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笔名李千树)的美篇

李树(笔名李千树)

读归有光吴山图记 <p class="ql-block">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 为人之道须君子相尚——读归有光《吴山图记》</p><p class="ql-block"> 李千树</p><p class="ql-block"> 归有光乃明代官员、散文大家。今江苏昆山人。早年仕途不顺,曾招徒治学于嘉定安亭江上,一时名声大噪。其于顺利中举后,曾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直至六十岁时才得中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终官居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并负责编撰“世宗实录”等。卒于南京任上。享年六十五岁。</p><p class="ql-block"> 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之等并称为“嘉靖三大家”,有“今之欧阳修”之誉,被人称为“明文第一”,且“独自一人扛起了明代散文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其文学主张,上承唐宋,提倡“文以载道”,言之有物。文章风格,则倾向清新自然,质朴无华。其《吴山图记》,就是其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吴山图记》,本是一篇应朋友之托,对友人进行吹捧颂扬的文章。但经归有光之手,则写成了一篇超凡脱俗的流芳杰作。可谓出神入化,清新脱俗,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该文大概可分三个部分、五个小层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部分或小层次,概括地介绍吴山吴水。</p><p class="ql-block"> 文章曰:“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廖廖数语,吴山吴水,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部分,较绵密地写吴令吴民。又可分为三个小层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小层次,介绍同年好友魏用晦作为吴县县令,升官离吴,得吴人赠吴山图。</p><p class="ql-block"> 文章曰:“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小层次,议论县令作为一地之父母官的重要性,赞扬魏用晦治吴,为吴之山水增光添彩矣。</p><p class="ql-block"> 文章曰:“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小层次,用北宋之贤相韩琦离黄州而不忘黄州,苏东坡贬黄州为之树碑立传等贤人故事,来比附和赞扬友人魏用晦,离吴而吴人不忘其,其离吴亦不忘吴民也!</p><p class="ql-block"> 文章曰:“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或第五个小层次,写吴图吾记。即受魏用晦所托,就吴山图作记,再次赞颂好友魏用晦离吴三载而不忘吴,并揣度,大抵吴民亦不会忘记好友魏用晦吧?</p><p class="ql-block"> 文章曰:“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p><p class="ql-block"> 读归有光《吴山图记》,至少有三点令我们可资借鉴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一是其为官之道和为人之道。即为官,不能只做官当老爷,要为民造福,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也。要像其好友魏用晦那样,就是离开了治所,依然官不弃民,民不忘官。这才是一个好的官员!</p><p class="ql-block"> 同时,做人,也要有人格。既不能文人相轻,相互鄙薄,互相贬低!也不能无原则地相互吹捧,彼此拍马屁。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品位。该赞扬的不诋毁,该批评的也不客气。这才是真朋友,所谓诤友者也。</p><p class="ql-block"> 二是为文要文以载道,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吴山图记》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文章不是就吴山图而记吴山图,亦不是就吴山水而吴山水,而是记山不是山,记水不是水,为官不忘民,为民不忘官,这才是其为此文的真正用意和目的!</p><p class="ql-block"> 三是作文要质朴无华,清新自然,不能哗众取宠,故作高深。《吴山图记》篇幅不长,先说吴地山水,历史名胜,一幅自然山水图,自然而然,铺排于读者眼前。接着,介绍吴人赠吴山图,赞魏用晦治吴政绩。但又不从具体实绩上来说,而是仍从吴山吴水说起,只是说魏用晦为其增光添彩了云云。始终扣紧山水及图。继而,所发议论,引用苏轼及韩琦等典故,也是扣紧民与官的关系,相互不能忘怀等,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落脚到受托作记,还是扣紧离吴不忘吴,一直将图置于左右,不时展看等情。从而将赞颂好友之情提升到一个高度。</p><p class="ql-block"> 总之,归有光《吴山图记》,将一篇世俗文章,写成了美文佳作,立意不俗,文采斐然,表现出了其卓越的思想和写作水平。难怪同时代的文论者评价该文曰:“因令而图,因图作记,因赠图而知令之不能忘情于民,因记图而知民之不能忘情于令。婉转情深,笔墨在山水之外。”可谓精当!</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7日黄昏</p> <p class="ql-block">吴山吴水吴之民,</p><p class="ql-block">善官善治善良心。</p><p class="ql-block">全心全意为百姓,</p><p class="ql-block">千秋万代敬作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