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战例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快乐天使

<p class="ql-block">七 律</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p class="ql-block">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四月</p><p class="ql-block">钟山风雨起苍黄,</p><p class="ql-block">百万雄师过大江。</p><p class="ql-block">虎踞龙盘今胜昔,</p><p class="ql-block">天翻地覆慨而慷。</p><p class="ql-block">宜将剩勇追穷寇,</p><p class="ql-block">不可沽名学霸王。</p><p class="ql-block">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人间正道是沧桑。</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4月20日晚至21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当天下午,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看了《人民日报》关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号外”后,心情异常振奋,挥毫写下了史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以至几千年反动统治的历史彻底结束,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当家做主时代的到来。</p><p class="ql-block">这首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重大意义的高度概括,向人民解放大军发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夺取全国彻底胜利的伟大号令。“宜将剩勇追穷寇”是这首诗的诗眼。全诗风雷磅礴,豪气盖世,寓意深邃,意境宏阔,充分显示了崇高美和阳刚美的审美特色,是一首永载史册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百万大军渡江南征的历史性进军的雄伟场景,触动了无数诗人的革命豪情,指挥东线大军南下的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南进途中谱写了新的豪迈诗篇:</p><p class="ql-block">旌旗南指大江边,</p><p class="ql-block">不尽洪流涌上天。</p><p class="ql-block">直下金陵澄六合,</p><p class="ql-block">万方争颂换人间。</p> <p class="ql-block">实施战略追击</p><p class="ql-block">经过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解放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达26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达358万余人,其中野战军达218万人,装备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陆军仅146万人。在这些残余军队中,除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集团、西安“绥靖”公署胡宗南集团的一些部队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马步芳部尚有一定的战斗力外,其余部队大多是被歼后重建或新建的,战斗力很弱。同时,上述部队分散于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内,在战略上已无法实施有效的防御。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局面已经确定。</p><p class="ql-block">在此形势下,国民党为做垂死挣扎,一面向中共频频表示愿意进行和平“谈判”,一面加紧部署防守长江,企图“划江而治”,保持江南半壁河山,重整军力,伺机反扑。毛泽东则于1948年12月30日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宣布:“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部署向全国进军的同时,还提出了解决残余国民党军必须采取的方针。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例如解决天津的敌人那样,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学会运用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去解决敌人。</p><p class="ql-block">依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方针和部署,人民解放军从1949年4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向全国进军。</p>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的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战略决战后,国民党军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在和平谈判烟幕的掩护下,在宜昌至上海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以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担任江西湖口至上海段的沿江防守;以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担任湖口至宜昌段的防守;另以舰艇130余艘、飞机300余架支援陆军的江防作战。</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及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100万人,在以邓小平为总书记、成立于淮海战役中的中共总前委的继续领导下,于1949年4月间举行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宁沪杭地区以及闽、浙、赣诸省的一部或大部,为向东南、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条件。