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农业可持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泉眼岭乡2024年梨树模式宣传动员部署会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黑土鎏金粮食丰,梨树模式立新功!多措并举重保护,利国利民惠“三农”。为了进一步推动泉眼岭乡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深入发展,创新黑土地保护新模式,不断提高黑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泉眼岭乡政府于2024年2月20日在乡政府中心会议室召开了梨树模式动员培训会,党委书记崔艳峰亲自主持,乡长杨文争,主管农业副乡长徐凤双,人大主席张立秋,纪委书记张大勇列席会议。各村支部书记,会计,站办所长及所有机关干部一并参加,共计60余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会议有三项日程:首先由乡长杨文争传达县里会议精神,指出2024年黑土地保护要求更严,范围更广,内容更新,标准更高。要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打造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粪肥堆呕”,“梨树模式+米豆间作”等新样版。旨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充分发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作用。各级干部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要逐一传导压力,尤其是各村要细化量化指标分解任务。要统筹规划,既要抓好秸秆禁烧还要保证秸秆离田基础上实现梨树模式秸秆量不低于30%的要求。争取全面完成县里分配的10万亩梨树模式任务指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二项:由徐凤双乡长宣读了梨树县2024年梨树模式推广工作方案,指出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工作目标,量化了工作任务! ————1.完成“三个一”工程。搞好基地创建。要充分发挥大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培育集约土地。使梨树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24年要打造一个生产单元,9个乡级示范基地,27个村级示范基地。搞好“311”工程。党委书记要完成100公顷梨树模式示范田。每个村书记完成10公顷梨树模式示范田。 2.竭力打造生态目标。实现“梨树模式+粪肥堆呕”模式。将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秸秆打包作为饲料,通过养牛过腹还田培肥地力。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解决了燃烧秸秆带来的隐患,同时还为肉牛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一举两得。结合县里出台的粪肥堆呕政策尽量多施农家肥和粪肥,做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省工省时节本增效,防止东北黑土地退化,恢复和重建黑土的高产高效生产功能。 3.探索增产增收模式。除了“4+2”梨树模式几种形式外。2024年县里大力推广“梨树模式+米豆间作”模式。实现品种换茬休耕。高矮科作物优势互补。实现玉米棵棵是地头,垄垄是边行的优势。进而提高单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最后由崔艳峰书记做总结:崔书记强调,一年之际在于春,备耕生产要抢先抓早。做到早谋划,早布局,早安排,早部署。要按照县里方案要求继续大力推广梨树模式,从技术层面达到农业农机配套,良种良法结合。促进秸秆合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生产潜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黑土地保护是一个宏观概念,还需要国土,水利,林业等涉农部门横向联合纵向协作。农业负责梨树模式打造。农机负责先进农机具的引进及技术指导,国土负责基本农田规划及土地红线的保护。水利负责四沟四渠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做到防护林改造,恢复“地成方林成网”的格局,使造林达到防风固沙目的。总之,保护黑土地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工程。各级干部都要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保护黑土。让黑土更肥,粮食产量更高。其次,要提高站位,明确职责。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黑土地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村要严禁焚烧秸秆,形成网格化管理,落实到地落实到人。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工到位,任务分解到位,检查督查到位。一定要将黑土地保护列到工作日程,写到村规民约里。对有意破坏黑土地行为给予严厉打击。进而保障梨树模式顺利进行。</b></p> 科技之冬培训 黑土地保护利用会议 秸秆离田 抛粪作业 条旋作业 种芽萌发 绿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