夷山的山峰岩洞联系起来,这就是九曲溪。九曲溪上,万壑千崖一棹过。</p> <p class="ql-block">朱熹被奉为一代圣贤,武夷山被称为“朱子理学的摇篮”。朱熹不仅在武夷山留下了武夷精舍,还在武夷山留下了诸多摩崖石刻,“逝者如斯”便是其中之一。“逝者如斯”位于九曲溪第六曲的响声岩,响声岩上留下了许多先贤的题刻,而最为显眼也最有意义的一幅当属“逝者如斯”。把当下的自己做到最好,不问过往,不畏将来。</p> <p class="ql-block">晚对峰,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原名紫屏峰,因石色凝紫、绿荫如屏而得名(注:在二步路地图上此处标注双岭峰)。峰岩紧邻天柱峰之北,隔溪与隐屏峰相对。宋朝以来,历代多有理学家在此隐居,山脚下岩壁有朱熹题刻《九曲棹歌·五曲》和明人镌刻的“高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晚对峰岩壁下还有一处摩崖石刻——道南理窟,指出武夷山系“理学渊薮”的历史徽志。“理窟”意即武夷山乃理学荟萃之宝地。“道南”源于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颢。当时,程颢在家乡河南颍川送别他的得意门徒杨时、游酢学成南归福建时说:“吾道南矣!”杨时、游酢后来讲学著述于武夷,终老于斯。</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为武夷山第一胜地,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有时还可看到奇妙的“佛光”,故名天游。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玉女峰,位于武夷山南部,九曲溪二曲溪南。在各大武夷群峰中,玉女峰的出镜率非常高。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就是玉女峰和大王峰的图画。玉女峰不仅是武夷山的旅游标志,也是福建省的旅游标志。</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众多神话故事,其中大王玉女的故事流传广泛。玉女峰与大王峰隔溪相望,像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而铁板嶂横亘其间,好像故意从中作梗,流传着千古的爱情传说。</p> <p class="ql-block">虎啸岩和一线天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景点,但两个景点相距很近,因此在旅游的时候游客们都会选择把这两个景点放在同一时间内游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虎啸岩,武夷山著名三十六峰之一,相传曾有仙人骑虎呼啸岩上,故名。是武夷山观赏云海的绝佳去处,雨后晨昏,虎啸岩上风起云涌。虎啸岩陡峭凌空,又泉石兼具,是武夷山屈指可数的佳境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成禅院建在虎啸岩的悬崖下,这里千仞悬崖向外斜覆,形成一个巨大的洞府,整座禅院不施片瓦,风雨不侵。</span>天成禅院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天仙府。明朝时,道盛、元镜禅师在下虎啸岩建虎啸庵,在此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天成禅院。  </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又名“灵岩”,全长100来米,最窄处仅30厘米,进入岩内,抬头仰望,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令人直叹为“鬼斧神工”。“不知谁把如椽笔,画出光明一字天”,这便是对一线天最好的描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