另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20万人(后确定为12万人),归第二野战军指挥,位于武汉以北、以东地区牵制白崇禧集团。3月31日,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将第二、第三野战军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战法,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国民党军,然后向南发展,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及江南地区。《纲要》预定将战役区分为3个作战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实行战役展开;</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割裂和包围国民党军,确实控制浙赣铁路一段,切断汤恩伯集团的退路;</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分别歼灭被包围的国民党军,完成全战役。</p> <p class="ql-block">我野战军的东中西三个渡江集团的兵力部署</p><p class="ql-block">以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指挥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军,第十兵团指挥第二十三、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军和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共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粟裕、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指挥。其中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军位于江北全椒、仪征、扬州等地并攻占瓜洲、浦口、浦镇,吸引和牵制南京、镇江地区国民党军;主力6个军由三江营(扬中以北)至张黄港(靖江以东)段实施渡江,成功后向宁沪铁路挺进,控制该路一段,阻击南京、镇江的国民党军东逃和上海方向的国民党军西援,并向长兴、吴兴方向发展,会同中突击集团切断宁杭公路,封闭南京、镇江地区守军南逃的通路,完成战役合围,而后协力歼灭被围之敌。</p><p class="ql-block">以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指挥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四军,第九兵团指挥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三军,共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由谭震林指挥,在裕溪口(芜湖以北)至枞阳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歼灭沿江守军,并监视芜湖守军;主力迅速东进,会同东突击集团完成对南京、上海、杭州地区国民党军的包围,而后各个歼灭被围之敌。第七兵团并准备夺取杭州。为求得中、东两集团行动上的协调,迅速合围南京、镇江地区守军,中突击集团过江后统归粟裕、张震指挥。</p><p class="ql-block">以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指挥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指挥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指挥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及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共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由刘伯承和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由枞阳至望江段实施渡江,成功后以1个兵团挺进浙赣铁路衢州及以西、以北地区,控制该路一段,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主力沿江东进,接替第九兵团歼灭芜湖守军的任务,并准备参加夺取南京的作战。</p> <p class="ql-block">渡江作战的各项准备</p><p class="ql-block">2月底3月初,执行渡江作战任务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到达江边后,立即进行渡江作战的各项准备: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到渡江前夕,共筹集各型木船9400余只,培训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等。</p><p class="ql-block">针对北方人不谙水性,对长江及水上作战存在恐惧心理的情况,野战军各部队组织干部、战士轮流到江岸“看水”,了解长江的真面目,邀请当地老船工介绍长江水情和水上活动经验,澄清谣传,然后在老船工和南方籍干部战士的指导下,进行水上练兵。经过努力,广大指员很快学会了游泳、武装泅渡、水上射击等本领,掌握了划桨、撑船、修船补漏、自救互助、制作救生圈等技能,消除了对长江的顾虑。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有进无退、英勇顽强、独立自主、配合友邻的战术思想教育及分散登陆、集中作战,先登陆先突击,小群动作,大胆穿插等战术原则的学习训练。广大指战员对渡江作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纷纷争当渡江突击队。他们表示:“困难吓不倒我们,长江天险挡不住我们。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一定把红旗插上长江南岸!”“英雄比英雄,江南会英雄;人人当英雄,江南立大功!”地方船工在部队的感染下也豪迈地表示:“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大军送过长江去!”</p><p class="ql-block">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的船工即达1万余名,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个民工团随军服务。与此同时,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枞阳、土桥、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国民党军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p><p class="ql-block">4月15日,国共和谈代表团在北平拟就《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20日共同签字。