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行游(一百十九)阿尔巴尼亚篇

老生常谈

<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15日下午4时,我们从卡拉巴卡出发至希腊边境,从这里要过关进入阿尔巴尼亚境内。</p> <p class="ql-block">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阿尔巴尼亚应该是一个非常非常“熟悉”的国家,毛主席曾经把两国定位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关系,在上世纪的那种特定环境里,中国曾给了阿国很多经济上的援助,阿国也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记得每年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提案,都是它和阿尔及利亚等国联合提出的。</p><p class="ql-block">虽然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两国关系大起大落,几经波折,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阿关系逐步成为一个“既不是敌对国家,又谈不上密切”的正常的国家关系。</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小时候,曾经“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给了我这个无知少年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许多影片如“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等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个封闭的年代。现在的阿尔巴尼亚怎么样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由于需要更换旅游巴士和导游,我们拖着自已的行李走了很长一段路,过关用了一个多小时,直到5点多才进入阿尔巴尼亚境内,好在边境离“千窗之城”培特拉不远,晚上6点,我们就到了这里并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16日,一大早醒来,我们便跑出酒店,来到培拉特的街头闲逛。</p> <p class="ql-block">培拉特是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区,首府也设在这里,人口13万多。这座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经历了历史的腥风血雨的小城,如今有着“千窗之城”和“博物馆城市”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我举目四望,有着红色土壤的山峦在远处延伸,点缀着有点阴沉的天空,蜿蜒的河流从脚下穿过山涧,奥斯曼风格的古民居躺在山谷的怀抱里,一排排,一片片,非常好看。</p><p class="ql-block">“千窗之城”的房屋都有很多窗子,一层层的窗子从山脚连绵到了山顶,每一扇窗子都会让人产生遐想:这里发生了或者会发生什么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从小城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让我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小城中还有一条河,河水也很洁净。</p> <p class="ql-block">绿树映掩下的培特拉,还有一座象美国白宫(国会大厦)似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早饭后,我们去参观培拉特城堡。城堡就在培拉特古城的旁边,在这里能够看到整个培拉特新城和旧城。</p> <p class="ql-block">城堡只能从南边的一个入口进入,有一个类似于城门一样的门洞,城堡里面现在还仍有居民居住。</p> <p class="ql-block">培拉特城堡被铸在阿尔巴尼亚10元硬币的背面。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信奉基督教的,所以在城堡的顶端有一座圣三一教堂,这座教堂也是欧盟认定的文化遗产。它建于14世纪,位于城堡的斜坡上,看上去很孤傲但又非常威严。</p> <p class="ql-block">从培拉特车行135公里,就到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是阿尔巴尼亚第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全市树木掩映,绿地遍布,有公园和街心花园200多处,数条林荫大道从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向四周辐射。</p> <p class="ql-block">到达地拉那后,我们的游览就从斯坎德培广场开始。</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斯坎德培广场类似于我国的天安门广场,尽管没有那么宏伟,但也是当地人日常聚集和节假日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出生于13世纪初,他带领阿国人民进行了长达20多年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为争取阿尔巴尼亚民族独立做出了具大贡献,被阿尔巴尼亚人民尊为“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他,1969年,在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23周年之际,他的铜像在斯坎德培广场落成。铜像总高度为37.045米,生动表现了他飒爽英姿、骑在战马上指挥作战的英雄形象。</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斯坎德培广场的显要位置,是阿最大的一座博物馆,里面保存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文物。博物馆的上方,一幅由马赛克镶嵌的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并且以工农兵为主体形象的大型壁画横跨天际,彰显出阿尔巴尼亚人民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姿态,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氛围与色彩,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时代的遗留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不时有行人匆匆走过,偶尔还会遇到一两个警察……</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周边都是地拉那的一些主要建筑,有政府大楼、歌剧院和银行等。</p> <p class="ql-block">广场旁边还有一座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建于1819年,它是阿尔巴尼亚第一大清真寺。整个清真寺高大、壮观,两座高高的宣礼塔就像两支蓄势待发的火箭,非常的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后面是一座高大的钟楼,你可以爬到钟楼顶上俯瞰整个广场和色彩艳丽的费里斯转轮以及坐在里面显得很小的观光客。</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外面是一座城市公园,草坪和喷泉遍布,是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显要位置,有一尊人物雕塑,我不懂阿文,不知道是谁,可能也是一位该国的“大人物”吧。</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市区还有一座东正教堂,它始建于1865年,于1967年在霍查“无神论”思想指导下被摧毁,2011年在原址重建,据说,现为欧洲第三大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的“金字塔”是霍查死后其女儿和女婿为其设计并建造的,当时被用作纪念霍查的“博物馆”。东欧剧变后,霍查的统治遭到质疑,建筑也随之废弃,成为著名的“烂尾楼”。后来,这所建筑曾被用作广播电台、夜总会和会议的举办场所,1999年科索沃战争斯间一度还成为北约的军事基地。但作为历史的一个标示物,根据2015年所作的一份“民调”,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反对拆除这座建筑。以后的用途,我们就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在阿尔巴尼亚,恩维尔·霍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曾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先后打败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赢得了阿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建国后,他掌权41年之久,由于担心遭受潜在的入侵,他下令在阿尔巴尼亚建造了数十万个地下堡垒和雕堡(当然,这些都是用的我国的钱和物),并且独断专行,闭关锁国,让阿尔巴尼亚深陷落后与贫穷之中。</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些地堡还遍布阿尔巴尼亚的城市和乡村,成为那个时代的“标记”和几代人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目前,恩维尔·霍查时任国家领导人时的办公室和寝宫仍在。</p> <p class="ql-block">里面摆放着他的办公用品和寝具……</p> <p class="ql-block">我走在地拉那重新改造过的“历史建筑”前,这些充斥着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留下的气息,让我经常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也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是我在其它欧洲国家所不曾有过的……</p> <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我又回到了斯坎德培广场,具大的斯坎德培雕像在柔和的灯光映掩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而在同样的位置,这里从前也曾经安放过恩维尔·霍查的雕像……</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历史不会重复,而阿人民的选择也应该得到尊重。不管怎样,但愿这个曾与中国“天涯比邻”的国家越来越好吧,我这样想。</p> <p class="ql-block">  2018年6月16一6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