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树影茶屋</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 4168784</b></p> <p class="ql-block"><b>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在美国上演,该片由维克多,弗莱明执导;由费雯.丽饰演女主角斯嘉丽;由克拉克.盖博饰演男主角白瑞德等。该影片播放后,风霏全球,并获得奥斯卡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10个奖项。</b></p><p class="ql-block"><b>该片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的小说《飘》改编而成。电影基本尊重了原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故事以美国内战为背景</b></p><p class="ql-block"><b>《乱世佳人》故事发生于美国内战时期,讲述的是斯嘉丽三次婚姻、家庭和爱情的故事。与其说是一部爱情片,不如说它是一部史诗片。美国独立以来,南方种植园主拥有大片土地、奴隶、种植棉花卖往欧洲;北方后来建立的工厂、铁厂、船厂因缺少土地和工人;发展统一市场受到阻碍,矛盾越来越尖锐,南北战争一触即发。1861年至1865年长达4年多的南北战争,时间之长,战争之惨烈的同室操戈,兄弟相残实属罕见,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战争死亡人数达72万,伤达40多万。最后以南方失败,奴隶制联帮帝国崩塌为终止。在经历血与火战争中,塔拉庄园大小姐斯嘉丽的婚姻、家庭、爱情故事逶迤曲折,引人入胜!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闪现出人性光辉。上世纪70年代我读过原著,自电影传入国内公开放映时,又看过电影。追剧离不开原著中的细节描述,家有存书,就结合原著对斯嘉丽的成长过程,谈点个人的看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赌气的第一次婚姻</b></p><p class="ql-block"><b> 1861年战争前夕,故事从这里开始:</b><b style="font-size:18px;">南方塔拉庄园的斯嘉丽,正值二八芳龄,母亲传给了她娇柔,父亲传给了她豪爽。虽母亲的法兰西血统与父亲的爱尔兰血统质地有些不调和,可她那一张脸着实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淡绿色的眼珠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上翅,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峨眉,在那木兰花一般白皮肤上,划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她那直性、热情、骚动不宁、慧黠多端的性格,着实迷住了邻近庄园的富家公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当她听说十二橡树的艾希利要与其表妹梅兰妮订婚的消息,受到沉重的打击。她一直爱着艾希礼,因大多富家子不喜欢读书,只有艾希利爱好棋琴书画,具有绅士风度。自以为艾希利也是爱她这个万人迷的,只是不知道她的心意,她必须表明心意,把他夺回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在十二橡树庄园举行野餐聚会时,斯嘉丽找机会向艾希利表达了爱意,可是被拒绝了。这一幕被投机商人白瑞德看得清清楚楚,他深知斯嘉丽与他是同类人而爱上她。但由于南方贵族们的偏见与不实的坏名声谣言,都不待见白瑞德。与此同时战争气息浓郁,前方已建立了训练营,青年们热血沸腾,准备上前线。那个年代,16岁以上的男女可以婚嫁。斯嘉丽随便找了艾希利的小舅子查尔斯结婚,查尔斯虽然帅气高大,但还是个不成熟的小孩。战争在即,为上战场,嘉丽睹气抢在希礼结婚的前一天。结婚后查尔斯就去了前线,不久因感染伤寒死于军中。这是斯嘉丽第一次婚姻,认识两周结婚,三个月成寡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苦难中显现人性的光辉</b></p><p class="ql-block"><b>斯嘉丽的任性、直白、离经叛道受人诟病。比如不守寡妇规矩抛头露面参加舞会;讨厌血腥伤兵护理。人性的弱点显而易见。但她的勇敢和担当,吃苦与坚持也着实令人敬佩。</b></p><p class="ql-block"><b> 战争越来越残酷,饿狼陀的家呆不下去了。为了梅兰妮(情敌)她又留下来,帮助她生下孩子后,听说妈妈病了,带着刚生产不久的梅兰妮回老家,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可家乡历经战争洗礼,已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十二橡树庄园已成废墟,梅兰妮母子只能住在塔拉庄园。斯嘉丽回到家,母亲已去逝,父亲受到刺激变得痴呆,两个妹妹伤寒未愈卧床不起。百余奴隶跑光,只剩下3个家奴(其中一个孩子)。食物被抢劫一空,棉花被烧掉。吃什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很多人到没经过战争的地方投亲去了。</b></p> <p class="ql-block"><b>斯嘉丽深知,目前塔拉的家和亲人生活重担全落在她的身上。顽强的她绝不去投奔亲戚,决心以自己坚强的毅力支撑塔拉,把根深深地扎在这些红土地里。在家里找出一堆逃过一劫的木薯,思嘉利每天去废墟地头找吃的,扯野菜。她的手脚磨起了泡,磨出了老茧。皮肤晒黑了。在妹妹们认为叫他们做事是卑鄙的想法时,可斯嘉丽无论家里、地里,劈柴、种地、摘棉花…什么活儿都干。并且为了自卫还杀了入室抢劫的逃兵(她连杀鸡都不忍)。为了生存,为了他人,竟变得如此坚强和勇敢。