但是,这一方案于20日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拒绝。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随即发起渡江作战。</p><p class="ql-block">“饮马长江”的时刻到了!</p> <p class="ql-block">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京</p><p class="ql-block">中集团首先实施渡江</p><p class="ql-block">4月20日晚至21日晚,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先后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500公里地段实施全线渡江。</p><p class="ql-block">按照作战计划,中集团首先实施渡江。4月20日,午夜时分,中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一军,在裕溪口至极阳镇100多公里的江面上,分乘数千只木船,乘夜幕扬帆起航。</p><p class="ql-block">先前空旷的江边转眼间桅杆林立、篷帆招展。这些船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呢?原来是从隐藏在北岸的河湖港汊里开出来的。官兵们千辛万苦从老百姓那里征来的船,不敢直接驶入长江。一是战役的隐蔽和突然性,二是避免国民党飞机和军舰的轰炸。在战役开始前,我军的船只全部隐藏在北岸的河湖港汊里。可是,由于内河出口都被对手日夜严密监视封锁,一旦战役发起的命令下达,大批船只将无法出去以进入长江。我军为了把船拖出去,采用了旱地挖渠翻坝的方法,其中创下为了拖一条船竟挖渠60里的纪录。成千的小船可以顺着这些运河不被敌人发觉地送到长江宽广的水面上去。当渡江战役开始时,我军突击部队打开了大堤出口,将隐蔽在内河道里的船只翻坝入江。</p><p class="ql-block">时逢西北风,船借风力,千帆竞发,万桨击水,劈波斩浪,飞向南岸。先头船距南岸约300米时,国民党军才发觉,匆忙打炮拦截。</p><p class="ql-block">顿时,江面波汹浪叠,水柱冲天。早已严阵以待的人民解放军炮兵群立即以雷霆万钧之势齐轰对岸,敌军阵地随即陷入一片火海,火光映红了夜空。</p> <p class="ql-block">英雄的船工</p><p class="ql-block">二十五军二二 O 团政委傅奎清回忆说:“我们那个船偏了方向,碰到敌人碉堡跟前了,敌人向我们开枪,一个叫张连珠的参谋中弹了。”</p><p class="ql-block">面对扑面而来的弹雨,军人们用身体筑成挡弹牌。二十七军二三五团二营四连指导员艾奇记得:“我那两个战士站起来拦着船老大。这个船老大真不错,说不要挡,你们赶快划。这个船老大当时我没问他叫什么名字,这真是个老英雄。”</p><p class="ql-block">车胜科和父亲当年送渡江的部队,父亲中弹后,他就掌起舵来:“当时我父亲对我说:你不要管我了。你把同志们送上岸,就是为我报仇了。”</p><p class="ql-block">在安徽有一位15岁就参加渡江支前的小姑娘回忆:“我们四条船往江南那边去,正好走到江中心,敌人的照明弹,探照灯也亮了,发现我们的小船来了,这时候大炮、机枪、天上好像还有飞机,一直向我们四条船打来。我们四条船被打沉两条。”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小姑娘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毛泽东把她请到自己家里做客。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毛泽东了解到小英雄还没个学名,就说“英雄不能没有名字,把我的姓给你了吧”。从此,小英雄便有了一个听起来有点异样的名字:马毛姐。</p> <p class="ql-block">"渡江第一船"</p><p class="ql-block">几个月的准备与努力,全部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刻。为了加快船速,战士们把铁锹、钢盔一切能划水的家伙都用上了。为压制住对手的火力,我军炮兵一次又一次齐射,一排又一排的炮弹映红了天空。关键时刻,我先前渡江侦察的先遣队在敌人防线后面的山顶上点燃了巨大火堆,不仅如同灯塔为我军船队导航,更让敌人军心大 乱 。</p><p class="ql-block">21时,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五班的船头终于触到南岸,成为百万雄师中的"渡江第一船"。紧接着各部队的船只纷纷靠上岸边,迅速突破敌军阵地。按照原先约定,各部队登陆成功后即点一堆火,转眼间江南岸成为一片火的海洋,把胜利的捷报飞传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21时10分,指挥部收到了突击部队发来报告登陆成功的暗语:“饭做熟了。”</p><p class="ql-block">登岸部队如猛虎下山,迅速突破鲁港(芜湖西南)至铜陵段国民党军江防阵地,连续打退守军的多次反击,巩固了滩头阵地,而后向纵深发展攻势,至21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军芜湖以西地段的长江防御被人民解放军突破后,汤恩伯如热锅上的蚂蚁,于21日慌忙赶到芜湖部署堵击,急令第九十九军前往增援。</p><p class="ql-block">但于事无补,第九十九军进抵宣城,第二十、第八十八、第五十五军等部已放弃江防阵地,在一片混乱中仓皇撤逃。第九十九军旋即向南逃去。渡江中路集团随即部署追歼逃敌。</p> <p class="ql-block">东集团也发起渡江作战</p><p class="ql-block">正当汤恩伯在芜湖忙于部署堵击时,人民解放军东、西两突击集团发起强大的渡江作战。在长达500多公里的江面上,炮吼枪鸣,火光烛天,万船竞渡,人人争先。</p><p class="ql-block">21日晚,东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二十三、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展开于龙稍港(泰兴西南)至张黄港段,在天生港(泰兴以南)等地突破守军防御。</p><p class="ql-block">22日3时,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起义,活捉要塞司令戴戎光,控制了炮台,并掉转炮口,轰击国民党守军和江上舰艇,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军的攻击正面是蒋介石嫡系第四十五军,全部美械装备,战斗力较强。22日凌晨,第二十三军前锋在潘墅镇、师姑墩一带与第四十五军第二九一师遭遇,当即向敌发起勇猛冲击。经两个多小时激战,击垮该敌,击毙敌师长。至22日中午,第二十三军相继攻克坪塘、石庄、徐墅、磺土、百丈镇等地。