残酷战争的磨练,美丽、高傲的斯嘉丽人性闪烁着灿烂的光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出卖自己的第二次婚姻</b></p><p class="ql-block"><b>春去秋来,又经历了一个多年头,战争已近尾声,社会动荡不安。塔拉庄园在斯嘉丽的苦心经营下,吃饭问题逐渐解决,他顶着烈日,辛苦摘回的棉花可以交税。而祸不单行,北方散兵流寇来了,又一次烧杀掳掠。棉花烧了,牲口杀了,粮食财物掳略一空。特别是300元的税不交,就会失去土地,他们的生活又陷入绝境。</b></p><p class="ql-block"><b> 迫于无佘,斯嘉丽要进城去借钱度难关。两年的田间劳作,她已皮肤粗糙黝黑,衣衫破旧,成为一地道农妇。怎么出门呢?灵机一动,扯下驼绒绿色窗帘做了件裙子和帽子就进城了。</b></p> <p class="ql-block"><b>她去找白瑞德借钱,可瑞德正在监狱里。失望而去巧遇二妹苏伦的男朋友弗兰克。弗兰克在军队瓦解后,做了一些紧俏的物质生易,挣了些钱。又老又丑又实诚的弗兰克本不入斯嘉丽的法眼。可眼前最需要的300元救命钱才是最重要的。为了钱编造谎言勾引妹妹的恋人,把自己卖出去了。这件事斯嘉丽做得很不地道。其实她并不爱弗兰克,后来逼丈夫为她报仇,被提包党打死。这件事几百年来是对斯嘉丽人性批评最多的依据。但我有些不同看法:</b></p><p class="ql-block"><b> 弗兰克死后,斯嘉丽非常歉疚,后悔不该夺妹所爱,不应与弗兰克结婚,兴许他就不会死。</b></p><p class="ql-block"><b> 斯嘉丽与弗兰克结婚后,不仅解决了这次交税问题,而凭借她的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帮助弗兰克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挣了更多的钱,经常寄钱回去帮助家人及朋友度过难关,发展生产。设想如果是自私又不能干的妹妹苏伦嫁给弗兰克,她会做得更好吗?</b></p><p class="ql-block"><b> 我年幼时也亲眼见过,有个20岁的中学生,因天灾逃难到我们村里,为了生活嫁给了40多岁的族叔。的确处不好,过几年他们还是以离婚告终。</b></p><p class="ql-block"><b> 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活。</b></p><p class="ql-block"><b> 鲁迅说过: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利。</b></p><p class="ql-block"><b>如果为了生存,甚至为了他人的生存而做的事还是有意义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找到真爱的第三次婚姻</b></p><p class="ql-block"><b> 南方人白瑞德,他在奴隶制下已有资本主义思想的超前意识。他聪明能干,看透时势,投机冒险,挣了很多钱。行走于南北,交友广泛。他参战不积极,说:北方有工厂、钢铁、船厂;南方只有奴隶、棉花和傲慢。战争胜负一目了然。</b></p><p class="ql-block"><b> 南方贵族、视他为异类,瞧不起他,漫骂诽谤不绝于耳。他们第一次遇见就爱上了斯嘉丽,认为是与他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在斯嘉丽送梅兰妮逃离饿狼陀时,他帮助找马车送离险境,送把枪给斯嘉丽,让其自卫护身,并深情地吻了她。他这种若即若离,似爱非爱,见面又有语言刺激(语言试探)。在他收监无法帮到斯嘉丽时,斯嘉丽为钱把自己卖了。当得知弗兰克死后。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要斯嘉丽嫁给他。并说:我不能一辈子在你那许多候补丈夫的夹缝里等着你的呀!</b></p> <p class="ql-block"><b>其实斯嘉丽也是爱白瑞德的,当彼此知道了对方的真心后,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这时的斯嘉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也有不菲的收入。白瑞德还是为她举办豪华婚礼,享受优裕的物质生活。有了可爱的女儿,本应该是最幸福的一家。</b></p> <p class="ql-block"><b>而有生活中的不断争吵,两人心气高,谁也不服输,明明是爱着对方,说出来的话又伤着对方。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夫妻之间怎么相处,该片也可借鉴。</b></p><p class="ql-block"><b> 而夫妻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因素,斯嘉丽与艾希利的关系,也多少影响了他们感情。斯嘉丽一生为艾希利及他的妻儿付出,她心目中总有一个目标,为了他的爱无怨无悔。她是真爱艾希利吗?象希利这样旧时代的绅士,在社会大变革中,就无所适从了。思想陈旧,经商、务农都不在行,连维持生存都有困难。当梅兰妮逝去后,他们认真审视,彼此并没有相爱的基础。艾希利的优柔寡断和无能终于使斯嘉丽明白,这绝不是她所爱的人。纠缠一生的爱只不过“契可尼”效应,即“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心理虚幻。</b></p> <p class="ql-block"><b>斯嘉丽和白瑞德虽然深爱对方,但在爱女失去后,彼此的埋怨和不让步,终于走向分离。斯嘉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认为她还是爱瑞德的。可是白瑞德已不相信她,离家出走了。斯嘉丽无奈地想起了父亲的话:回塔拉吧,那里是自己家。明天就回去,明天毕竟是新的一天!</b></p> <p class="ql-block"><b>有希望的明天,美好会再来!这就是斯嘉丽决不屈服,永不言败的性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