</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九军登岸后,奋力打退敌第二十一、第一二三军的多次反扑,歼敌1个团,控制了张家港至黄山沿江阵地。22日上午,挺进至南闸、云亭、周庄一线。</p><p class="ql-block">第三十一军于21日午夜尾随第二十九军南渡。22日下午,攻占江阴县城。守敌第二十一军闻风而逃。第三十一军主力疾速向常州攻击前进。</p><p class="ql-block">至此,第十兵团建立了以江阴为中心的东西50余公里、南北10余公里的滩头阵地,并继续向纵深发展。</p><p class="ql-block">在第10兵团南渡的同时,第八兵团各军也展开了渡江作战。</p><p class="ql-block">21日20时,第二十军自泰兴西北龙窝口至永安洲段起渡,强攻扬中。因逆风逆浪,大部分船只未能按时起航,只有两个营船队于22时30分登岸成功。扬中守敌约3个团,由第五十一军第四十一师统一指挥。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登岸分队大胆沉着,英勇顽强,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住了登岸点。</p><p class="ql-block">至22日凌晨,第二十军又有4个团登岸,随即发起全面进攻。守敌见大势已去,慌忙撤逃江南。22日中午,扬中县解放。23日,第二十军全部渡过长江。第二十六军亦于22、23日尾随第二十军渡到江南。</p><p class="ql-block">第三十四军于22日由仪征至扬州段渡江,在炮火掩护下,先后攻占北新洲、瓜洲。次日,直插镇江,镇江守敌撤逃。</p><p class="ql-block">第三十五军于21日零点分别向江浦县城和浦镇守敌发起攻击。战至天明,攻占江浦县城,全歼守敌1个团;同时扫清了浦镇的前沿阵地,重创守敌1个团。21日上午,第三十五军重新调整部署,以一部兵力从浦镇东面进攻,威胁敌之侧背;主力在浦镇北面强攻,与敌进行逐点、逐线、逐堡的争夺。经过10多个小时激战,攻取了敌主要阵地。22日晨,守敌第二十八军害怕被全歼,慌忙南逃,浦镇、浦口随即解放。第三十五军搜寻船只准备南渡。</p> <p class="ql-block">西突击集团也突破了守军江防阵地</p><p class="ql-block">西突击集团也于21日晚在预定地段突破守军江防阵地,控制了宽100余公里、纵深5至10公里的滩头阵地,于22日占领彭泽、东流等地,并解放安庆。主力乘胜向纵深发展,割裂汤恩伯、白崇禧集团的联系。</p><p class="ql-block">担任策应任务的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在分别攻取荆门、汉川、烯水、黄梅等地后,继续向长江北岸挺进,有力地牵制了白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右翼安全。</p> <p class="ql-block">击伤英国旗舰"紫石英"号</p><p class="ql-block">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停泊在镇江附近江面的4艘英国军舰公然炮击长江北岸的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人民解放军当即以炮火猛烈还击,击伤其旗舰"紫石英"号,后4艘军舰相继逃往上海。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声明,严正申斥了帝国主义的这一侵略行径,并要求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一切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海、领土、领空,表达了中国人民保卫主权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汤恩伯惊惶失措。为逃脱沿江一线部队被分割围歼的命运,以图在浙赣线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汤恩伯秉承蒋介石旨意,于22日下午匆匆下令全线撤退:芜湖以西的部队向浙赣线退却,芜湖以东、常州以西的部队向杭州退却,常州以东的部队向上海退却。</p><p class="ql-block">23日清晨,在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李宗仁仓皇逃离南京,乘专机飞往桂林。</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李宗仁心情凄凉无比,"默坐机上,只闻机声隆隆,震耳欲聋,除此之外,则又似万籁俱寂。瞻前顾后,不觉百感丛生,悲愤无已……"</p><p class="ql-block">树倒猢狲散。国民党留在南京的政府官员纷纷逃向广州、桂林等地。</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除组织第二梯队继续渡江外,主力向国民党军防御纵深发展攻势,继续扩大战果。东突击集团主力相继解放丹阳、常州、无锡等城,切断了宁沪铁路,并争取了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起义。</p><p class="ql-block">当晚,第三十五军在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接应下,于23日晚开始渡江,进入南京市区。24日凌晨,第三十五军第一 O 四师第三一二团首先进占总统府,将红旗牢牢插在总统府的门楼上。原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慌忙逃往广州。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消息传来,毛泽东兴奋不已,笔走龙蛇,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p class="ql-block">在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作战的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武汉以东以西的黄梅、浠水、汉川等地,有力地牵制了白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的翼侧安全。</p><p class="ql-block">至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除上海附近地段外,已彻底崩溃。国民党反动派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的企图彻底破灭。人民解放军东、中、西路集团主力展开于长江南岸,且已深入敌防御纵深,为下一步追歼逃敌造成极为有利的态势。</p>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纪念馆图片</p> <p class="ql-block">编著:陈标,王建平</p><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版权所有,违者必究</p>